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2.
对成都市棠湖公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棠湖公园共有植物86种,隶属于58科72属,其中乔木23种,占27%,灌木30种,占35%,草本/地被28种,占32%,竹类4种,占5%,藤本1种,占1%。对植物的观赏特性、应用形式和园内特色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园内植物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效果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植物多样性稍显不足,藤本植物种类较少,配置与应用存在不合理,垂直绿化较为单一,公园主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藉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均衡植物配置;丰富特色植物种类,突出公园主题特色;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河西生态公园为例,在对其植物群落(包括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组成统计的基础上,采用Sha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Sorensen相似性指数等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南京河西生态公园植物约84种,隶属41科66属,以乡土植物为主。公园群落相似度低,景观效果较好,但是乔灌草比例需要调整,植物多样性有待提高,景观效果缺乏特色。建议增加公园物种丰富度,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加强总体设计,营造特色景观;优化生境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黄正联 《广东园林》2007,29(B09):64-65
根据水生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景观的布局要求,公园合理利用各种水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营造,以充分发挥它们的园林、生态功能,展示它们的观赏特性。  相似文献   

5.
荫生植物园是一类展示荫生植物生境及景观的植物专类园,承担着保护植物多样性与科普展示的重要功能。为加深对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内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的了解,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对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深入调查,并对其植物景观营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内共有维管植物70科152属212种;其中,荫性植物及乡土植物分别占植物总种数的15.57%和36.79%,以阳性、中性树种为主;阳性树种中,外来植物数量较多,以仙人掌科(Cactaceae)、龙舌兰科(Agav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为主。观形植物86种,观茎植物71种,观叶植物156种,观花植物128种,观果植物42种,分别占比40.57%、33.49%、73.58%、60.38%和19.81%。造景时注重热带、亚热带植物景观及天际线的营造,部分区域呈现“以小见大”的景观特色。存在藤本植物匮乏、荫生特征不明显、乡土植物及耐荫树种应用较少、养护管理及景观配置考虑不足等问题。针对不足,提出加强1年生植物及藤本植物的应用,积极营造花境,在园区及沙漠温室区域间合理安排过渡...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的方法,对南宁市八桂田园进行了植物资源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等。调查结果表明:八桂田园共有植物160种,隶属71科140属;草本最丰富,其次是灌木和乔木,藤本植物最少;其植物资源以乡土树种为主,展现出了南亚热带植物景观以及田园景观的特色;园区对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的应用较为丰富,但水景观赏植物以及农业野生植物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建议:丰富农耕文化展示形式,引入广西野生植物资源,完善园区引导标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麓湖公园的水生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麓湖公园目前应 用的水生植物共 28 种,隶属于 18 科,其中挺水植物 14 种、浮叶植物 3 种、沉水植物 3 种、耐水湿生 木本植物 8 种;根据观赏部位划分,观花类水生植物有 11 种,花色主要集中在白色、粉色、紫红色、黄 色,多数为顶端花序,花形各异,全年有花可赏;观叶类水生植物有 10 种,叶色不同,叶形各异;观姿 类水生植物有 4 种;麓湖公园的驳岸方式有硬质直立式驳岸和自然斜坡驳岸两种,硬质直立式驳岸以单 一水生植物列植为主,通过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株高变化丰富景观效果,自然斜坡驳岸以风景林、多种植 物组合配置形式为主,通过耐水湿生木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种类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多样性。麓湖公园的水 生植物景观展现出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层次效果,若要维持优美的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后期的养护管 理非常重要,建议在少游客的游览区域营造以耐水湿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持久、低养护的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兰溪市区内的公园、道路、山林、水体等绿地植物种类及城市绿地半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地被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兰溪市城市绿地中有植物64科150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藤本植物4种(不包含非人工种植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建成区主要公园绿地植被群落较为人工化,主要树种较为单一,可以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建成区主要的26条道路应用的绿化树种仅有8种;城市绿地中地被植物群落类型30种。