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工作。通过大数据研究了大连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分布,为大连构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无障碍设施规划的软环境提供参考。运用POI抓取技术,以2020年12月抓取近POI数据筛选出近1.1万个无障碍设施,结合相关地理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近邻指数、K函数、核密度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中心城区的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中心城区无障碍设施总体呈"多核分布"的态势,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呈聚集分布,中心城区范围内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增加尺度增大而增强;分布密度估计结果无障碍设施形成了向中山区西北部的葵英街道、沙河口区东部的西安路街道为中心热点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以高德互联网地图的服务功能和POI数据为基础,结合GIS软件,采用最短距离法对西安市主城区健康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健康设施的可达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各区之间有较大差异,边缘区街道的可达性较中心城区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城市健康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OI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随着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大量城市服务设施以点状存储形式接入电子地图,进而形成庞大的城市服务设施POI数据库。在一定区域内,各类POI的空间分布形态展示了各要素的空间聚集偏好,对研究城市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Python语言从高德地图开放平台获取了南京市的POI数据,将数据处理后导入ArcGIS平台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服务设施在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高度聚集,整体呈中心扩散格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遥感影像与大数据结合的方式探索城市绿色空间定量评价方法,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空间品质提升提供思路:一方面从生态环境改善出发,运用2013—2018年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时空演变特点探讨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研究区大型、中型、小型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的服务水平及服务压力,以期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中,江南水乡城市空间结构背离了水陆相生的传统空间格局,城水脱钩、人水分离,导致滨水空间衰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以耦合性切入城市与滨水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一方面以基于网络分析法模型的可达性分析滨水空间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以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分布、POI兴趣点、街道整合度等多源数据分析城市人群空间分布;然后将两者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城水空间耦合关系的网格化地图。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城水空间错位现象严重,高耦区集中于城区中心且范围狭小,城区边缘低耦、无耦区广大,诠释了研究区内“水乡”空间意象淡薄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分类分型的优化策略,并将优化方案代入模型中验证其成效,为江南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无障碍景观的设计理念,就是希望不论健康人还是残障人,都能无障碍地享受同等的景观空间。介绍了无障碍设计在景观空间中人性化设计的表现,探讨了色彩效应在无障碍景观设施中的体现,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进行精细城市森林斑块提取基础上,利用公里网格空间划分方法,分析POI(points of interest)空间分布密度与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POI空间密度与城市森林斑块个数NP、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邻接度指数CONTIG、周长面积分维比指数PAFRAC 5种景观格局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斑块面积AREA和聚集度指数AI呈负相关关系;2)POI每平方公里增加1个点,NP,PD和ED将分别增加0.209,0.190和0.118,而AREA和AI分别减少0.001和0.002;3)POI空间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的关系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森林效益最大化,以及更高频次地服务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优化视角。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是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高效转化器,城市森林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可为城市森林经营、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和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提供基础数据。文章根据上海自然、社会经济和城市森林特点,采用典型抽样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以上海城市化度、地势地貌、土壤特性、植被分布和生态空间规划5个要素为基础,通过图层叠置分析,在将上海市划分为4个生态区和10个生态亚区基础上共布局12个长期定位观测站(点),构建上海城市森林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实现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动态过程的长期观测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森林长期观测站(点)的规划和布设以及实现超大和特大城市市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影像区域合并分割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相关GIS和RS软件,提出了植被覆盖分级研究的新方法.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以2002年的TM图像为信息源,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图、GPS野外采样数据、植被指数和DEM等,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进行了分级研究.研究表明,三峡库区小江流域的植被覆盖总体上分布不均,但与流域区位及海拔高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空间分布格局.这一研究对确定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它的遥感影像分析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平潭综合实验区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模型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3):56-61
