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正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积极推进北京水系绿廊建设,提出了"打造10大滨水绿线,营造绿色滨水空间"的要求。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绿色生态空间相结合、与景观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公共交通衔接相结合、与休闲健康需求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景观提升,节点连通,服务配套,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成为生态保育之道、健康休闲之道、文化魅力之道、城乡融合之道,成为北京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金鸡湖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设计内涵、原则、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为金鸡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它滨水风景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景观基础设施理论是近年来园林景观行业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之一。回顾了景观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进展,对该理论在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类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南通海港引河绿廊景观绿化工程为实践案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依托景观基础设施的协同设计理念,总结提出了城市滨水绿地的3种典型设计策略——修复滨水生态系统、增强水利基础设施韧性及提升滨水绿地的服务能级,展示了滨水绿地景观与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滨水景观的营造对道路绿地景观无疑是锦上添花。东营市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山东省盐碱地最多、受盐危害程度最重的城市之一,其滨水景观道路绿地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以东营市"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来探讨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具有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只有充分研究其湿地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景观植物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协调,才能促使景观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新规划理念,从人本视角出发,结合滨州市新立河公园慢行系统和滨水绿道的现状特征,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前公园慢行系统在道路铺装、交通基础设施和线路连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宜人的滨水景观、综合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优化配置完善的慢行设施和宣传倡导健康的慢行生活等的优化策略,使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更好地营造生态健康的城市慢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滨水景观发展阶段的剖析,从多个角度阐述文化元素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并且从设计实践的角度阐释设计中对文化要素运用的必要性和景观文化要素运用的方式。以清河丰收渠(城区段)两岸滨水景观的设计为例,深入分析设计与文化的关联,营建适应城市发展阶段、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韦松林  彭璐 《林业科技》2006,31(1):68-70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滨水景观的建设对于在有限的空间里追寻良好场所的人们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滨水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建设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从人的需求出发,营建美好景致。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山东省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区的种植条件,提出了东一路水系景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场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地考虑了搭配植物种类、构建生态植物景观多样性、突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展现东营市向低碳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滨水公园景观规划思考——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景观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在滨水公园规划中如何将场地风貌、人文物脉等要素融为一体,营造兼具物性感知和人性情境的绿色空间,为西部地区滨水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优先的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李灵  陈坚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38-141
根据武夷新区的区位及城市布局结构,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并对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进行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群感知和行为视角,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拍照试验、访谈问卷、扫描观察收集数据,采用词频分析、照片分析、GIS技术分析,分析景观元素、景观感知以及驻留点、观景点、景点、视线廊道的空间特征,以获得游览者对滨水景观偏好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得到游客景观点的热点分布。结果表明,词频分析预测出游客关注湖区丰富的景观元素,以静态观赏和行进式观赏方式游览观音湖,舒适的湖区环境让游客感到心情愉悦、平静;空间角度,游览者的驻留点分布与观景点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优美的空间环境和良好的观景位置有利于游客驻留行为的产生;游览者对滨水景观的偏好是由“丰富性—功能性—特色性”三大属性特征相互协调、影响而形成的三维耦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4种配置方式,对所选树种的生长情况、景观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出最佳的绿道树种及配置。试验表明:小叶榕树是理想的主干树种,红绒球、海南菜豆树、鸭脚木、夹竹桃均为较好的下层树种,而重瓣大红花则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环境美学视野对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环境美学的内容、应用价值、意义,以及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中应用环境美学的原则入手,以泉州市西湖公园为例,介绍其景观优化设计方式,包括改善西湖公园湖滨游步道的林荫绿化情况,增建亲水空间,优化座椅、休闲亭和餐饮设施,改善水景别墅前绿化景观,提升公园整体植物景观层次感,规划西湖水生植物景观。从而总结出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的策略主要为:设计湖滨亲水设施、营造水上景观、配置滨水植物景观、设置沿岸小型水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苏州6个滨水公园和2个滨水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主要滨水植物来源和典型滨水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苏州滨水植物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策略,结果表明,苏州的滨水植物群落营建对乡土乔木、灌木的应用比例较高,现代滨水绿地和旱溪景观的草本植物以外来新品种为主;历史文化街区和湿地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地域特色明显,表达模式值得推荐,而现代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表达不明显;最后,文章提出苏州滨水植物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母亲河,珠江滨水区对广州城市景观、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珠江滨水空间并优化珠江两岸景观,才能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以量化的手段揭示前航道滨水景观空间与城市的结构关系和景观空间的建构问题,主要考察前航道滨水景观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空间的渗透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北方郊野型河流多数存在河道干旱缺水,堤线不完整,缺乏系统的防护林带,垃圾倾倒及生境退化等诸多问题,基于景观水文理论,以山东平度市白沙河、泽河综合治理为例,探讨以"中心浅河道"型河道断面营造"有水则蓝,无水则绿"的常态化有水河道景观;以水文、水利与景观相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雨水、再生水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的多元化补水方法;以低成本、低管护的野生草花营造郊野型植物景观意向;同时探讨以较少人工干预、较少投资,融绿道体系于郊野型河道,完善其游憩功能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璇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2):51-53,57
城市滨水区绿地景观设计应紧密围绕水的特性,使其得到更大的延伸及发展。江滨公园在景观建设中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及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以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与地域性,并通过绿化树种的搭配和绿道将原本相对封闭、独立的城区绿地开放出来,增加空间绿量,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保留并体现出这一自然景观带最美的一面,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流溪河流域碧道项目为例,针对水环境、水安全、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5个版块下的景观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提出了包含排水口生态景观,滨水空间改造,生态观测设备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河堤改造、滨水栈道修建等方面的配套景观工程措施.可为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的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是重塑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以昆明市的母亲河盘龙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构建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体系;采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采集供需数据,结合雷达图将各河段的供需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盘龙江所有河段在调节服务方面的供给均大于需求;支持服务中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维度有提升空间;文化服务需要提升,尤其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传承。基于供需匹配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滨水空间服务功能、开展滨水生态科普工作、重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