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Gompertz模型对高原鼠兔野外围栏种群幼体体重增长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食物与密度因素对高原鼠兔生活史特征的作用模式。+F+R处理组高原鼠兔第二胎幼体平均成熟体重为163.67 g,成熟率6.27%,为最高组,其次为-F+R组,平均成熟体重154.46 g,成熟率5.87%,+F-R组平均成熟体重146.97 g,成熟率5.29%,而-F-R试验组平均成熟体重132.93 g,成熟率4.25%,为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当恶劣环境导致高原鼠兔第一胎繁殖失败时,高原鼠兔第二胎能利用食物和低密度空间资源来改变自身的体重增长模式,进而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草地鼠害防治 ,我们对甘孜州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鼠兔的繁殖及种群更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为季节繁殖的动物 ,其繁殖期为 4月下旬至 7月中旬 ,约 90天 ;雄雌比为 1 :1 31 ,S R为 44 3± 7 2 ,繁殖期中平均繁殖指数为 1 35 ;雌鼠年平均繁殖 2 4胎 ,胎仔数为 1— 6只 /胎 ,平均为2 93只 /胎。鼠兔种群数量呈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昌吉州东四县(市)草地优势种害鼠种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大沙鼠、子午沙鼠为优势种害鼠,木垒县境内山地荒漠和平原荒漠草原兔尾鼠、黄兔尾鼠种群数量直线下降,南山鼹形田鼠密度与往年持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准确掌握青海玉树市天然草场高原鼠兔,在怀孕期危害程度及其繁殖性能,了解鼠害动态局势,及时开展灭鼠工作,提高草原生产力,方法是从2020~2021年对玉树市高原鼠兔全面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动态监测,样方面积为1/15 hm2,捕捉、解剖、观察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在玉树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一年只能繁殖一次,每胎产仔1~9只,3~6只者居多,占孕鼠的91%,平均产仔3.58只。雄鼠体重158 g,体长147 mm,雌鼠体重176 g,体长150 mm,雌鼠在种群中占52.5%,生殖能力与种群性别比例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经833例剖胃测定日食量为77.3 g,是其体重的50%左右,1只成鼠在牧草生长季节4个月可食牧草9.5 kg,52只成年鼠兔日消耗牧草量相对于1头藏系绵羊的日食量,而高原鼠兔混合种群的采食量每只每天66.0 g,食量大,繁殖率高,破坏力强。  相似文献   

5.
黄兔尾鼠是新疆北部地区主要害鼠之一,是一种数量变动较为剧烈的鼠种,往往中低密度水平持续若干年后,在食物、气候条件较好的年份可大量繁殖,数量突然剧增。分布范围迅速扩大,每公顷可见有4000~6000个洞口。由于数量高、密度大,鼠间流行疾病极易蔓延,加上食物缺乏,  相似文献   

6.
我国草原常见害鼠药物防治适宜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草原常见的鼠种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草原鼢鼠、东北鼢鼠、高原鼢鼠、甘肃鼢鼠、大沙鼠、草原兔尾鼠、黄兔尾鼠等.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数种类每年繁殖1~2次,数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春季天气变暖时开始繁殖,到夏、秋季数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数量逐渐下降,由于冬季死亡率增加,到翌年春季数量降到全年的最小值.因此,每年春季牧草返青之前是防治多数草原害鼠最适宜的时期;而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每年1~2月开始繁殖,所以2~3月是它们最佳的防治时机.  相似文献   

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动态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分析种群季节变化规律,构建种群年动态数学模型。结果:密度阻滞型的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了高原鼠兔的年度种群数量变化,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高原鼠兔以密度阻滞效应来调节其种群数量,即呈“S”型变化为主的曲线,密度很小时则表现为指数方程(dN/dt=rN)式变化。  相似文献   

8.
调查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分析种群季节变化规律,构建种群年动态数学模型.结果密度阻滞型的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了高原鼠兔的年度种群数量变化,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高原鼠兔以密度阻滞效应来调节其种群数量,即呈"S"型变化为主的曲线,密度很小时则表现为指数方程(dN/dt=rN)式变化.  相似文献   

