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民宿作为其特色的关键一环,也逐渐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千篇一律的乡村民宿出现,让人们认识到具有地域文化民宿的缺失。提出了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要点,基于侗族地域文化民宿景观设计的思路,并把要点和思路应用于实际实践。将侗族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于民宿景观设计,不仅能提升民宿文化内涵,更能让乡村景观保留地域特色,有利于对游人展现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是以火塘为生活中心的民族,现代文明的进入使火塘文化受到极大冲击。近年来在乡村旅游日益兴盛的背景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业也迎来发展良机。以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为目标,探寻哈尼族蘑菇房民宿火塘家具设计的发展思路,对本土物质文化进行利用并转化为服务于旅游的家具产品,以期更好地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提出了哈尼族蘑菇房民宿火塘家具的设计策略;分析了哈尼族典型的民族文化元素;阐述了将日月盘应用于民宿火塘家具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以设计实例在火塘家具中对日月盘的各个元素进行视觉立体化呈现,并展示了基于火塘区域的人与家具间的交互关系,及其所演变的家具形式与布局。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景观小品的设计也逐渐趋于多样化,景观小品作为乡村景观中重要的元素,其设计中却面临着千品一面、毫无特色等各类问题,景观小品对于提高景观魅力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南古村落文化为例,基于徽州共性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取了皖南古村落的文化元素如建筑、水景、民间艺术等特征,探讨了将徽州特色文化中的乡村建筑中建筑布局、马头墙、建筑色彩、古村落理水方式等景观特征作为原型进行文化元素的提取,并将提取出的文化元素运用在景观小品的具体设计中,体现在形态、色彩、材质、工艺等方面。通过融合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结合创新的设计手法,为后续乡村景观小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孙小涛  徐惋秦 《绿色科技》2019,(17):251-255
指出了研究地域历史街区建筑有助于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内涵。为了挖掘传统建筑文化、探讨其空间布局和建筑特点,以及目前老街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大竹县城老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大竹老街建筑空间布局及特征、历史文脉、旧城老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老城改造的规划思路:保护街道肌理,增加公共空间;延续传统建筑格局--新旧融合;以绿化景观彰显地域特色;延续传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研究结果对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概说民宿的起源以及国内外对民宿的定义。2015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2亿人次,传统农家乐已不能满足游客所需,开发乡村民宿项目为大势所趋,一大批乡村民宿正在重庆市兴起。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庆市5个区的8家民宿为调查对象,进行乡村民宿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乡村民宿具有依托景区资源点状分布、规模小、改造周期短的特点,类型均为专营型,民宿主人多为"都市返乡人"尚存在缺乏良好的整体规划、分布零散、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不足。藉此,提出构建独特场所精神,整合资源,加强民宿主人特色等重庆市民宿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常江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1):158-161
本文从"乡村民宿"这一"事学"出发,以民宿景观设计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从消费者"人学"需求视角分析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需求性和文化性原则,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民宿景观空间;因材施策,统筹民宿景观传统地域元素;利用植物,营造生态一体化民宿景观氛围等民宿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探索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个性化之路,推动乡村...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事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2019年乡村民宿首次被河南省文化与旅游厅定位为河南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主力军,为此阐述了金融支持河南乡村民宿的现状,在分析其困境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农户自身、金融机构3个层面提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民宿发展的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建筑艺术在这漫漫长河中蓬勃兴盛,传统民居建筑则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布局在中国建筑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城乡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建筑上避俗趋新,传统的艺术造型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是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以大理鹤庆地区传统白族民居为例,分析了其文化内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在不失传统建筑格局的前提下,提出了对民居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改造,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结构安全性,设计出符合白族特色的民居建筑,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白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新奇"建筑,乡村的村容村貌改造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拆旧建新"与"千村一面"的现象层出不穷。优秀的传统建筑与景观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传统的"乡愁"记忆仿佛也只存在与乡野田间难以找寻。现代地域性建筑融合了建筑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的特征,而乡土景观作为乡愁记忆的载体,凝聚了我国历史文明的瑰宝,展示了特色的传统建筑风貌与精湛的建造技艺。以乡土景元素提取融入现代地域性建筑为切入点,分析了现代地域性建筑的源起、基本特征、发展现状及建设要求,并对乡土景观构成及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取了适宜的乡土景观元素,提出了将乡土景观元素融于现代地域性建筑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实现现代地域性建筑建设既保持传统乡土景观文化的原真性,又展示现代地域性建筑的多元性与创新性,让人们能够记得住乡愁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与景观文化遗产的目的,并对今后现代地域性建筑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王岚  王倩  范凡 《林产工业》2024,(2):99-100
