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全面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各个层面积极推动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在近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高校的美育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以作者的课程教学为例,尝试为在艺术设计史中如何融入美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大学英语教学新内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而传统的“视听说”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内容、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单一的考核方式等问题不利于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实用英语视听说”是2019年外语学院为适应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需求为非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中的一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的输出,从而使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国际交往中具备较强外语竞争力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能力。为此,在“实用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借助互联网课堂派在线平台,以TED为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内化于整个教学中。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出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中心组织、实施和评估教育的一种范式。对大学的课程教学而言,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适用于教学规模较小、具有一定限制性和准入条件的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湖北民族大学以OBE理念为指导,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策略、课程考核与评价等5个方面,对普通生态学课程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设计与实践。一是明确了普通生态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和核心主干课程,其总体教学目标为:面向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能够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生态恢复、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包括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生态学概述)、生态系统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6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体系。三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即围绕预设主题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和课堂讨论,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等3个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重点讲解相结合、将线上学习和考核与线下讲授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四是实施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构建由12个环节构成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评价机制。最后,以OBE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评价基础上,根据学习成果达成度,反思学生学习成果未达成或不理想的原因;并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进行再构建,以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打造一流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研究对地理相关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基于教学实践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探究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前提是“教材挖掘—内容把控—章节合并—专题讲解”;设计思路是“依托教材—完善内容—发掘元素—明确目标”;具体实施路径是“教学革新—课程完善—模式创新—思政育人”;课程评价需要“多类考核综评+学生主体自评+多元综合评价”三方结合;最终通过人文地理学的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辐射,育人成果服务地方发展。此外,对建设实施的主体、师资、内容、教材、教学条件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课程的设计实施需要三方协同、一体共建;师资建设需要思政化引领和专业化带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需要“三度”改革;高质量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规划区的文脉进行分析,采用比较独特的视角及理念对长汀县南山镇的旅游项目进行创意规划.形成以红色、绿色、蓝色文化为主线,以多种体验、创作类文化为辅助的旅游发展格局,并对如何进行创意规划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混合式教学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新兴的在线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既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的限制,又发扬了在线教学随时随地开展教学的优势。以"中国传统家具"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章"明朝时期的家具"为例,探讨了实施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作业3个部分;线上教学环节设计有博物馆视频教学、家具设计大师视频教学和虚拟工厂的视频教学。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喜欢从事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新文科视角出发,探究了在高校实践育人中新文科视角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新文科视角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和价值。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包括实践育人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基于此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思路、框架和方法,明确实践育人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实践育人的路径和策略,包括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等。通过研究,明确新文科视角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的重要价值,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规划理论是旅游规划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强调通过优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的控制来实现景区的空间规划。通过介绍反规划理论、分析反规划理论在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结合自贡市飞龙峡森林公园具体应用反规划理论的实践,提出将反规划理论引入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中,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更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上海崇明森林旅游园区的规划详解,系统阐述了崇明森林旅游园区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以“营造大林区”的基本规划理念,完成“绿色崇明,点亮上海”的规划目标,同时探索新时期下森林旅游园区规划的新篇章,为相关项目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的欢迎.以《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基于智慧职教和同花顺软件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和具体过程及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调查研究了盐城工学院混合式教学国家一流课程《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看法,并与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学生在混合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感知和成就显著提高。学生对课程活动的热情、兴趣、对学习程度的自我感知、对课程活动价值的感知以及课程和教师在混合课堂中的整体效果显著提高。线上视频、课堂上的互动练习和在线测验的综合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及自我认知的机会。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今,越来越多的规划师意识到地方性分析对旅游目的地规划所起的重要作用。该文对"地方性"的含义与地方性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以北京市什刹海地区为例,从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地方性分析,对该地区旅游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以响堂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堂村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的实例来探讨生态农业旅游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不但要遵循旅游业规划的各种原则,更要考虑到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土特色文化等,达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相结合;还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农业经济效益的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林学专业的“林木病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化林业市场需求的能力。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面临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模式有局限、教材内容存在时空局限性、实践教学资源较匮乏等问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新农科建设理念引领下,以现代林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对“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区域病害种类方面的内容,引入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研究新成果以及实际应用新技术;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增添了无人机化学防治病害的实践教学项目。二是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课堂重点和难点分析的需要,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了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答疑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以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考核指标,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确定考核方式和考核项目,构建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四是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自编课程补... 相似文献
17.
在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动物学”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动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对动物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物学实践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节;动物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够紧密;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在动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包括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动物学思维;改变实验课的授课方式;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目前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旅游控规")的编制主要参考城市控规,着眼于对土地使用的控制指标,历史文化城镇的旅游控规也概莫能外。然而,与城市规划相比,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体验效果,其规划不应仅限于对旅游区域内的土地要素控制,更应对区域内活动行为要素加以约束。在借鉴国内外对旅游控规及历史文化城镇旅游规划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河南新密古城旅游控规实践,提出了"土地控制与行为控制并重"的历史文化城镇旅游要素控制框架,并初步尝试构建了相应的控规技术规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然而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生源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这使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该文针对目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和实践存在的问题,结合双语教学实践,探讨了适合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即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阶段教学;灵活使用各种教材和讲义;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加互动环节;积极进行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尝试组织更有效的教学实践、讨论等教学环节;尝试研究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景观植物设计作为环艺、园林、景观等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道路、广场、庭院等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设计.以景观植物设计为例,从课程性质和任务、学科核心素养和目标、课程思政整体设计3个方面介绍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举措,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探索.实践证明,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行业需求创设的思政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