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与野猪的冲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加,主要表现在野猪损坏农作物、伤害家畜和传播疾病等方面。为什么野猪会危害农作物?是森林里没有足够的食物,还是野猪的种群数量过多了?人类与野猪的冲突关系到对野猪保护的实际问题。很久以来,野猪危害农作物事件一直存在并很可能将持续下去。过去,玉米、  相似文献   

2.
“猪”多麻烦 我们该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今普通市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生态环境的提升也令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随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同时,它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增加,比如损毁庄稼事件在北京市各郊区频繁发生,偶尔还会有野猪撞人发生。根据北京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野猪种群约有1000只,分布在北京山区,栖息地类型为山地阔叶林、灌丛、低海拔草地。资料显示:"狍、斑羚、野猪的数量在逐步增多,其中野猪数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野猪危害农林作物的报道逐年增多,野猪与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该研究调查了野猪危害的特征和野猪危害情况,将为后期野猪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于2021年秋季和冬季,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该区域野猪危害特征及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的反应。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溧水区野猪危害的主要农作物有红薯、玉米和花生,危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危害时间多发生在傍晚和夜间。野猪危害多发生在林地周边、山脚或丘陵山区内的林区。部分受损居民对野猪危害已采取了简单的防控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主管部门应尽早建立快速有效的野猪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并积极引导和增强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的容忍度与保护意识,以缓解当前面对的人兽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4.
2017年7~12月,采用样带调查、红外相机法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种群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2.9~4.5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64~99头之间,冬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1.6~3.3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35~72头之间。野猪日活动高峰期为2:00~4:00,其次为20:00~22:00。野猪主要危害果园、菜地;假人、家犬、围栏是当地村民的主要防治措施,其中假人和家犬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围栏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隨着野生动物自然保护效益的不断提高,一些珍禽异兽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诸如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野猪,其种群数量增长十分明显,对农作物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如何尽快地对这些兽类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相对数量,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目前,随着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加大,野生种群不断增多,其中,野猪、猪獾的数量急剧上升,不同程度地糟蹋当地农民的农作物。据对柞水县营盘镇峪兴村七十九户村民从1999年到2001年农作物产量调查统计,这三年期间,总播种面积为885.7亩,预收产量为305609斤。而实际收到的产量为16450斤,受灾面积为412.5亩。受灾产量达141040  相似文献   

7.
绿苑见闻     
延庆县野猪成患农民盼望林偿制度出台过去因为生态环境不好,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踪迹不见,现在环境好了,野猪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可谓是喜中有忧。8月下旬,据群众反映,延庆县东部山区四海、千家店、永宁、大庄科等乡镇均发现野猪的活动迹象。从现场看,野猪的数量不会太少。据延庆县林业部门调查,仅四海镇西沟外、楼梁二个村被野猪毁坏的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就达66.9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多元。近几年来,由于造林绿化的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条件。随着林业部门不断加大野…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野猪种群现状及其生境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野猪在黑龙江省有广泛的分布,近十年来,由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野猪的栖息生境有了较大改善,其分布区尚未出现明显缩减现象。自1995年以来,全省林区实行禁猎,枪支全部收缴,使得野猪种群数量得以恢复和壮大。全省野猪种群调查数量已达26470头,森工林区增长速度明显,自1992年至今已增长了约55.5%,年递增率达约7.4%。野生的生境选择与与食物的丰富度十分密切,尤其偏爱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9.
清凉峰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整个冬季历时3个月的时间,我们系统调查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的种群状况。结果表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平均密度为4.23±0.76头/km2,数量估计为457±82头;从空间范围来看,它们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100 m之间,占总数量的47.7%;从栖息的生境类型来看,它们主要栖息于灌木林中,占48.6%,依次为荒草坡和乔木林,各占29.7%和12.6%。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对保护区内野猪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延庆县东部山区的千家店镇、永宁镇、大庄科乡、四海镇等地均发现野猪毁坏农作物的现象。仅2001年8月中下旬,在四海镇的西沟外、楼梁两个村,被野猪毁坏的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近67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万多元。野猪大量破坏农作物引起当地农民愤慨,有3只吃玉米的小野猪被农民捕获。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展了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先后89次把亚洲象吸引到这一区域活动。经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内的活动及取食情况分析,其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与人类的农事活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提出适当增加食物源基地的面积和数量,逐渐改变食物源基地的种植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的地埂经济林,在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埂经济林,顾名思义,即在田间闲置的地埂上发展经济林,它是山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陇南山区的实践看,发展地埂经济林有如下好处。 ——地埂经济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绿孔雀曾分布于中国南方多个省份,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绿孔雀分布区不断退缩,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目前绿孔雀在中国仅见于云南省,呈斑块化分布,数量约500只,已变得罕见。根据相关资料,从绿孔雀生物学特性、野生种群数量、分布区现状、种群结构和种群隔离几方面分析中国绿孔雀面临的灭绝风险,在就地保护的前提下,重点探讨易地保护策略。提出人工繁育,建立纯绿孔雀人工种群用于开展野外放归,逐步扩大绿孔雀分布区,增加野生种群数量,降低灭绝风险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陇南有山就有地,有地就有埂,有埂就有树。地埂经济林在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甘肃省陇南山区发展地埂经济林的启示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鸟鼠等种群数量急剧增多,加之禁捕禁猎,导致以野鸡为主的各种鸟类,以野猪、狍子为主的兽类和以松鼠为主的鼠类大量繁衍,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对针叶育苗危害更为严重,有的苗子刚出土就全部被吃光,损失惨重,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预防,我们通过五年多的油松山地育苗试验,摸索出了一些防止鸟鼠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铅和镉对土壤与作物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金属污染环境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作物产量和质量也影响极大。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如果种农作物或其它植物,可采用排土客土法,也可施用化学改良剂或调整种植结构,发迹耕作制度,减少生金属进入食物链,在垦复绿化时要造反估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极端条件下能良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陕西秦岭西部林地资源,针对近年来时有严重发生的鼠害,2017—2020年,在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林区采用捕鼠器捕捉法,调查研究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鼠类种类、种群数量与结构,危害树木种类、时期,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等,结果为该林区鼠类主要有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3种,其中大林姬鼠是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次优势种,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害鼠数量天然林多于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鼠害春季重于秋季,主要危害椴树、槭树、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等树种,啃食树木基部树皮等;陷阱法捕鼠效果好于笼捕法。  相似文献   

18.
沙漠地区农业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漠地区在没有造林或造林初期防护效益不显著情况下,农业种植受风沙危害比较严重,提高农业种植产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井灌区第四实验场风沙环境和三年来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防风害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时间的调整;以增加起动风速为目的的各项抗风害措施的采用;以减小风沙流强度和目的的阻沙林和固沙工程的建造。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减小和防止风沙灾害的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林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造林成效显著,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亦发生很大变化,相应鼠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浅山区农作物面积的减少,使新造的林地幼树成为鼠的主要危害对象,下面介绍几种林地鼠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唐山市丰润区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认真考察论证,计划从2009年到2013年5年间在丰润区北部山区的火石营镇、王官营镇、姜家营乡、刘家营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