9.
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草原分布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高原鼠兔是南部草甸草场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有效洞口密度达458个/hm2。为了进行有效防治,制作鹰架,招鹰控鼠。观测结果表明,招鹰控鼠方法控制高原鼠兔效果明显,第3年有效洞口密度平均降低37.5%,植被破坏率平均减少11.4个百分点,有效抑制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恢复,减少了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10.
韩学明 《草业学报》2000,17(4):27-28
1997~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11.
福建黄兔泌乳量与其仔兔断乳窝重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兔哺乳期的泌乳量直接关系到仔兔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福建黄兔是我省地方优良品种,本文探讨该品种繁殖母兔泌乳量与其仔兔体重增长的相关,以便更好地制订母兔饲养方法和仔兔的补料适宜时间与方法。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兔来源 从本场自繁的福建黄兔中选出11只经产(已产2胎)健康母兔,体重为2282.7±261.2g。1.2 饲养条件 饲养在座北朝南,砖木结构、水泥地面,钟楼式建筑兔舍内,月平均气温15.31±2.82℃,相对湿度(74.14±8.8)%,单笼饲养,每日清扫兔舍卫生。1.3 日粮组成与饲喂方法 日粮组成及所含营养成份见表1。表1 日粮组成及其营…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鼢鼠是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5月鼠密度在5.2只/hm2~15.9只/hm2之间,至9月造成牧草损失322kg/hm2。通过调查鼠密度和牧草损失量,结果充分显示鼢鼠的种群密度与其造成的损失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M=5.07X+26.06。通过防治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在甘肃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高原鼢鼠的防治指标为8.3只/hm2,在5月份防治。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荧光法测定了30只西德长毛兔(成年公兔13只,成年母兔17只)被毛中的硒含量。测定结果:兔被毛中的硒含量为0.6648±0.1760μg/g,其中成年公兔为0.8070±0.3460μg/g,成年母兔为0.6146±0.1336μg/g,成年公兔毛硒含量高于成年母兔,但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表明,湟中兔场西德长毛兔毛硒含量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亮亮  施大钊  王登 《草地学报》2009,17(6):830-833
在围栏条件下采用重捕法跟踪了不同比例不育个体对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繁殖组(对照)6-8月份均有新生小鼠,9月份以后停止繁殖.其中6月份雌鼠繁殖率为 5 %,7月份雌鼠繁殖率为0%,8月份雌鼠繁殖率为33%.繁殖期后,种群数量下降.在当年数量波动呈单峰型曲线.而各不育比例的试验组则均呈下降趋势;无论雄性或雌性的完全不育组的种群均在3-个月的时间内全部灭绝.说明在没有新生幼鼠的加入种群更替的情况下,由越冬鼠组成的种群将很快消亡;部分不育组的繁殖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3雄性不育组及1/3雌性不育组的繁殖率均高于2/3雄性不育组及2/3雌性不育组,这种现象意味着该鼠的婚配制度并非混交制.在试验期间所有部分不育的种群均呈负增长;部分不育组中,当年出生的鼠没有参加繁殖.可能是不育个体干扰了其交配.因此,使用不育剂可能成为控制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原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鲜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河南县鼠类种群密度较高的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九年、每年三次的鼠类防控和监测,研究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四年连续的鼠类防控显著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而后五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随着鼠类防控年份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它们与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密度的鼠兔种群数量不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维持;气候因子比鼠兔种群大小更能解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其对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也大于持续鼠类防控的影响。因此,对于鼠害严重的高寒草甸,鼠类防控协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着高原鼠兔种群大小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野生马鹿种群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多阶抽样方法 ,研究了黑龙江省野生马鹿资源现状。结果表明 ,1 990年该省林区野生马鹿种群数量为 ( 4 430 0± 3972 )头 ,平均分布密度为 0 2 5头 /km2 ,总栖息面积约为1 789 6万hm2 。与 1 975年全省野生马鹿调查结果相比 ,野生马鹿种群数量略呈增长趋势。1 5年间种群数量增长了 1 5 39%,年增长率为 0 95%,而分布区面积减少了 30 %~ 40 %,出现了明显的分布区退缩现象 ,初步形成了新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精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的9只5.5~16.5岁的雄性大熊猫进行了17次电刺激采精,9只大熊猫的平均体重为108.1±15kg,睾丸体积为289.4±108.6cm3,刺激电压2~8V,射精电压4~8V,平均每次采精量为3.5±1.91ml,精子密度为995.2±782.6×106个/ml,每次采精总量为3907±2981.7×106个,精液平均活力为69.1±28.9%,活率为79.6±23.1%,运动状态为2.7±1.1,畸形率为39.4±32.2%,平均顶体正常率为85.8±31.2%,pH值为7.9±0.4。其中3只是能进行自然交配并繁殖了后代的种公兽,其体重为122.7±7.1kg,睾丸体积为381.7±64.8cm3,精液活力为77.3±5.8%,运动状态为3.0±0.5,精子畸形率为18.0±9.6%,顶体正常率为92.7±1.5%,pH值为8.0±0.1。大熊猫异常精子主要有顶体异常,卷尾,中段弯曲含胞浆小滴,中段弯曲无胞浆小滴,尾弯曲含胞浆小滴,尾弯曲无胞浆小滴,近端含胞浆小滴,远端含胞浆小滴8种。在2月~6月都能通过电刺激采集到精液,在4月份每次产精量最高,这正好与在这期间发情和交配的大熊猫数量最多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经常需要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而传统的剪耳、剪趾标记法会造成动物伤害、影响动物行为等,与动物福利相悖。利用PIT标签于2014年秋季在祁连山东段标记高原鼢鼠30只,研究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越冬后体重、体长和尾长变化。结果表明,样地内高原鼢鼠估算种群密度为44只/hm2;越冬后高原鼢鼠平均体重为222.07g,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重193.74g,平均体长为19.4cm,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长18cm;雌性与雄性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式电子标签同时可适用于地下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是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应用免疫法提高绵羊产羔率技术的适宜条件,寻求加速细毛羊杂交改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途径,我们于1987年7月和1988年7月在定西县内官营和香泉两地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羊为户养的新疆细毛羊及其杂种羊和蒙古羊.分为4组,1987年的1组53只,体重44.57±5.22kg;2组52只,体重36.68±4.27kg.1988年的A组为重复试验组,36只,体重为46.94±6.16kg; B组为初次试验组(与1组相同),61只,体重为43.84±4.22kg.参试羊试前的繁殖情  相似文献   

20.
化隆县草地鼠虫害秋季基数调查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隆县草地鼠虫害秋季基数调查,预测2007年高原鼠兔为387个/hm2有效洞口,发生面积2800 hm2,危害面积1500 hm2;高原鼢鼠密度可达280个/hm2土丘数,发生面积40500 hm2,危害面积21500 hm2;蝗虫发生面积40500 hm2,危害面积21500 hm2,危害密度可达152.9头/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