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与烤烟专用复混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复混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750kg/hm2和秸秆有机肥600kg/hm2能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协调性。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2.6%,产值提高了13.9%,平均叶面积提高了14.5%;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秸秆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0.6%,产值提高了5.4%,平均叶面积提高了36.6%。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烟叶中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产值。  相似文献   

2.
海藻糖在渗透胁迫下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25% PEG-6000渗透胁迫下海藻糖(TH)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mol/L TH能明显促进渗透胁迫下油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率提高19.52%、发芽指数提高33.12%、活力指数提高1.76倍;幼苗MDA含量下降37.77%,Pro含量提高6.96%;POD活性提高33.11%,SOD活性提高1.4倍,CAT活性提高51.08%。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碱地中垄作模式对菊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菊芋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种植菊芋对改良滨海盐碱地并提高土壤固碳量有很大的潜力。为了提高菊芋在滨海盐碱地中的生物量及固碳量,采用垄作模式栽种,探讨菊芋的生长及土壤养分吸收过程,从而为更好地种植菊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垄作处理可显著提高菊芋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菊芋产量可提高约15%,全株干物质量提高47%,生物固碳量提高29%。垄作模式有利于滨海盐碱地中菊芋产量提高与固碳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研究表明,相对秸秆焚烧,秸秆还田不但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更重要的是秸秆还田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水、肥、气、热,提高土壤孔隙度、提高水分渗透率、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效养分(N、P、K等)、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各种土壤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各种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从经济效益来讲,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总之,秸秆还田可以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影响鹤望兰切花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修剪等因素对鹤望兰切花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遮荫对切花产量与一级花率影响不显著,但比对照二、三级花率提高28.6%;冬季保温栽培能显著提高12月—翌年3月切花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182.4%,二、三级花率也提高19.1%;对大于25株/丛、10a龄的植株采用留10~19株的修剪方式全年产量比对照降低了15.1%,但能显著提高切花质量,一级花率比对照提高105.2%;采用修剪结合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等处理措施既能提高鹤望兰切花年产花量,比修剪后露地栽培提高30.0%,也能提高切花质量,其中一级花率提高37.3%。  相似文献   

6.
50多年来,陇东地区共培育和推广了127个优良冬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育成的主要品种遗传基础包含了地方品种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以及国外种质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产量持续提高,90年代比80年代产量提高了19.98%,比50年代提高了55.27%;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陇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主导因素;穗粒数的变化趋势和成穗数基本一致;千粒重不断提高,近期比90年代产量提高了14.78%,比50年代提高了57.14%;收获系数的提高是不同年代冬小麦新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来源。加强旱作种质资源的评判、筛选和创造是提高持续旱作育种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提高谷子杂交种结实率是提高谷子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谷子杂交种结实率低的原因除了外界因素外,库大而源相对不足是主要原因.提高杂交种结实率的途径一方面选用结实性好的适宜组合,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8.
良种繁育推广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良种更新换代对河南省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 在提高粮食单产诸多因素中,良种贡献率一般认为达40%以上。 2004-2007年,河南省小麦总产量由504亿斤提高到599亿斤,增加了95亿斤,全省平均单产由680斤/亩提高到760斤/亩,提高了80斤/亩,平均每年增加20斤/亩。  相似文献   

