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脱硫废水的氟化物浓度过高的问题,采用了吸附法处理脱硫废水,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对脱硫废水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况条件为吸附剂用量2.5 g,时间108 min,pH值为6,吸附温度30℃。5个因素的主次关系是:吸附剂种类>吸附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pH。  相似文献   

2.
罗臻  李婷 《绿色科技》2015,(1):178-180
指出了丙烯腈废水作为一种常见工业废水,其水质复杂,COD高,难进行生物处理。电化学法形成的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可有效提高丙烯腈废水生化性并去除COD。比较了用电芬顿和电催化氧化处理丙烯腈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芬顿法在初始pH值为2,电流密度为6mA/cm2,H2O2投加量为10mL/L,反应时间为90min时效果最佳,TOC去除率为32.2%:电催化氧化法阳极采用二氧化铅,阴极为不锈钢,投加NaCl调节电导率对TOC去除效果最佳为19.8%。上述结果为进一步进行组合工艺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竹屑、骨粉及膨润土三者混合,经炭化活化制得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研究原料配比、升温速率、活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除氟吸附材料平衡吸附容量及除氟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炭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活化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的平衡吸附容量及除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炭陶除氟吸附材料在除氟过程中,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这种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其除氟性能。在相对较优的试验条件下,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214 mg.g-1,除氟率为88.56%。  相似文献   

4.
从电凝聚法处理微污染水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凝聚法处理微污染水源的原理,研制开发了便携式电凝聚饮水机,探讨了电凝聚法处理微生物水源水的杀菌机理,可为电凝聚法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提供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来源和危害,对吸附法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四类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吸附法是同时实现废水中草甘膦的脱除和回收的有效技术,但目前使用的吸附剂的低性能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项绪文  赵伟  贾新强  沈军  刘娟 《绿色科技》2023,(16):154-160+165
为将矿井水的氟化物从6.2 mg/L降低到1 mg/L以下,对化学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离子交换等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及工程经济技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配除氟剂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树脂离子交换工艺能够将氟离子从6.2 mg/L降低到1 mg/L以下。但钙铝药剂难以稳定将氟离子降低到1 mg/L以下。复配除氟剂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及树脂离子交换除氟工艺的处理成本分别为1.14、0.91、1.59元/t。3种工艺中,投资费用最高的是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最低的是化学沉淀工艺。  相似文献   

7.
李敭 《绿色科技》2019,(16):142-143
指出了我国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情况严重,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氮磷污染,其常用的去除方法是吸附法。而我国化肥利用率低下,在施用过程中也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氮肥磷肥的流失率很高,极容易造成地下水、地表水氮磷污染的环境问题。且我国农业废弃物秸秆的产量较大,并且仍存在露天焚烧的情况,不仅污染大气环境,加剧温室效应,也是资源的浪费。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成生物炭为基础,探讨了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活性炭对废水中环己酮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0℃时,动态吸附饱和时间为60min,对于环己酮浓度为2.0g/L的废水,活性炭最佳加入量为20g/L,吸附最佳pH值为5,活性炭对环己酮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COD、色度无法达标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了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沉淀集成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分别探讨了初始pH值、H2 O2投加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 HRT的变化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工段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工段微电解进水pH=2.5,HRT=1.0h对COD去除率为36%,Fenton氧化工段的最佳运行参数10% H2 O2投加量为2.0mL/L ,Fenton氧化出水COD去除率为22%。在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后连续运转一个月,实验结果所示:该集成技术对COD的总去除率可达52%,色度去除率可达90%,可生化性(B/C )由0.11提高到0.35,反应出水COD和色度均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稀土氯铵废水成分复杂.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因此进膜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其废水中舍油(17.2 mg/L)和COD值(156mg/L),通过炉灰渣和活性炭联合吸附可降到0.5和20mg/L以下;通过投加氨水、阻垢剂和适量的盐酸可使废水回收率为75%而不致结垢.经砂石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后,SDI值可降到1以下.通过以上工序处理,稀土氯铵废水可达到膜进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13.
14.
张彪 《绿色科技》2022,(2):86-90
黑臭水体反弹是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研究如何彻底消除黑臭水体,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在原位治理前提下,采用磁絮凝技术去除污染物,降低水体黑臭程度;然后通过新型碳纤维生态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持续改善水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底泥改良后可以有效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磁絮凝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物削减具有显著效果,对黑臭水...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磷浓度下铁盐、聚丙烯酰胺(PAM)和钢渣三者联合处理水中磷的方法。探索了在不同磷浓度下铁盐、聚丙烯酰胺(PAM)和钢渣三者联合容积絮凝处理水中磷的最佳投药量。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下,原水磷浓度为8 mg/L时,三者联合容积絮凝最佳投加量为n(Fe)∶n(P)=2.5,PAM投加量为0.1 mg/L,钢渣投加量为4 g/L;原水磷浓度为4 mg/L时,三者联合容积絮凝最佳投加量为n(Fe)∶n(P)=3.5,PAM投加量为0.05 mg/L,钢渣投加量为3 g/L;原水磷浓度为2 mg/L时,三者联合容积絮凝最佳投加量为n(Fe)∶n(P)=2.5,PAM投加量为0.1 mg/L,钢渣投加量为3 g/L。最佳投药量下的出水磷浓度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磷酸法制备的不定型竹活性炭为原料,分析其脱除六价铬的过程,探讨吸附时间、温度、浓度和p H值对竹活性炭除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和温度的增大,竹活性炭对K2Cr2O7溶液的吸附量不断上升;溶液起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活性炭对六价铬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增大,且吸附速率与起始浓度成线性关系,速率方程为r=0.07835c-0.805。  相似文献   

17.
阿维菌素生产企业的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探讨了通过采用具有强吸附性的活性碳对阿维菌素废水进行吸附,多次过滤后,再用0.1%、0.2%、0.3%、0.4%等不同百分比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来催化氧化处理含有阿维菌素的污水,其中0.3%的次氯酸钠处理使阿维菌素废水的COD值由62 000mg/L降低至147mg/L.  相似文献   

18.
吹脱法对半焦废水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吹脱法对半焦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研究,以降低其氨氮、COD含量,达到后续生化处理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50℃时,调节半焦废水pH值为9.6,反应时间为1.5h,其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26%,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松茸多糖是可行的。X-5树脂是良好的吸附树脂,对松茸多糖的吸附率可达30.83mg/g;质量分数50%丙酮浓度以0.6mL/min进行洗脱时,洗脱率达81%;使松茸多糖的含量提高15%左右。该产品颜色较浅,吸潮性较低,既可方便开发成药品使用,也可作为高纯产品制备的原料。吸附树脂用于松茸多糖的分离,省去了传统溶剂萃取法的烦琐工艺,仅吸附-脱附一步工艺即可提高多糖含量,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板栗壳作为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P b2+,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 b2+初始浓度以及废水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 )分析吸附剂的主要物理特性,对Pb2+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探讨了废水中P b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板栗壳吸附Pb2+吸附平衡时间为80min ,Pb2+初始浓度为50mg/L时,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3g/L ,最佳pH值为6,吸附平衡时Pb2+去除率可达到94.65%;吸附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