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起居场所,依据养老规范及原则进行设计的社区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新建养老社区已根据相关要求建设,但新建小区量少无法惠及大部分老年人。国家提出整合资源改造如老旧小区等的居住环境,以达到普惠性养老的目地。我国许多老旧小区由于设计时标准相对较低,现今缺乏适老化的公共设施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休闲空间,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舒心、适宜的养老环境。着眼于此,选取昆明市永胜路社区金龙小区作为研究地,先调查分析了该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再从空间、公共服务、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适老化策略:减少缝隙空间保留原有植被增强老年人的可识性,增设出入口保障老年人快速到达健身场所,改建公共服务场地增加设施,对道路进行重新分级并铺设防滑铺装。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而老旧小区原有居住环境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对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势在必行。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野下对达州老旧小区进行了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从绿地景观、活动空间、建筑环境、道路环境、人文精神5个方面总结提出了改造策略,以期对城市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州作为一个高速扩张的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换代却相对缓慢,因此存在了大量历史风貌和居住问题兼具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自广州市于2015年提出以来,在多个老旧小区都完成了相应的实践.以广州市4个老旧社区为案例,在梳理了其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的措施,并通过问卷形式在居民中调查改造后的居住体验后,总结出广州老旧小区微...  相似文献   

4.
城市老旧社区普遍存在停车混乱、公共空间不足、社区文化不凸显、社区形象不突出等问题。在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公园城市和提升人民获得感的新城市发展理念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改造是城市修补的重要抓手。总结了广州环市路沿线11个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在散点分布、不成体系,违规占用、空间破败,特色缺乏,可识别性差三大问题;提出连接社区内外成系统、精细挖潜增数量、围绕生活提品质的三大修补策略,并从功能复合化和空间立体化两大方面,结合案例提出修补设计的具体手法。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的生育控制再到30年之后的二胎政策放开,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老年化的形势越化加强,在老旧小区的居住空间中,老年人的生活空间需求更加日益加强。根据对生活10年的居住区环境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的观察,研究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通过多方设计与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探讨了老旧小区景观设计价值与社会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日益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自身的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一些老旧小区中,由于一些建筑规范问题,难以实现当前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在构建人们的居住环境上需要进行改造。本文针对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关分析,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存在的活动空间破败、功能服务设施缺位、道路交通无序、绿化景观能力不足、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以郑州市国棉一厂小区更新改造为例,运用行为交互、知觉交互和情感交互等设计策略,探讨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下老旧小区室外环境的改造方法,进行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更新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后续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社区绿地作为居民最贴近的景观,已日渐成为居民的“户外客厅”。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老旧社区逐渐被城市发展所遗忘,面临着社区绿地面积少、荒废空间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等现状,老旧社区微空间急需激活与重塑。以长沙市侯家塘社区红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社区微空间类型,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出发,提高老旧社区的利用价值,促进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着重从健康生活角度探析社区微空间的改造与建设,总结提出了4个更新策略:即开放天台空间、激活闲置场地、创造交流空间和营造健康氛围。以使老旧社区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四平市老旧小区的实地走访和调研,针对老旧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四平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改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全面开展,老旧小区的界定、改造内容及标准等问题伴随而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项目实例,主要阐述了目前老旧小区界定标准、改造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工作如何开展,旨在为在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及思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广州市老旧住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老年人群较多,社区自发种植较为广泛。对广州市4个典型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空间类型及使用评价,对广州市老旧住区自发性种植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分类,对居民植物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从中对城镇化过程中都市空间利用的不同模式在广州老旧住区可发展的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都市户外绿化空间的地域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说明设计场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为原化纤厂的老旧社区。设计研究了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应用于社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探讨了在老龄化背景下以健康、参与、保障为目标的老旧社区改造新思路。设计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通过设施和环境的针对性设计方案引导老年人走出家门,提高其出行积极性和社交频率。  相似文献   

13.
平灾结合的城市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南京天津新村小区是典型的城市密集型老旧住宅区,这类小区几乎都缺少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场地调研和空间分析,文中对该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的平灾结合改造设计,以达到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居住环境设计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是当前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选择广州市3种不同品质等级的9个居住小区为研究区域,结合问卷和访谈调查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景观品质、空间形态及微气候环境等健康效益的认知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质居住区中老年人对环境健康效益的认知具有差异,高品质小区和老旧小区中老年人对居住区环境要素的健康效益认知水平总体都表现为微气候环境>空间形态>景观品质,但在具体环境构成因素认知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普通小区中老年人对居住区环境要素的健康效益认知水平表现为微气候环境>景观品质>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5.
老旧小区改造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时期的惠民工程,老旧小区绿化改造是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建设的灵魂,宗旨是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惠及民生为根本,以提升小区绿化水平、协调各方需求,捋顺管理体制,规范绿地管理为目标,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绿化水平不高、绿化管理主体及职责不清晰、非法侵占绿地现象严重、各类需求矛盾尖锐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改造实现小区的安全、整洁、美观,使整治后的老旧小区达到绿起来、亮起来、畅通起来、和谐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老旧小区的绿地出现了许多问题。笔者对大兴区老旧小区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兴区老旧小区的绿地现状、绿地率和树种的应用情况,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对策,以期为今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边角地绿化。2015年,区强化老旧小区改造涉及8个街道和首钢系统管理的12个小区,绿化改造面积为142521m2。边角地绿化方面,见缝插绿,解决百姓"房前屋后事",边角地建设及整治工程共15处,总面积为25601m2。具体改造措施:一是尽量消除绿化死角,做到"能绿则绿、应绿尽绿";二是新建项目,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段,塑造场地不同个性,在控制植物养护成本的同时尽量营造出环境宜人、景致优美的绿色空间;三是整治或改造项目,调整绿地布局,清理危死树,更换老旧设施,增加景观树木的种植,更新原有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中如何因地制宜的实现"美丽县城""干净、宜居、特色"的总体目标,是重点,也是难点。以永平县龙坡片区"美丽县城"建设的设计任务为依托,梳理了设计思路,并对"美丽县城"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市政道路工程、生态与景观工程、建筑风貌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等的设计重点,项目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由浙江省提出的"三化九大场景"这一理念出发,在"1+3+N"模式的构想下,举办了以"创连未来·予城新生"为主题的未来社区博览会,旨在帮助老旧社区塑造新的定位,构建未来社区概念框架,唤醒城市活力。博览会方案设计将现代技术与社区相结合,引入智能体验、生态装置等创意设计,使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未来技术与社区相结合的可能性,并根据不同时空和不同需求提出未来社区规划策略,为后续的同类博览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11年来,北京市各个区县每年都会有针对百姓生活周边绿化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此北京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强绿化改造。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问题是老旧小区居民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加强绿化改造不仅能改善小区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老旧小区的绿化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结合实际工作分析老旧小区绿化改造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