9.
以薄皮甜瓜品种清雅白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薄皮甜瓜从苗期开始施用4种不同浓度CO_2后在伸蔓期对植株的光合及生长的影响,来揭示光合提高的初步机制,同时确定北方地区冬春季温室薄皮甜瓜栽培最适的CO_2浓度,为薄皮甜瓜的冬春季设施内栽培的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甜瓜植株分别设(400±12)μmol/mol(CK)、(800±24)μmol/mol(T1)、(1 200±36)μmol/mol(T2)、(1 600±48)μmol/mol(T3)共4种CO_2浓度,测定甜瓜植株伸蔓期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T3处理相对于CK使植株鲜质量增加116.03%、地上部分鲜质量增加118.66%、干质量增加78.70%、干鲜比降低17.28%、根冠比减少50.12%、净光合速率提高221.55%、气孔导度提高208.85%、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29.74%、蒸腾速率提高394.49%、最大净光合速率提高71.52%、光饱和点提高64.07%、表观量子效率提高16.9%、光补偿点减少40.0%、RuBP的最大再生速率提高78.43%,PSⅡ实际量子产量提高44.3%,光化学淬灭qP、qL提高32.79%,43.14%,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提高41.1%;T1处理相对于CK使叶绿素a含量提高6.28%、Rubisco酶的最大催化速率提高52.8%和磷酸丙糖的运输速率(VTPU)提高35.13%,Fo降低11.69%、Fo′降低14.09%、Fm降低16.01%、Fm′降低18.92%、Ft降低22.03%。因此得出,CO_2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效率,提高光饱和点、CO_2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增大植物的生物产量,综合来说,T3((1 600±48)μmol/mol)处理效果最显著。光合作用提高的原因在低浓度是由于叶绿素含量的提高、磷酸丙糖的运输速率提高的结果,高浓度主要是由于PSⅡ实际量子产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化学淬灭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3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种衣剂可使发芽率提高2.7%,发芽指数提高6.2%,活力指数提高9.7%,叶绿素含量提高10.2%,产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壳聚糖浸种处理棉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0.5 g/L、1 g/L、1.5 g/L、2 g/L、2.5 g/L、3 g/L的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棉花种子。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5 g/L,棉种的发芽率提高16.56%,出苗时间提早0.8天,出苗率提高15.53%,株高提高11.85%,叶片鲜重提高9.63%,幼苗的淀粉酶含量提高13.79%,叶绿素含量提高4.94%,脯氨酸含量提高13.28%,过氧化氢酶活提高7.21%。由此得出,适宜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最适浓度为1.5 g/L,通过研究壳聚糖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黄瓜地温、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地膜和小麦秸秆覆盖,研究日光温室中地面覆盖对黄瓜地温、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提高黄瓜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降低黄瓜耗水量、提高土壤水分渗漏率和产量.地膜覆盖提高不同土层温度1℃以上,秸秆覆盖在前期能提高地温0.1℃以上,在后期秸秆覆盖则降低了土壤温度0.5℃以上;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耗水量分别降低22.5%,16.2%,水分渗漏率分别提高3.73%,9.64%,产量分别提高19.33%,11.04%.因此,日光温室内地面覆盖是一项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重要农艺技术,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基本相同的农民群体中,因经营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不同农民取得的实际成果存在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不同农民的成果分布不同;农民成果分布与当地农业生产的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相关联,农民成果分布的提高,首先有赖于经济上限的提高,而要提高经济上限必须先提高技术上限。本文阐述了农民成果分布的涵义;分析了影响农民成果分布提高的因素,即农业教育与信息服务的滞后、农业规划与技术指导的不足以及农业的金融与经济服务的缺乏;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即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提高技术上限、加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提高经济上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根瘤菌剂的施用效果,以‘合丰55号’大豆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根瘤菌及组合菌对大豆叶部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瘤菌及组合菌施用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SPAD、干物质积累和根瘤数,显著增加产量。与对照相比,株高分别提高8.4%和10.0%;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47.1%和41.2%;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8.4%和11.1%;植株干重分别提高43.0%和60.7%,单株根瘤数分别提高44.0%和50.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根瘤菌及组合菌施用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8.3%和27.7%。综合以上分析,大豆施用组合菌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对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在冬季日光温室内栽培黄瓜,研究其对地温的提高作用和对黄瓜早熟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地温,前期10㎝和20㎝地温分别提高1.42℃和2.48℃,采收期20㎝地温可提高0.93℃到0.44℃;可显著增强黄瓜抗病性,对黄瓜又显著增产作用,所以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可提高地温、促进黄瓜早熟、延长采收期、提高抗病性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淡灰钙土条件下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葵及土壤养分效应,以NX440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设田间试验,试验共设CK及NPKM处理等8个处理。结果表明:不施无机氮肥的处理株高相对偏低,且相对CK处理经济产量增产不显著;NPKM处理在收获期比CK处理株高提高了41.6 cm,盘粒数提高了272粒/盘,提高了27.7%,千粒重提高了12.2 g,提高了23.4%;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55.6%和43.1%,籽粒和茎秆氮含量分别是CK处理1.6倍和2.0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提高了1.5 g/kg。因此,综合考虑,在当地淡灰钙土条件下,不施无机氮肥是不可行的,油葵参照NPKM处理施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熊光元  郭娇 《种子》2014,(4):79-81
为了研究水杨酸(SA)对金鱼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SA处理(分别为20 mg/L、60 mg/L、100 mg/L、140 mg/L、180 mg/L)和1个清水处理(ck)。结果表明:各浓度的SA处理对金鱼草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各浓度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植株的高度,增加根重和胚根长度及鲜重根冠比;增加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SA对促进壮苗和提高抗性生理指标有进一步增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处理4与ck相比,发芽率提高约18%,发芽势提高约48%,胚根长度增加约29%,幼苗植株高度降低约22%,幼苗植株的根冠比提高约31%,根系活力提高约6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约11%,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约24%。  相似文献   

18.
宿根蔗具有省工、省种、早熟高糖等优点,发展宿根蔗对提高糖厂的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农业生产的合理安排和全面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源甜菜碱对小桐子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浸种和灌根处理,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浸种可提高小桐子种子在PEG胁迫下的发芽率和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外源甜菜碱浸种和灌根,可提高幼苗在PEG胁迫下的存活率.此外,PEG胁迫可提高小桐子幼苗中的内源甜菜碱含量.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处理不仅可提高小桐子种子在PEG胁迫下的发芽率,而且可提高幼苗对PEG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述提高生产木糖得率的途径:采用新、旧甘蔗渣,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旧渣比新渣生产木糖得率提高35.11%,除髓渣比非除髓渣木糖得率提高11.58%;采用阴离子交换调控pH值比直接加酸或碱调整,木糖得率提高9.79%;依据糖膏纯度控制不同浓度及助晶时温度,可减少木糖分解,均可提高木糖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