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城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提升老城区的绿色景观,不仅可以使城市焕然一新,而且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激发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文章以余庆县老城区景观提升为例,探究老城区绿化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提出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生态优先等绿化改造的原则,通过增加绿量、丰富群落结构、合理景观格局等措施,旨在打造兼具功能性和美学特质、简单又不失雅致的生态景观,为小城市老城区的景观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许哲瑶 《广东园林》2019,41(4):22-27
珠海横琴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正处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基于城市双修,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风貌以实现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通过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坚持全要素的核心建设理念,将道路及其周边环境、人的活动需求、区域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统筹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品质化提升措施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城市代表性景观的塑造、品质生活景观的营建、城市人文品位的提升和智慧型绿色基础设施几大方面,成功塑造了代表性的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价值。  相似文献   

3.
肖亮 《防护林科技》2014,(12):44-45
文章对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目标、内容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规划目标包括优化城市绿地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休息娱乐场所.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概况及城市绿地景观现状资料的调查;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和格局的规划.规划的原则为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景观连续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对于新疆小城市的景观提升,往往只是单纯模仿而不得其法,耗资巨大却无特色。探讨了在新疆的区域范围内,城市文脉发展对景观提升的指引性作用,提出了如何利用城市文脉构成要素,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让景观的营造不再是简单的植物堆砌,而是能为人所用成为表达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以期来达到景观提升特色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城市道路绿化质量和景观面貌的提升,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口景观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提出了路口景观提升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浦东新区道路路口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先期建设的不足,根据近3年的建设提升实践经验,总结了路口景观提升的建设对策,以期为城市道路路口景观提升提供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进步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城市形象都越来越重视,作为城市的骨骼,城市道路景观的提升也越显其重要性。对钱江新区文渊路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存在如绿化层次不强、缺乏标志性景观、城市家具杂乱等问题,据此制定了新的设计定位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来打造高品质开放绿地,旨在为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阐述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景观,并从四个方面论述景观建设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总结出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湖泊是城市重要的水资源,目前人们对周边环境和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做好城市湖泊的水生态和水景观是提升湖泊水环境的重要途径。以武汉市梦泽湖为例,通过削减外源初期雨水污染,构建内部健康水生态系统,提升湖面景观,并辅以长效运维管理,从而稳定水质,美化湖面景观,打造"清水稳态"的健康湖泊。结合具体的设计,探讨了城市湖泊水生态和水景观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之美在于水,绿水是城市的名片。江苏省淮安市在实施"四河八岸"景观提升过程中,以现代景观式防洪理念为指导,将景观与防洪两大功能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显水、透绿、现代、生态的城市景观带,既满足了广大市民群众亲水的需要,更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取得了良好的自然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市为例,从景观学的角度出发对道路两旁的街道景观进行调查研究,探究道路景观的设计,探讨了以艺术的手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从而改善城市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海绵城市理念是在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将海绵城市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科学开展植物景观配置至关重要。鉴于此,简要概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从城市湿地公园、城市下沉式绿地、雨水公园3个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各类植物景观配置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植物景观配置在海绵城市中的观赏及实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景观必须考虑催生一个适宜于自我维持的形态。作为一类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性景观可以很好的重新整合城市社区的集体意志与物质环境。在政策面引导及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以互联网平台及手机终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城市社区自下而上的参与景观规划设计和社会变化提供了可能。个体作用力的提升诱发了复杂的、不断延展的社会参与过程。信息技术的植入为社区生产性景观创造了全新的邻里关系模型、更具渗透性的社区边界以及差异化的社区性格。运行良好的城市生产性景观在给予社区居民资源(季节性生态食品、能源、雨水回收)之余,更是提供了娱乐休闲空间以及环境教育平台,帮助构建了全新的城市社区景观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生态和景观需求的提升,已完成水利工程的城市河道,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完善成为城市景观重要命题。笔者通过对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受损河道生态修复和亲水活动重塑研究,提出了结合现有水利工程完善城市河道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工程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吕四港镇护城河改造及景观提升为切入点,通过深刻分析护城河现状及周边场地,从明确风貌定位、优化岸线、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提升景观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水利、生态、景观等多专业综合的规划手段,来构建水系行洪安全布局,延续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倡导人文慢行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将改性速生木材景观小品应用于生态标识,可扩展其应用广度。基于改性速生材及木结构景观小品特点,从提升和谐一致特色突出的形象标识、构建彰显地域特色宣教标识、建设设计创新的导向标识三方面,探索了改性速生材木结构景观小品在森林城市生态标识中的应用,为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森林质量,优化森林景观格局,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海口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景观现状以及功能价值需求,提出了海口市域森林景观格局的总体架构,并从城市森林、美丽乡村、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等方面,对海口市域生态景观格局的优化和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城市河涌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涌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涌的景观整治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都具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广州河涌景观评价体系,选取水体因素、植物群落景观、环境的协调性为评价要素层。水体因素选取了水质质量、河涌的亲水性、河涌活动的安全性3个具体的评价因子;植物群落景观则由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植物健康状况4个具体的评价因子组成;环境的协调性包括河涌岸线处理自然性、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确定了各评价要素和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广州及西面的佛山市共12条河涌为实例,对河涌的景观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为以后的河涌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当代城市的视觉环境质量亟待改善,较差的视觉环境会带给城市居民消极的生理、心理体验;空旷景观则能够改善城市视觉环境,提升视觉体验。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实地空间调研归纳总结了城市旷空间类别,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城市空旷景观与空间的开阔度、明晰度、统一度的特征相关,为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趋向一致的背景下,以武进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快速发展中城市中绿地景观风貌的保持和延续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融合文化,构建绿地文化体系;渗透生活,引入绿道建设;提升品质,建立绿道网络,为提升城区绿地景观风貌提出建议,也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色出行、慢行理念的逐渐形成,共享单车使用率的也在同步飞速提升。许多城市开始更加重视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的提升和改造。本文通过青岛市崂山路为例,总结了现状慢行空间景观的现状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营造慢行空间景观,突出其地域特色,体现其文化要素,打造文化景观,并在设计细节的处理上体现文化要素。最终实现与文化景观相结合,与山海自然环境想融合的凸显地域特色的慢行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