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镇一体化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特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乡村景观作为游客放松身心、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景观场所,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但目前国内部分乡村景观存在景观感知度不足、景观生态化较为脆弱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基于生态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四个方面对乡村景观的优化策略性进行探索,以期提高乡村景观的景观质量,从更多方面凸显乡村景观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3.
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下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景观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帅 《广东园林》2023,(2):17-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出现衰退,使得乡村景观价值受到减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社交活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培育乡土文化景观等策略能够提升乡村景观价值。以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更新设计为例,剖析其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现象,并针对其深层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多元化活动空间、串联里水河滨江带、及重塑榕荫空间等具体措施改善景观价值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往往仅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略居民的情感需求,乡村景观出现都市化、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居民访谈等形式,提取该村乡愁景观载体元素,构建乡愁景观载体元素体系。以牛心柿、农具等乡愁景观元素为载体,对四龙庙村进行景观提升,希望能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福建林业科技》2015,(4):208-213
在对杭州植物园分类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当今社会对植物园的新需求,提出3个方面的更新策略:1景观生活化,通过梳理植物季相、空间,引种生活中常见植物,吸引更多人融入自然;2科普趣味化,建立一套游览体验多样、体现植物进化关系的植物科普系统;3游览互动化,开展科普讲座、园艺课程,让"去植物园"形成一种习惯,成为真正的寓教于游。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乡村景观内涵与特征,探讨国内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着地域性特征丧失、乡土文脉断层和自然环境生态失衡的现状。在分析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风水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乡土文化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环境营建应尊重乡村地域环境,运用直接表达、重建与再现、隐喻象征和抽象凝练等艺术手法来传承和表达乡土文化,以营建出兼具历史内涵和文化特征的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7.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景观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镶嵌体。国外研究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以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乡村景观生态学、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等研究居多。此外,运用3S技术和模型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国内外应用重点。而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人居环境安全,在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9.
在分析青岛城市滨海景观带概况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建立模型。对青岛滨海景观带景观要素的优势、劣势及外部带给滨海景观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可用于提高滨海景观带品位的S-O、S-T、W-O、W-T策略。对以上策略做出总结,认为品味的提升可从加强城市统一规划、生态建设、特色营造、文化挖掘、细节的深入及深度开发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乡村景观空间是乡村住居环境的空间表达形式,受地域自然气候与本土文化的双重的影响。从海南乡村景观空间的类型、组成要素、空间布局、规模等方面调查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表象特征,由此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建构的思想渊源,探讨海南现代住居空间设计基本原则,倡导将更多海南传统地域特色融入当代景观空间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前人相关文献的梳理,从自然性、奇特性、有序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等5个方面构建包含15个评价因子的乡村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体系,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乡村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程序,并以柳州市7处典型乡村景观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7处乡村景观美学质量由优到弱排列顺序依次为:龙女沟、程阳八寨、中渡古镇、下伦屯、鹭鹚洲、太阳村和景泉农庄,研究结果与实际较相符,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区域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泰安市传统村落进贤村的保护与更新项目为例,指出了传统村落拥有一个地区独特的景观价值和人文内涵,但场地存在传统景观破坏严重、经济模式单一、人口空心化等多种问题,应实施“景观地域性、空间多样性、居民主体性、环境生态性”的保护更新策略。通过植入乡村展览馆、村民广场等公共空间,增加主题民宿、采摘果园等多种居民收入途径和整治河道、修复生态景观的方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保护和改造策略,探索了有效的传统村落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詈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和乡村号观评价的目的.概述了国内外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此建成区规模较小、各地类以众多小斑块均匀分布、建筑覆盖率低且形状狭长的村庄更有助于环境降温。建立了4个亮温预测模型(Ra2>0.9),筛选出相应的亮温预测及调控因子组;在核心区,环境亮温的单因子拟合效果欠佳,景观格局结构指数的作用不能忽略,结构指数对亮温的作用贡献约占总量的25%。  相似文献   

16.
吴斌 《绿色科技》2022,(1):125-12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乡村的振兴,也是平衡好城乡关系的一种方式.乡村振兴不仅可提高村庄内部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对城市输出本土有优势的价值内容,故乡村振兴是统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以者湾村灾后重建景观规划为例,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了者湾村的特色文化要...  相似文献   

17.
戴瑶  姚磊 《绿色科技》2022,(23):52-57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协调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以道县玉蟾岩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景观评价指标,结合专家评价法进行了因子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景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专家更注重遗址价值中科学研究价值的体现、遗址保护中遗址本体遗存程度以及遗址利用中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建设。最终综合指标权重结果对玉蟾岩遗址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协同建议:一是加快玉蟾岩遗址相关工程项目建设;二是加强遗址地民生改善,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发挥区域联动性,加强景观资源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国内外对乡村景观的定义、类型、变化、景观感知、规划与评价以及乡村景观中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评价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承型乡村的景观特征与状况,该文以广西省北流镇鸭埌村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在乡村振兴的同时可以更深层次的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景观的评价模型.结合鸭埌村的现状条件,选取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民风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方面17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鸭埌文化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的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背景,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传统村落景观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指出了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融合,才有利于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子三寨村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当地景观和产业的优势,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与乡村产业融合的基本策略:(1)农业与景观融合优化生态保护的产业结构;(2)旅游业与景观融合丰富空间完善村落格局;(3)文化业与景观融合打造韵味传承历史文脉。突出产业特色,建设传统村落的旅游设施,将文化创意延展到公共设施景观中。以挖掘传统村落生产与生活特色,打造村民富,村寨美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