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滇池流域湿地是云南省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湿地环境对调洪蓄水、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目前,由于流域内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滇池水体污染、水环境质量恶化,给滇池流域湿地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分析论述了滇池流域湿地退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滇池流域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3.
4.
湖泊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湖泊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文章对呼伦贝尔市境内(不包括大兴安岭林管局辖区)湖泊湿地形的分布及数量做了系统分析,为湖泊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兴安盟湿地资源丰富,河网分布广泛,有大小河流200多条、湖泊70多个。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兴安盟湿地总面积26.23万公顷,占全盟国土面积的4.39%;湿地类型多样,既有常见的河流、湖泊湿地,也有多样的沼泽湿地,还有罕见的地热湿地。为实现湿地资源长效化保护和管理,"十三五"期间,兴安盟不断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9.
高峰 《绿色中国(A版)》2014,(12):44-47
滇池污染历经20年冶理,截至目前总投入超过600亿元,治理效果却令人揪心,其中究竟值得探寻。工业污水与“龙多不治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曾是滇池原本的模样,也是云南人记忆中的滇池。但如今,身在滇池边,所能看到的,只剩下被污染过的湖水。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针对孟楼湿地治理的现状和困境,从多元治理的角度提出一个良性互动治理系统,结合国内外湿地治理经验,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为湿地植物的保护和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速,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在迅速增长,资源不足造成的天然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使得水体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运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对云南青海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现状条件将青海湖湿地公园总体结构为:“一湖、两廊、七区、十二景”,分为湿地科普区、水田展示区、水上森林区、湿地洲渚区、康体休闲区、水岸风情区、云岛景观区等功能区,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湖泊淤泥清理、农田回填方案设计、建立分级净化系统、生物多样性营造、植物修复等生态修复策略。通过水利、生态修复以及与景观相结合,为今后湖泊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及设计思路。旨在修复青海湖水环境景观,营造一种集生态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满足人们心理和行为需求的湖泊湿地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6.
17.
滇池湖滨湿地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为获取公众对湿地公园的形象感知结构特征,优化公园形象感知和服务体验,文章以滇池湖滨6个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社交媒体网站游客点评文本为数据来源,使用内容分析法获取公众对滇池湖滨湿地公园的形象感知,并利用IPA手段构建公众形象感知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公众对湿地公园的综合形象感知包含自然资源与环境、人文资源与环境、活动体验、设施服务四个方面,6个湿地公园的感知形象具有一定差异性,但特色有待进一步强化。(2)公众形象感知要素的表现性得分整体较高说明大部分公众游玩体验较好,景区维护和湿地水质评价相对较低仍需改进。(3)重要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重要性最高的是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而人文属性如背景文化等感知较弱。据此为提升滇池湖滨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总结武汉市的湖泊治理经验入手,分析治理工作与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维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模式和发展模式等多样化的城市湖泊治理模式创新设想,并从城市与湖泊的历史演变、空间发展关系、污染治理的技术路径理想化、湖泊污染复杂性、城市湖泊生命周期以及城市发展必然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城市湖泊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新的、全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