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面积15.76万公顷,是我国重要的鸟类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林阁老巡护监测站时,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状况,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1月越冬候鸟247068只,比上年度增加9.7%;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15年向海保护区境内停歇的白鹤系统科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白鹤在3月下旬途径向海湿地补充体力,栖息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4月下旬北飞;秋季9月下旬停歇向海湿地,栖息在低湿草甸及农田中,11月上旬基本离境飞往南方越冬。指出向海保护区作为白鹤重要停歇地所存在的人为干扰严重、鹤类核心区湿地干旱等问题对白鹤的影响,提出加强白鹤栖息地管护、保证向海湿地补水策略。  相似文献   

3.
钟南清 《国土绿化》2019,(11):27-29
江西鄱阳湖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大量候鸟长途跋涉来到鄱阳湖越冬栖息,数量多达60万-70万只。其中,白鹤数量最多时超过4000只,占全球总数量的98%以上。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在鄱阳湖区,许多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护越冬候鸟,为候鸟迁徙、栖息保驾护航。他们被群众誉为"越冬候鸟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白鹤的迁徙对策与迁徙模式,甄别20年来中国境内白鹤中途停歇地的分布变化,评价不同尺度下其重要性等级,提出白鹤中途停歇地保护空缺和管理建议。【方法】利用2016—2017年10只卫星跟踪白鹤的定位数据,根据停歇天数不同将中途停歇地划分为4种类型,通过权重赋值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ArcGIS 10. 2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迁徙路线图,并开展保护空缺分析。【结果】春、秋迁徙季节白鹤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距离、停歇次数、停歇时长、迁徙阶段长等迁徙参数均不存在差异显著性。春、秋迁徙期共识别中国境内中途停歇地62个和104个,分别属于5停歇区域中的23处和27处停歇单元。重要中途停歇地春、秋季节仅为9个和13个,包括传统的西松嫩平原的黑龙江扎龙、吉林莫莫格和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新发现的有西松嫩平原的内蒙古图牧吉保护区、辽河平原的辽宁康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通辽科尔沁沙地东部湿地。重要、一般、临时中途停歇地和休整地分别有36. 4%、37. 5%、40. 7%和72. 4%位于现有保护体系之外。总之,西松嫩平原春、秋季节都是白鹤最重要的停歇地区;春季迁徙期,辽河平原次之,黄河三角洲第三;秋季迁徙期,正好相反。长江中下游平原秋季比春季重要,大兴安岭地区春季比秋季重要。【结论】白鹤春、秋迁徙均符合能量消耗最小对策,迁徙路线呈现"8"字形,中国东北西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是其狭窄迁徙通道的瓶颈位置。白鹤的迁徙模式为兼性迁徙,在食物匮乏的迁徙节段上采用蹦跳式迁徙,而在食物丰富的迁徙节段上采用轻跳式迁徙。近20年来,白鹤在中国境内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辽河三角洲已不再是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但位于西辽河平原的科尔沁沙地东部是其新发现的重要停歇区域。为确保白鹤的迁徙安全和长久生存,建议对已建保护区的周边重要中途停歇地,依托现有保护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对湿地面积小而分散的重要停歇地,如科尔沁沙地东部湿地,建议成立保护小区;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停歇地和休整地,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的联合保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我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沿海地区第年都有几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迁徙通过,研究发现渤海湾滩涂湿地是红腹滨鹬及其他东北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唯一的停歇地,仅唐山市曹妃甸南堡湿地就发现每年约有35万只红腹滨鹬、黑尾塍鹬等候鸟在此停歇、补充能量,候鸟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近年来,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把魔掌伸向了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在11月3日国家林草局举行的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发布会上,据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介绍,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候鸟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对迁徙鸟类的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等,加强巡查巡护清理,保障候鸟等鸟类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14日)河北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每年沿海地区都有几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迁徙通过,研究发现渤海湾滩涂湿地是红腹滨鹬及其他东北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唯一的停歇地,仅唐山市曹妃甸南堡湿地就发现每年约有35万只红腹滨鹬、黑尾塍鹬等候鸟在此停歇、补充能量,候鸟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巨大。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积极做好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重点做到了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8.
<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抢救性地保护白鹤等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而生。四十年来,保护区不断创新完善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立了全湖湿地候鸟联保体系,构筑了“天空地”一体化资源管护监测网络,深化了守护候鸟迁飞通道国际国内、纵向横向交流合作。保护区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的作用、目的及任务,从制度建设、思想认识、记录工具、巡护数据的保存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方法,以使野外巡护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为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进入候鸟迁徙进京高峰期,候鸟"主力"已经陆续抵京"加油补给",全市88个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站进入密切监测期,而遇病弱或受伤候鸟,监测人员还将进行及时救护。每天至少上万只各种候鸟飞临官厅水库附近水域,包括密云水库、野鸭湖等地已经成了候鸟的"乐园"。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开始对候鸟集中的区域进行巡护。11月5日下午开始,官厅水库  相似文献   

