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就是利用特制的深松犁,在耕作土壤进行一定距离的间隔深松,使之形成耕松土壤和未深松土壤立体并存的独特的耕层结构,导致产生虚实并存耕作效应,从而改变了土壤水、肥、气、热的运移规律,对土壤培肥、供肥、蓄水保墒、通风透气、热量变化都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达到增产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此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彭辉 《新农村(黑龙江)》2012,(7):243-243,266
机械化深松整地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有助于气体交换,矿物质分解、活化微生物、培肥地力,是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之一。机械化深松技术顺应了当前倡导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应用该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机械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四大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在不打乱土壤土层结构,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的情况下,利用深松铲松动土壤,创造虚实并存的土壤构造,解决土壤虚实度过大问题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推广并应用该技术是农业耕种领域内的一场技术革命,可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的方式,不需要年年进行,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深松间隔期。罗福沟乡地处辽西丘陵地区,属春秋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5.
甘薯脱毒技术要点罗鹏刘文轩海燕黄冰燕刘新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甘薯脱毒技术是生物技术与病毒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范例。省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试验表明,脱毒甘薯一般可增产20%以上,有些品种产量甚至翻...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四大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在不打乱土壤土层结构,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的情况下,利用深松铲松动土壤,创造虚实并存的土壤构造,解决土壤虚实度过大问题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深松有效打破犁底层,加深了耕作层,提高了土壤通水透气度,推广并应用该技术是农业耕种领域内的一场技术革命,可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的方式,不需要年年进行,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深松间隔期,一般三年深  相似文献   

7.
1956年河北省昌黎县东方红农业计,有30亩甘薯地里套种大麦。每亩甘薯地,实收大麦155斤,甘薯2,575斤。兹将套种的方法介绍于后:一、大麦是在春分前五天开始播种的。播种前应先打好垅台,结合施肥,同时,趁墒每隔两个垅台,将大麦种在沟里。每亩地需种子  相似文献   

8.
<正> 浅耕深松也称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它是旱地农业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被河北省农业厅列为96年农业技术三十推重点项目。所谓浅耕深松就是利用多用组合犁或改装现有犁具加深松铲,在进行翻地的同时,对土壤进行间隔40—50cm,深入耕深8—10cm的间隔深松,使犁底平等形成波浪沟形,虚实并存。黄骅1993年试验示范表明,小麦亩增产15%左右,其它粮棉增产12—15%,薯类等块根块茎作物增产20%以上。在旱地上应用增产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起垅覆膜形式下地膜小麦播种机只能在每条垅沟中种2行小麦的不足,依据合理的种植模式,提出并介绍了实现垅沟3行播种的原理及机构。该装置不仅已成功地运用于2MBL-2/5型泪科起垅覆膜沟播机,解决了沟内3行播种无法接行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要求沟内奇数行(1,3,5……)播种的机具上。  相似文献   

10.
虚实并存耕作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三角犁垄作的精耕方式,其核心是局部动土的间隔耕作,其实质是传统多耕与现代兑耕相结合,取长补短,趋利避害.是既不同于传统平面耕作,也不同于现代免耕的一种全新的耕作多方.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时间效益,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各生产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周期长,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我们一直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技术应用非常重视,不断探索研究,尝试各种农业新技术.在整地环节尝试保护性耕作,玉米原垅卡种大豆就是保护性耕作方式的一种.我场在五分场二队进行了实验,下面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这种技术与传统整地方式相比较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膜小麦的类型区别及发展方向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710003)李思训王哲笃在我国北方,近年几乎同时兴起了两种类型的地膜小麦技术。一个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简称穴播栽培),另一个是小麦垅盖膜际(或膜侧)精播栽培技术(简称膜际栽培)...  相似文献   

13.
夏甘薯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与促控技术姜先梅,孙月轩,朱礼祥(赣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2100)甘薯是重要的粮、饲、经兼用作物,块根的膨大不受株龄和发育阶段的制约,其产量高、潜力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作物高产群体质量理论的提出,为甘薯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4.
5%涕灭威颗粒剂防治甘薯烟草线虫病药效试验韩桂仲左五洲李自朝刘顺通(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洛阳471022)孙更明马占宽(汝阳县植保植检站)康业斌(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薯茎线虫病、烟草根结线虫病及烟蚜,严重地影响着甘薯、烟草生产。为了寻求对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虚实并存效果的原理揭示的水、热、养分侧向水平移动规律,在作业时,采用新型间隔耕作方式,形成"上虚下实、左虚右实、左右松紧相间"的土体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起到"秋雨春用、缓解春旱"的作用,是发展"雨养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甘薯(Ipomoea batatas)作为一种熟为人知的餐桌美食,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为了满足人们绿色健康饮食需求、推进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对甘薯贮藏期间遇到的病害、当前常用的甘薯贮藏设施以及不同保鲜技术(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在甘薯贮藏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对甘薯贮藏保鲜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绿色环保的天然防腐保鲜剂(如中草药提取物)的研究应用有利于促进可持续绿色农业的发展,搭配高效且经济的贮藏设施是甘薯在今后绿色贮藏保鲜道路上发展的必要措施,旨在为该技术在甘薯作物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8):F0003-F0003
主要职能:(1)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耕地保养、土壤肥料.农业节水方面的方针.政策,对耕地和肥料进行管理和检查:(2)开展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围绕改造中低产田、发展高产农业.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和土肥技术:(3)开展新型肥料.耕作技术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垅上播种包括原垅播种((耒不)种)和新垅播种((足尚)种和埯种)两种形式,前者主要用于高粱和谷子,后者主要用于大豆和玉米。因此可以说垅上播种是东北垅作地区四大作物的重要耕作作业之一。因为垅上播种对开沟、复土和行走各方面的要求都比平播高,故垅上播种机在需要平播后起垅的地方将也能适用。扣种是固有的一项耕种结合的作业,比较普遍地应用于播种玉米和大豆。但播种质量较差,也不很保墒,我们认为随着农业技  相似文献   

19.
历史农业科学技术技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作物的推广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是农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我国历史农业科技通过农具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引种、储藏技术的提升;掌握科技的人口的迁徙等途径对小麦、水稻、甘薯、棉花等作物的推广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精确农业的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精确农业是超前性的农业新技术,它是根据作物、土壤和病虫害的时空变量,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变率处理技术(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进行田间耕作和管理和一种“处方农业”。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推广精确农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和实验示范。我国发展精确农业有诸多限制因素,但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确农业,在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可发展精确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