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昆明马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域及其工程概况,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时段、方法和结果。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工程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2396.26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1681.88 t。诱发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河道区、绿化景观区和淤泥干化场区。主要因素是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地表,弃渣和临时堆存表土引起的水土流失,属典型人为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线型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工程建设过程中隧道开挖、路基填方、路堑挖方、弃渣弃土堆放、取土场开挖、施工便道修筑等扰动了原始地貌,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对线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因特高压输电工程施工过程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水土流失情况监测及水土防治措施治理成效的查看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集成传感器和光敏测纤装置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气象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并应用于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直流建设工程,对沿路站点进行土壤流失量的计算,有效地监测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情况。  相似文献   

4.
朝阳是我国科尔沁风沙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又是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的重点监测地区。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本区的主要生态环境特征。1953年国家开始对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实施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到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0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通过连续不断的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朝阳的沙化土地正在逐年减少至消失(流动沙丘),8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有害风沙天气逐年衰减,粮食喜获连年丰收,朝阳的沙化、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刘德敏 《绿色科技》2013,(6):164-167
指出了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建设性项目,穿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扰动地表程度及形式复杂多变,对沿线水土流失影响较大。以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可采取的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GIS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水土流水与防治等技术为支撑,以天水市颖川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主要自然因子,根据水土流失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得出了颖川河流域整体的侵蚀量强度区划等级,将侵蚀产沙强度值划分为微度侵蚀区、轻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强度侵蚀区、极强度侵蚀区和剧烈侵蚀区等六个等级区域。  相似文献   

7.
结合子洲至靖边段高速公路工程概况和水土流失情况,对工程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研究,采用分类治理的方法,提出了具体治理方案,以期促进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规范发展,可供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输变电工程跨度大,沿线经过不同的侵蚀类型区,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水土流失形式也各不相同,对施工过程造成水土流失防治需要按照不同的分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格尔木~库尔勒电气化铁路(青海段)供电工程为例,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侵蚀强度、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和水土流失预测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征。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工程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也是监测的重点时段,塔基及塔基施工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重点防治区域,也是监测的重点区域。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从预防措施、治理措施和管理措施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生态恢复,并对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效益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工程针对不同防治分区采取的措施类型合理有效,切实对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为高原荒漠区同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后对秦岭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对近年来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秦岭的不同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测钎法对研究地区的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时间、坡度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杉木造林技术对于水土流失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道忠  吴义达 《绿色科技》2013,(12):131-132
指出了随着我国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学者与专家开始了对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杉木造林技术的应用对于防治水土流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入手,对杉木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针对贵州龙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人工模拟不同等级石漠化地段,综合考虑其水土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提出经济、有效、合理的适宜不同等级石漠化地段的植物防治技术措施,为石漠化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于2014年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恢复生态脆弱区植被状况、改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国家新一轮退耕政策、科学规划辽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方案,本文对辽宁省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治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涵养水源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同时,辽宁省有广泛的群众需求和有力的技术、资金保障,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在新疆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施工道路的长度平均为十几公里,公路建设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加剧了区域的水蚀和风蚀,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也比较严重,重点针对施工道路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希望在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能对施工道路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减少施工道路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我县被列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试点县,继这之后,又于1990年正式列为“长防工程建设”的首批重点县,因此,如何抓紧这个机遇,搞好工程建设,从根本上遏制我县水土流失的发生,是摆在我们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我县的水土流失现状出发,以较为翔实的调查数据,论述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同时,针对我县的实际,从林业的角度提出了治理意见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将防护林体系建设后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估算,从而为我县的“长防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线形开发建设项目一般跨地域作业,扰动地表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建设过程中产生较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对周边环境影响十分严重。为了科学准确地监测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际布设情况、质量及效益等,将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降至最低,以阳阳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基础,针对该公路水土流失特点,从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分区、时段与频次、内容、方法及其监测点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定量评价了其水土流失措施实施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今后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工程的实施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对昭通市油房沟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藉此,除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外,还分区域提出了相应的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光伏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扰动和破坏占地区土地、植被,进一步加剧了占地区内人为水土流失。以藏北高寒区的尼玛县22MWp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光伏电站建设中主要的水土保持问题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为藏北高寒区类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濮阳市某20 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保持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了该项目的水保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进而明确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并进行了水保投资估算及效分析。结果表明:水保方案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抑制,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9%,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林草植被恢复率能够达到97.4%,林草覆盖率能够达到2.6%,土壤流失控制比能够达到1.0。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冯永宽 《绿色科技》2021,(6):188-189,192
指出了随着国内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对能源需求也不断上涨,而风力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方向。在2017年,国内装风机容量就位于全球第一。然而,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因一些占地以及施工的因素造成周边水土流失,极大地破坏了周边自然环境。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下,亟需对风电工程出现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基于此,以张家口坝上地区风电工程为例,探析了其水土流失的现状,针对水土流失提出了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