11.
正黑鹳分布范围广泛,数量却非常少,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中亚通道的中转站和停歇地,良好的湿地环境吸引中国近半数的黑鹳来栖息和繁殖,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色彩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它们数量稀少,全球不足3000只,在中国只有1000多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栖息地、繁殖地,  相似文献   

12.
<正>鄱阳湖是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最大的动态湿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约80万只候鸟如约来到鄱阳湖越冬,场面蔚为壮观。江西省想方设法保护鄱阳湖,万鸟翔集的鄱阳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西智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赞誉。鄱阳湖是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珍禽来此越冬。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人自古熟悉白鹤,但江西白鹤闻名世界,却是近40年的事,而将白鹤确立为省鸟,更是4年前的事。44年来,鄱阳湖白鹤从最初的91只增加到4800多只,仅此一点,足见江西在保护鄱阳湖候鸟和湿地上下了大功夫。白鹤是季节性迁徙的大型涉禽,江西人自古熟悉白鹤,明嘉靖四年(1525年)的《江西通志》记载了南昌洗马池“美女浴竞,就衣化白鹤飞去”的传说;江西有很多镇、村以“鹤”字命名,如:资溪县鹤城镇、武宁县罗溪乡鹤源村等。  相似文献   

14.
蓝山县南风坳是湖南省预防禽流感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栖息地重点监测地区,每年冬季经此地南迁和停歇候鸟较多,加强对候鸟的保护和停歇地的封闭管理,对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保护区与林场签订了《鳄蜥栖息地共管补偿协议》,建立保护小区,对保护区外围鳄蜥就地保护。保护区管理局与每位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实行分片负责制,划分责任区,制定《大桂山保护区资源管护、巡护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河南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地理区划中属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地处暖温带,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线,多种珍稀鸟类迁徙停歇和越冬的重要场所。2011-2014年,对保护区进行了水鸟调查,通过调查,共记录水鸟64种,隶属7目11科6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水鸟4种,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0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45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6种。  相似文献   

17.
张超 《内蒙古林业》2007,(12):47-47
近日,乌兰布和沙漠境内湿地停歇逗留着大批迁徙的白天鹅,数量达22000多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乌兰布和湿地有大小湖泊近百个,总面积3.6万亩。湖泊水质好、水位浅、水生植物、水生浮游生物和鱼类丰富,每年都能吸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等20多种候鸟来此栖息。为了确保候鸟安全停歇,  相似文献   

18.
正九万山保护区内的杨梅坳,是两列山岭中的狭小隘口,是候鸟途经的要道之一。候鸟每年迁徒两次,春季北上,秋季南下,历时90天,数量多达50万多羽。杨梅坳曾是著名的"打鸟坳"。保护区成立前,只要在坳上拉张网,一夜间,便有上百只候鸟成为人们香喷喷的野味。保护区成立并设立杨梅坳保护站后,不仅制止了对候鸟的捕杀行为,还为鸟儿"保驾护航",让出一  相似文献   

19.
然乌湖湿地是我国高原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众多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集高原冰雪、灌丛草地、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一体,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阐述了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流、湖泊、库区众多,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天鹅、灰雁等重要的繁殖地和中途停歇地。保护区内鸟类种群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监测,摸清了保护区范围内鸟类种群数量以及栖息、繁殖、迁徙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