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洛阳名园在意境营造上相比前朝更加完善,成为后代园林的标杆,而园林意境非纯粹客观物象,需与观者共同完成,即产生共鸣。从营园思想和造园技法两大方向着手,借助各类古籍和文献资料梳理以及名园案例分析,从布局、理水、掇山置石、建筑、植物配置5种造园技法挖掘北宋洛阳名园营造特点以及园林意境营造技法,体会北宋园林生活场景和园林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造园,古往今来,神形兼备,“神”通过意境的营造以传达园的精神与韵味,“形”通过地形空间的塑造以形成高低、远近、虚实、藏露的丰富场景,为意境的营造提供平台。神与形相互烘托,互相成就,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髓。第十届花博会广东“粤芳园”通过地形的塑造,营造了“高山流水”“小中见大”的丰富空间与景观层次,以曲径通幽、蜿蜒前行的园径引导游人沉浸式体验绿意盎然、花木繁茂的岭南水乡的风采,在移步换景中感受中国园林的“形”与“神”,体现了传统山水造园手法在当代园林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网师园的历史沿革、造园立意、平面布局、主要景观及空间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园内环境景观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息、游、赏,以及现代游览者领略文化、休闲游园等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因诗成景”、“以画入园”的独特景观营造思想和布局手法及其在有限空间的无限意境中提高人们感知、体验、参与环境的行为价值。最后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提炼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环境行为理念。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中国在世界造园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唐代最为显著。在唐代私家园林开始兴盛,文人士大夫阶层通过营造园林,把自己的思想寄于园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居易,他不仅在诗歌领域为翘楚,更在园林营造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大量的著作。分析并研究了白居易私园营造的背景及其思想,以期对当今的古典园林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文人园林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造园特点、造园手法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以摩耶精舍为研究案例,探讨了从草图到建成各阶段的造园理念及其具体造园方法,提出了摩耶精舍依山傍水的选址,园院交错的空间序列,以及从象到意的情感表达是其主要的造园特征,此乃近代文人园林蜕变时期的典型代表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拙政园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集中体现了文人造园的造园手法,对研究园林意境与造园理念的结合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对拙政园中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波澜起伏的意境变化和环环相扣的景面文心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游览路径、建筑命名、额题、对联、植物配置等并结合诗情画意的诗句,浅析了拙政园景面文心的造园理法。  相似文献   

7.
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技法独特,园林意境优美,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章尝试从苏州园林的实例出发,从环境、人文、建筑空间和植物山石等方面探索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特征,使传统园林艺术得以延续,并推动现代造园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析园林造景中竹与水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与水景作为造园要素在园林造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水是园林的血液,多种多样的水景与竹子共同成景,在景观营造和意境表达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分析了竹子与水景结合应用于园林造景中的案例,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以"文人造园"为突出特点,传统艺术的三大形式——音乐、文学以及绘画蕴含着大量景观审美的思维模式,为古代文人造园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剖析乐、文、画中的园林景观美学,发现园林与三者分别统一于"乐的内涵与旋律""文的联系与扩展""画的取景与表达"。籍借"乐、文、画"与园林同质异构的艺术形式比对,揭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纯正的美学特征,试图推进园林美学研究从传承走向发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的造园与现代的园林设计当中,一直将主要目的设定为: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意境,在景物设计中营造美的精神享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园林设计者,依据一定的造景方式,将山林、水体、建筑、地面、声响、天象和气象等因素进行总结与组织,从而促进园林景致的组织与规划,最终促进园林景物与意境的结合。本文将以园林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造景方式与手法。希望本文的成文可以为园林设计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展区《南山园》的营造理念与设计,分析其意境的表现与创作,从而总结现代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个园林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在的造园环境,即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会对园林的造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奇特的催化剂,曾经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海洋文化及其各个历史阶段在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并从园林的造园整体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处理方面阐述海洋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丹丹 《绿色科技》2022,(5):83-85,150
锦程公园是北方少有的浸润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公园.分析了锦程公园的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造园要素、造景手法及意境营造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解析,提供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园林的新思路.在总体空间布局上形成以水面为中心,建筑湖石进行围合的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上用地域性景观材料打造江南特色景观,造景手法上要多样打造曲折自然之势,意境上要...  相似文献   

15.
将园林造园设计运用到民宿的景观设计中,可以使民宿具备更高的景观价值。文章阐释园林造园设计及民宿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认为园林造园设计赋予民宿景观审美情趣,民宿景观设计应强化园林诗化意境。分析目前民宿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藉此以北京市房山区“姥姥家”民宿为例,阐述园林造园手法在其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营造园林耗资较大、用时较长,盛世繁荣安定、物阜民丰,造园相对更容易实现,"盛世造园"逐渐成为时下学术界一个常见不疑的论断。实际上,在中国园林历史上,盛世造园的实例有之,乱世兴园的现象也很多;古代文人园林多为写意性的精神家园,对盛世的物质基础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盛世"与"造园"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顺承关系,"盛世造园"这一论断不仅存在学术认知上偏谬,对当代园林事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造园环境、造园文化,造园意境、造园布局手法和造园要素等5个方面对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园林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中日传统园林在5个方面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展园"南粤园",是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此为范本进行的一次成功的造园实践。它以"南粤情,故乡水"为设计主题,以岭南山水庭院为骨架,采用前庭后院的布局方式,结合置石堆山、"三雕三塑"等岭南传统工艺,营造了南粤风情的独特意境。更以可观、可游、宜留的参与方式营造了充满生活情趣的景观氛围,深层次体现了岭南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地域特征和入情入世、追求生活真实的文化性格。通过严谨的施工组织与科学的植物养护,保证"南粤园"景观效果在开园期间的最佳呈现,并在会后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以南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郑州园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的现状优势、地理文化背景、设计需求等,从项目定位、设计理念与原则、总体规划及设计构思等方面入手,梳理总结出郑州园兼具园林游憩、主题展示功能的营造特色和将园林意境、中华文明传承相交融的深远立意。  相似文献   

20.
以佛山中海万锦公馆项目为例,说明岭南园林在现代居住地产园林项目中的继承和发展现状.佛山中海万锦公馆项目采用"一轴、三园、六院、三进、九井"的空间院落形制,还原传统造园模式"一池三山",以现代手段和方法营造岭南建筑风格、营造岭南园林植物景观、提炼岭南传统符号、应用传统岭南色彩等岭南元素,并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园林铺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