存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特色单一,乡土植物应用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效应、美学价值、心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衡水市青年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合植物造景原理分析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衡水市青年公园园林植物共有54种植物,附属27科42属,包含了27种乔木、20种灌木、3种藤本植物和4种草本植物;(2)综合评价得分8.484,属于II级,其中生态结构评分值8.627,美学价值评分值8.412,心理影响评分值8.818;(3)该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在植物景观对人们心理影响、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协调性、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等方面做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样方法对安康市一江两岸绿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一江两岸绿地共应用植物92种44科,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心理学和园林植物造景学理论从一江两岸绿地植物的配置特点、观赏特性和季相景观分析一江两岸植物造景,经过分析得出目前一江两岸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多样、植物色彩变化丰富、季相景观丰富多彩,同时文中还对一江两岸绿地植物造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海口市10个城市公园的植物资源,从植物种类、植物来源、观赏特性以及芳香药用植物等方面分析其应用特征,结果表明:1海口城市公园共有植物549种,隶属于111科389属,植物种类丰富,但各公园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且野生乡土植物应用比例不高,植物入侵现象较为严重;2公园以观花和观叶植物较多,且一年四季均可赏花观果。花期主要分布在夏季,花色以白色和黄色为主,果期主要分布在秋季;3公园芳香植物与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分别为131种和182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海口地区的城市公园应加强优良藤灌植物选用、滨海区域多应用红树林植物以及适当建立特色植物专类园的建议,突出植物本土特征和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样地,以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南宁市相思花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南宁市相思花园现有观赏植物117种,隶属57科,102属;乔木所占比例最大,藤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少,仅1.71%;大科与小科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花色的树种较多,以红色为主,蓝色和橙色最少;观形、观叶、观花比例差异不大,但观花树种比观果多,两者随季节变化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建议丰富藤本植物种类,营造垂直绿化景观,积极引进和应用水生植物,丰富城市湿地绿化景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山公园实地调研,对园林植物种类、生活型、生态型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中山公园植物总共162种,隶属于69科129属;具有亚热带地域风味以及岭南风情,植物群落布设自然合理,既符合适地适树的科学原则,也具有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等特点;存在有乡土树种种类少,人类活动与行为对植物景观造成的影响较大,公园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特色植物菊花的配置形式简单等问题;因此在探讨植物种类选取的科学性基础上,从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等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利用藤本植物营造垂直绿化景观已成为当下热点,本文通过对秦岭地区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价值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藤本植物有285种,隶属于36科、98属,木质藤本164种,草质藤本121种;(2)秦岭具有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的藤本植物198种,隶属33科、61属。其中观叶类130种,观花类37种,观果类31种;(3)分析了秦岭藤本植物园林应用的5种主要形式;(4)提出了秦岭藤本植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为例,在调查研究公园内水生景观植物运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生态公园造景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及运用方式,为生态公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郊野公园是城市周边的生态公园,为突出公园的“林间野趣,生态之音”,为此增添了很多特色的景观树种。郊野公园以植物为主体,以点、线、面、立体形成一个有机空间,通过婀娜多姿、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组织功能、性质不同的休憩、观赏、康体的绿地。增加层次,丰富内涵,打造一个完美的园林生态园。  相似文献   

18.
<正>植物因其丰富的季相变化,成为园林中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造园要素之一。植物的季相变化反映了植物生命演替、更迭往复的特征,既满足了人们的美学需求,又通过视觉激发了内在的心理感受,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桥梁。由秋色植物构建的秋季景观是植物季相变化的生动展现。秋色植物是指入秋后呈现特殊色彩的植物,根据观赏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秋色叶树种、秋季观赏树种、秋季观果树种、常色叶树种等类型。以合肥庐州公园为例,调查了园内秋色植物的应用状况,为合肥地区秋色植物的景观营造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传统风水观的角度出发,采用模型分析法,论证了北京城区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巧妙之处,并将其应用于芳香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结果表明:北京城区老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1)尊重植物生态习性,充分利用山水地形,为植物的生长创造出有利的微气候条件;(2)重视植物与周围景观要素的融合,营造出和谐的景观氛围;(3)在芳香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公园特定区域的风场变化规律,合理进行香花植物的配植。  相似文献   

20.
观赏草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植物造景材料。其种类繁多,养护管理较简易,景观效果自然、质朴,在植物造景中具有独特作用。该文分析了观赏草的观赏类型以及应用,整理了73种(品种)中国常用观赏草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与分布,并提出观赏草后续发展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