<正>乡村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是相互关联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体现乡村文化的元素、保护乡村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来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使其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中,以乡村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其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体现乡村文化的元素、保护乡村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来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特色民宿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乡村民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引擎。结合当前乡村特色民宿业发展面临的产业业态单一、同质竞争与潮汐现象突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和标准评价体系不明晰等问题,应发挥好政策引导和顶层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民宿投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住宿,民宿不仅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住宿场所,还兼备家庭的温馨氛围以及所在地的浓烈人文气息,为人们提供了多种的在地体验感受。以杭州南山村为研究对象,根据杭州独特的自然地域文化特色,从民宿的格局、尺度、色彩、材料、庭院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杭州民宿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将乡村的地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相融合,使地域文化特色与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创作出具有历史时代意义的美丽乡村,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乡村活力。分析了乡村地域文化的组成内容及乡村公共空间的特点,提出了乡村公共空间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手法,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是社会记忆传承的重要途径,承载了乡村生活、生产、文化实践等社会记忆活动。社会记忆视角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营造研究对增强乡村文化的地方认同,维系良好的乡土社会秩序,实现乡村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粤北地区连州市保安村为例,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从山水记忆、建筑记忆、民俗记忆 3 方面分析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特质。随着社会的变迁,保安村面临山水记忆意象片段化、建筑记忆空间特色趋同化、民俗记忆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据此,提出以保安村社会记忆载体形成“营造、传承、促进”的内生机制,构建生态记忆、生活记忆和生长记忆的社会记忆体系,营造特色化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2O世纪的工业文明,导致了景观资源单一化,地域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传统乡村景观也正在走向消亡,趋向“城市化”。在这种背景下,地域特色乡土景观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中心内容,而以乡土景观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乡村园林,在这方面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乡村园林从景观、生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对于整治农村环境,构建特色鲜明、整洁有序的乡村风貌,建设秀美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景观如何塑造,如何统筹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和实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仍是亟需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了贵州特色保护类村庄,阐述了特色保护类村庄乡土景观应具备地域文化性、形式美学性和田园趣味性,提出了民族文化深厚、农耕记忆传承、实现村民的建设意愿、实用功能与景观并存等4个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并归纳了乡土景观营造中元素原始运用、情景再现的传承方式,以及元素演绎和工艺更新的创新策略,以期为乡村特色保护和乡土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章梦霞  肖学健  李田 《绿色科技》2023,(5):214-220+233
乡村民宿作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CNKI数据库中2006~2022年发表的781篇中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开展定量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方法,整理民宿、乡村民宿相关概念,梳理其演进历程,分析研究了前沿、趋势与热点。结果表明:乡村民宿的演进主要贴合于国家政策和人民需求,呈现出从乡村民宿发展研究到民宿改造、营销策略研究转变的趋势;“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发展及对策”“乡村民宿与乡村振兴”及“乡村民宿设计”是其热点研究领域。为此,提出了乡村民宿研究应注重于研究内容的多元性、研究视角的创新性,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及各学者、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立足于乡村民宿相关理论体系、经营设计方法体系及相关科学技术体系的构建,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和数据支撑。借助国内乡村民宿研究进展相关内容,以期丰富乡村民宿理论研究,并进一步推动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城市绿色景观环境文化特性和保持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保持住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能发展性地创造城市绿色景观环境特色。如若失去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将会导致具体场所感和历史区域关系的消亡,并可能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心理疾患。因此,在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有四个方面应引起重视。一是文化的承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度,历史文化遗迹、园林名胜,可谓遍布华夏,不可胜数。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下来的却寥若晨星。不少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的城市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的文化意识仍然很淡漠,一方面是埋怨本地富有地域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绿化美化设计和建设优秀企业匮乏,极力推崇聘请外地著名设计和建设单位来承建。另一方面是盲目引用国外园林设计和建设的一些经验,不合实际地照搬和套用,进行莫名其妙的简化和抽象,达不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形式上也不伦不类。严重脱离了所在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城市失去了记忆。二是文化的开掘。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一刻也不会停止。因此,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对地域外绿色文化精髓科学地甄选和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发掘,就变得十分必要。我国江南苏、杭二...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主要的难点是怎样引导乡村民宿遵循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实现规范经营,怎样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体验产品从而防止同质化经营,怎样预防和处置安全事故等问题。日本是亚洲较早开发乡村民宿的国家,在学习欧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机制。为保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连片示范片的建设可以长久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因其先行先试,能够有效地带动片区辐射村的发展,示范片经验也可以被其它地区学习和推广,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展现新时期良好的乡村地域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