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区,收集2015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ASTER卫星GDEM V2产品,结合实地调查的数据,通过RS与GIS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地物类型与沿海防护林的空间分布进行信息提取;选取合适的效益评价指标,根据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权重,构建线性评价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平潭各乡镇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将综合效益模型与NDVI拟合。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指数和NDVI指数的相关系数R为0.80,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该模型可为评估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浑善达克沙地风成沙的粒度组成空间分布特征与极大风速风向的关系,通过ArcGIS样条插值函数和Excel制作了风玫瑰图,对浑善达克沙地风成沙表层样品及其附近的5个气象站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沉积物以细沙和中沙为主,不同样品的同一粒级在空间分布中存在很大差异;(2)研究区内的粗沙、中沙和粉沙在西部地区含量高,东部地区含量减少。细沙含量相反,东部地区含量高,西部含量低;(3)研究区周边5个气象站30年数据显示,整体上浑善达克沙地以西风为主,各站点稍有不同,其中多伦站、阿巴嘎站和二连浩特站以西风为主,锡林浩特站以西南风为主,化德站以西北风为主。所获浑善达克沙地风成沙沉积物粒度组成空间分布与多年风况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为研究浑善达沙地的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辽宁东部山区清原县为研究区,基于原林业局调查小班数据和Landsat影像数据,应用InVEST模型对清原县林区2015年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碳储量3项主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估算,提出生态服务重要性综合评价分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辽东山区森林生态服务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清原县林区年均总产水量8.56×10~8m~3,总碳储量为6.417×10~7t,总土壤保持量为4.31×10~8t,各服务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垫面覆被类型、覆盖度、地形等因子对各服务影响较大;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指出,清原县森林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以中等重要为主,以研究区西部分布最为密集。上述结果可为辽东山区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是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旨在分析统计数据的地理依赖与内在关联性的方法集合。以贵州省为例,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2018年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的年末常住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人口空间优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的全域Moran’s I为0.4195,呈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集聚形态上表现为明显的西北-东南分异特征。故建议应遵循人口合理化分布规律,避免资源要素的过度集中,积极培育区域关键节点县级城市发展,引导优势城市发挥周边辐射带动效应,进而推进人口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老年人对城市休闲绿地的"四性"需求视角出发,采用专家判别、层次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城市休闲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提出并实践了利用Arc GIS最近设施分析模块高效获取定量指标数据的方法。结果显示:案例城区休闲绿地适老性"周围高,中心低"的空间差异显著,各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健康娱乐性水平较低,环境舒适性水平最高但仍只有中等水平。研究方法和优化建议可为案例城区及其它老龄化城市科学评价休闲绿地适老性,也可为适老化改造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全域旅游点空间分布特征对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昆明市全域旅游POI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冷热点分析法和核密度分析法研究了昆明市全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模式特征。结果表明:(1)全域旅游点主要分布在昆明市西南部的主城区,各种旅游点分布有一定区域差异性。所有全域旅游点均呈现空间聚集态势;(2)全域旅游点在整体格局上空间极化特征鲜明。所有类别的全域旅游点均呈现出"西南密集,东北部稀疏"的对称空间分布格局;(3)昆明市全域旅游以昆明市主城区为核心,禄劝县、东川区、寻甸县、宜良县5个区域内全域旅游点分布相对集中,为热点区域,而嵩明县、安宁市的大部分地区相对匮乏,为冷点区域。昆明市全域旅游最集中的区域位于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的四区交界处,整体空间格局呈现"单核心+多聚集"多点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6.
苏娜  常勇 《绿色科技》2019,(6):163-164,169
运用高德地图提取的住宿服务POI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方法,系统剖析了北京市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探究了北京市住宿服务行业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住宿服务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北京市各区住宿服务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完全的随机性,而是存在着空间集聚;北京市住宿服务空间上呈中心城区集聚与外围分散并存的态势,集聚现象显著;北京市住宿服务集中分布在主城区,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一心多点"分级分布特征,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规划领域新兴的街道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将黄石市街道类型划分成A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并构建了街道活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黄石市不同种类街道街道活力的指标表征和街道活力的内在关系。以城市街道的指标表征和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关系为研究主要内容,通过运用大众点评、地图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等要素展开了街道的消费活力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街道空间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其在提供步行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潜力。针对当下街景设计手法相对雷同和单一,以及缺乏对街道公共生活和生态环境需求协同考量的整合设计方法等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以公共生活和生态建设为切入点,从空间重组、交叉口改造、设施完善、雨水管理和种植设计5个方面出发,提出构建景观与生态多功能复合的街道景观设计方法,为未来步行友好、安全舒适、生物多样的街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生态廊道是生态网络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景观连通性指数分析方法,遴选出10块核心区域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生态网络,通过中介中心性分析进一步得出生态廊道重要性,采用添加踏脚石和生态廊道,对构建的城市生态网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前研究区西北部的网络密度和生态源地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在网络连接度和闭合度方面有较大改善。本文研究结果综合多种方法,为城市生态网络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蓝绿设施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以远安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水定绿”为规划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升新老城区蓝绿服务功能,对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降雨、地形、土地类型现状等构建远安县SCS雨洪淹没模型,结合城市绿地斑块、绿地点、路网等,分析了城区景观格局和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1)远安县被淹没区域多集中在水系附近及地形坡度平缓的区域;(2)老城区蓝绿建设较新城区更为合理,新城区蓝绿设施连接度还需加强;(3)老城区出行优势明显,游憩绿地空间上分布不均。并提出了研究对象蓝绿空间优化策略:完善滨河绿带,构建三重防洪体系;加强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网络建设;提高老城区绿量。以科学、生态的蓝绿格局优化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山地县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