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物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电话之后引领世界信息产业前进的另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物流系统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物联网技术的起源和内涵,分析智慧物流技术构成,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物流系统的概念,初步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物流系统架构体系。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国内在二维码运输执法监查、RFID车辆识别与抓拍、机器视觉木材运输量识别和GPS车辆行为监查等关键技术林业应用研究进展,提出智能可追溯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林业物流系统等今后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中的智慧治理技术应用,分析了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智慧化治理中数据高效采集、信息分析管理、实时监控监测、文化景观展示和公众参与监督的五大方面技术应用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全周期保护利用的多元智慧治理技术总体框架,包括文化景观数字化体系、信息分析管理体系、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和文化景观展示体系五大技术体系,阐述了不同智慧治理技术在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利用中作用和适用性,为加强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利用智慧治理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改革对乡村治理效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乡村治理的角度探讨集体林权改革带给林区农村除经济方面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效用。论述了林权改革对林区稳定的作用、宣传作用;探讨了林改给林农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指出了林改促进了村容村貌以及社保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与村民的自治,并且林改催生的林业合作组织同时具有乡村治理的效能。因此得出了结论:集体林权改革对林区农村乡村治理效用存在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金融精准扶贫的我国林权抵押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精准扶贫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地区林农收入的有效手段,但作为金融精准扶贫重要措施的林权抵押政策在我国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清、扶贫对象不明、扶贫效率低下的问题。文中阐述金融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理论基础,认为应该设计以林权抵押为核心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从构建团体抵押机制、建立多功能和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完善林业经营保险体系、赋权贫困群体参与金融市场等方面完善林权抵押机制。  相似文献   

5.
袁霖  李敏 《广东园林》2015,(2):8-12
在认知粤东北传统客家乡村景观遗产分布、构成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世界遗产杰出普世价值的评估标准,分析归纳了它作为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两千年中原文化南迁历史的活体见证;2)客家传统文化及民俗风貌的独特展示;3)岭南山区人居环境营造的杰出范例。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柽柳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基础上,依托于托克托县柽柳资源的分布,提出打造《七彩红柳节》的构想,以期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为西部沿黄流域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洵 《广西林业》2009,(2):22-25
2003年,以“明确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各省逐渐启动。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林地产权的明晰,使得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林业的生产效率增高,从而带动林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林权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闫震  林艳辉 《绿色科技》2022,(4):277-280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由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决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发展各县市的农村产业,培养一大批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产品”,让中国人民乐意把农村当作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促使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任务也是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吉林省黄家崴子村为例,系统阐述了农村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了黄家崴子村的脱贫攻坚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并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重视生态经济效益;加强农业规模建设,进行多层次发展;产业兴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婷  张丽丽 《绿色科技》2019,(16):66-67
指出了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恶化,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路径,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多元激励机制,以形成自励式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