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及甘肃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等标准,以酒泉至湖南±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征占用林地调查为例,阐述了GIS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征占用林地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输电线路运行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选取运行20年以上的500 kV输电线路沿线居民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随着输电线路运行时间的增加,沿线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别能满足4 000 V/m、100μT的标准控制限制要求;当外界干扰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新增建筑物或输电线路可能会间接影响居民区电磁环境水平。在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定期开展监测,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居民投诉。  相似文献   

3.
《四川林勘设计》2010,(2):11-17
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将穿越位于雷波县境内的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通过深入保护区实地调查,分析、识别了工程施工和运营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估了工程沿线评价区域内分布的115种野生脊椎动物受影响的程度,并提出了减轻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由于交变电压和交变电流的作用,交流输变电工程在周围空间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从而对附近区域产生电磁环境影响,但不会产生电磁辐射。通过在成都市布置110kV和220kV变电站站界的电磁环境现状调查发现,变电站站界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是完全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国家标准—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的。只要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控制在标准限值内就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旅游公路的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特性、行为特性,满足公路交通的行车要求,又要考虑与沿线的环境相协调,与沿线的旅游景点相衬托,才能设计舒适、安全、优美的旅游线路.以张清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例,在阐述旅游公路的绿化工程和当地生态环境协调、道路线形协调的技术措施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道路绿化工程和沿线景区景观协调,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近三年内投运的三座220kV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周围电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通过监测结果评价得出了上述升压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水平符合标准要求。结果表明:随着与升压站距离的增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递减趋势明显,无线电干扰随距离衰减趋势不明显。天然气热电联产升压站工程对环境的电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全国首个超高压750kV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对全国首个750kV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为6.96×10^-3~2.11kV/m,磁感应强度为1.40×10^-1~5.85×10^-1μT,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磁感应强度小于0.1mT。频率为0.5MHz时,该工程无线电干扰值为34.7~53.1dB(μV/m),符合55dB(μV/m)标准限值要求。变电站昼间厂界噪声为40.2dB(A)~58.4dB(A),除变电站南墙外受高抗噪声和750kV线路电晕噪声影响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声功能区昼间标准要求(昼间65dB(A))。敏感点昼间噪声为35.8d~48.0B(A),夜间噪声为29.4~41.9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声功能区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因特高压输电工程施工过程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水土流失情况监测及水土防治措施治理成效的查看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集成传感器和光敏测纤装置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气象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并应用于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直流建设工程,对沿路站点进行土壤流失量的计算,有效地监测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情况。  相似文献   

9.
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会经过多种类型的地形,由于受到诸多天气因素的影响,地线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地线线夹滑移的状况。以500 kV高肇直流线覆冰段为例,分析地线线夹滑移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云电场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场测量传感器的标定原理和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并给出提高标定精度的措施。所设计的雷云电场传感器标定电场的范围为10V/m~50kV/m,标定误差小于15%。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电场专业标准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的电场标定系统可对电场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为电场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东莞市某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方位现场监测及数据分析,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进行了综合评定。探究了500kV变电站的工频电磁场水平和日内变化规律,为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场辐射水平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为变电站的建设及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锦屏-苏南±800kV直流输电工程将穿越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利用保护区植被分布图和输电工程设计资料,对该保护区景观结构受该输电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景观结构受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该输电工程两侧500m范围内,受影响的对象主要是针叶林景观、阔叶林景观、灌丛景观、草甸景观、农地景观和构筑物景观,受影响的景观指数主要是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等。  相似文献   

13.
林区公路设计(以下简称公路)与建设除满足使用价值外,必须对自然环境、路容的美化给予极大的重视。这对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和文明建设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公路路容美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必须对公路空间线形、线路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物的协调等要全面考虑。优美、舒适、安全的线路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500kV枫泾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工程为例,介绍了虚拟参考站技术在电力线定位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输送电线路的架设也越来越普遍,其中有低压35 kV、110 kV、220 kV等线路,而传统采用同一路线的不同电压线路要采用双杆的架设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浪费资源以及线杆占用的土地,对此,可以采用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同塔架设的方式来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但是,由于电压线路等级的不同,在运行中相互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对Q1-Q1线路和P1-P2线路同杆架设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正在实施的十堰—卧龙500 kV输电线路工程的为研究对象,从其全过程入手,提出了电网建设企业在开展不同阶段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生态保护工作过程中,可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以及具体环水保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以期为后续其他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阿里云的单基站CORS系统的使用方法,在特高压线路中工程中进行了试验,并检验了定位精度。通过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满足特高压输电线路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郴州北互通工程为例,根据互通工程特点、交通参数及沿线环境特征等因素,采用导则推荐模式预测了互通工程噪声贡献值,并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预测超标的声环境敏感点提出了降噪措施,并对互通工程沿线土地利用提出了控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恒 《技术与市场》2010,(10):5-6,9
根据GPS-RTK的工作原理,将其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测量中,通过在500kV某架空输电线的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化线路直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0.
吴庆芳 《绿色科技》2012,(9):266-267
以电力行业线路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详述了500kV线路改造测量的全过程,探讨了以RTK技术和TOPCON免棱镜全站仪相结合的野外作业方式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对架设仪器时的"挑直线"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论述了相应的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