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单独招生是教育改革的新事物,其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相对于普通高考学生而言,其特点十分明显,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困难突出、课堂管理不易、教学管理质量较差。提出了提高单独招生学生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保证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模式的改革,单独招生已成为许多院校的一个重要招生方式,单招学生占比也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在对单招学生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了单招学生管理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单独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政策是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文章以电子类专业为例,阐述了管理和教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分类规划、单独考核的思路进行改革,重点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注重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社会对水土保持监测人才的需求,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示范校水土保持专业"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特点,对高职院校"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采用仿真教学、真实工程项目的形式,实现与工程技术应用的对接;考核机制突出了对学习过程和工作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课内教学和专项训练为基础,以项目代训或仿真式综合实训为切入点,组织实施高职院校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教学,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拓宽高职教学的途径提供了可能。因此,该文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和生源素质,提出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新模式,以拓宽传统的课堂教学途径。该文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网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现因材施教和时间的高效利用,从而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该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拓宽高职教学的途径提供了可能.因此,该文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和生源素质,提出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新模式,以拓宽传统的课堂教学途径.该文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网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现因材施教和时间的高效利用,从而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而以教师和师傅为联合指导的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应对上述困难,分析了引进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重点提出了招生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训环节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措施,并讨论了校企共同体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中国现代教育教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具有高度自主权的大学教育,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及状态为切入点,以高职院校课堂引入慕课所引起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慕课在高职院校课堂中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一个新的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起步,但从两年多的发展历程来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生源差、效益低等问题。近来许多专家学者从高职的定位、特色、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将对高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多形式办学是激活高职教育市场、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一条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出发,研究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技能体系的构建;把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的技能划分为4个方面,即风景园林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园林建筑艺术和园林工程与监理,并基于这4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设计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教学进程表;提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实施模块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该文强调,高职院校应在师资队伍、教学实训条件、教学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满足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继而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发挥出积极作用。概述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分析化学》和思政理论同行可以构成协同效应,探索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移动互联网课程平台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基于课堂派移动网络课堂平台,选取《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散客接待服务"技能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并对教学实践的流程及内容进行了探索,以拓展课堂派移动网络课程平台的适应性,丰富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能为其他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思辨能力是目前高职类院校学生亟需提升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应该密切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之一。将对分课堂这一模式应用到环境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凸显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并验证其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高职类环境专业课教学将开辟新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21世纪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使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我国的产业需求之间发生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主要存在招生规模盲目扩大、生源素质较低、受传统教育思维束缚、师资队伍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力度等5个方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相应要求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职业(实践)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多维度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颖芳 《绿色科技》2013,(6):326-327
从两个方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探讨。第一方面,注重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二方面,注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据高职学生广泛性和特定性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应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途径,以及高职院校应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概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中之重,担负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性和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因而,必须弄清"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重要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切实改进"概论"课教学、提高其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网络信息化、思想多元化、高职教育特色化和生源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挑战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途径:应促进党建和团建工作的协调发展;促进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促进组织和思想的协调发展.同时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应积极探索学生党员的“三及早”、学生党员发展的“三带动”和学生基层党组织的“三动力”,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以互联网+为背景,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普及英语国家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丰富听力教学和听力练习模式,增强课堂趣味性;课上传授听力技巧,培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