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以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为例,从课程思政意义、专业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4个方面展开了探讨。通过研究,针对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契合点”这一最为核心和最难解决的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预期思政目标,为《旅游学概论》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景观手绘表现技法》以"学生为中心"、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施"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探讨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到传统教学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使命,要求知识传授结合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针对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习效果差的现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团队积极展开教学探索,以该课程为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提高信息化手段,课程成功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推动了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同向同行,提升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环境工程CAD》课程思政以"美育思想"为主线,将规则、国旗、双创、工程4种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让学生感受构图之美、领悟技巧之美、培育规范之美的思政目标。从课程思政主线设计、思政元素切入思路、课程思政实施案例、评价体系、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钟月 《绿色科技》2022,(1):260-262,270
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的"广场规划设计"章节的教学,是在现代化开放性教学环境下,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抓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用、做中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体现了重视过程教学和思政引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如何进行《广场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对高校各级各类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科学伦理、科学精神、数学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挖掘了《数学分析》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自身内容的特点来看,《数学分析》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延伸讲授、情境教学、故事教学等方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从2020年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内涵要求和评分指标分析得出了"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是职业教育前进的方向.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第三模块《砌筑工程》为例,从教学分析、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总结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从技能融合思政、教学形式多元化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策略,课前以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8.
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引领意义。以专业课程工程测量学科为切入口,研究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将其有效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结合传统美德中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品德、一丝不苟工匠精神,对将这些精神财富融入专业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探究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育人能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步伐。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及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通过将课程思政贯穿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丰富学科内容、提升师生政治素养、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当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并以《环境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提出了从教学内容调整、课堂和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能力培养及成绩考核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与创新思路,旨在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为对象,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从国家认同、责任担当,统筹兼顾、大局意识,团结协作、互惠共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和挖掘,总结了做法和经验,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汪婷  马扬梅 《绿色科技》2022,(1):266-27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是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素质提升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复杂过程,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以《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为例,阐述了茶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提出了茶文化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路径:依托"第一课堂"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建筑设备》作为建筑类专业的平台课程,其课程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其是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从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切入点和加强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各环节相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筑设备》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林业院校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其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意义。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以推动该课程在林业院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继而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发挥出积极作用。概述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分析化学》和思政理论同行可以构成协同效应,探索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多、知识涉及面广,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工科知识体系的培养要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依托,将生态文明案例及思政要点融入环境化学课程大纲、章节、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以生态案例作为工具载体进行了剖析和渗透映射思政情怀,形成了兼顾"专业+思政""教+学"的二元平衡教学体系模式,以培养...  相似文献   

17.
马喜峰 《绿色科技》2021,(7):267-268,271
指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论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树立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意识和责任感、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渗透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的论述重点提出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为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政品质协同发展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以实现全方位育人,分析了《环境土壤学》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变革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为"一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思政探索提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实践路径,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路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教学中,以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模块入手,展开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究,提出了主要从"选、用、激、育、留"等五个纬度的进行核心专业知识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结合,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民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何艳洁  山楠 《绿色科技》2020,(5):215-216,219
指出了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心要求是高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都应渗透和贯穿思政教育,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深入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充分挖掘和深化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