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成昆铁路为辐射轴,以50km为辐射半径所形成的辐射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GeoDA和ARCGIS 9.2对成昆铁路辐射带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从全局相关分析来看,研究区域各县级行政区人均GDP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表现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通过LI-SA空间聚集性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四川的成都及其周围县域,经济落后的地区集中在四川阿坝和云南楚雄州,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ESDA)和统计分析,在Geoda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研究,对2004~2015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4~2015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十分显著,通过计算标准差和变差系数得出,绝对差异从4445到20156,极化现象明显,相对差异从0.59到0.47,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空间上呈现集聚特征;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产业结构、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为县域经济水平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arson系数相关性分析,对广东全省及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广东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人均GDP、GDP总量、人口数等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6年福州市环境经济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指标,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趋势分析,构建了福州市"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计量模型,从而对福州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2001~201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现"N"型左半边特征;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特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右半边特征。目前各项环境污染排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爽 《技术与市场》2022,(7):157-160
选取1997—2019年重庆市人均GDP、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VAR模型,对其协整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探究各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重庆市经济水平提高对于水运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作用不明显,同时,公路、铁路和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其中水运基础设施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建议重庆市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应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并加强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六大分区,对野生动物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选择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口数量等三个影响野生动物园发展的关键指标,着重对野生动物园数量分布与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我国野生动物园数量分布与各区域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口数量等三个指标之间都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的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野生动物园建设的数量与规模,建立野生动物园生态补偿机制,整合现有综合型野生动物园,构建多部门协调批建机制等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城市之一,在肩负着为国家提供能源的重任的同时也面临着向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变的任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以1996-2010年15年间大庆市经济指数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数为研究基础,采取拟合最佳的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庆市水环境发展态势良好,废水排放达标率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幅度显著低于人均GDP增长幅度,工业废水并未与经济同步增长;根据对1996-2010年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曲线拟合发现,目前大庆市废水排放总量已超过拐点,今后一段时间,随着经济增长,废水排放总量将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大庆市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农业的重点工作内容。构建了评价宜昌市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熵权TOPSIS法对14个指标计算了权重。对4个决策层14指标层进行障碍因素诊断后,发现农业用电系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农药使用水平,说明农业用电系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农药使用水平是最主要的制约宜昌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9年至2014年的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林木种苗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和社会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林木种苗收入是林农的主要来源收入之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质量苗木,而过多的苗木单位会制约林农收入,对苗木单位进行整合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乡村经济韧性内涵,研究佛山地区乡村经济韧性,促进佛山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构建农业生产韧性、生活韧性和生态韧性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佛山地区乡村经济韧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佛山地区乡村经济韧性从2012年的0.317 0增加到0.761 7,目前韧性水平较高,但是还可以有更高的提升空间;从不同维度分析,农业生产韧性和生活韧性近10年来总体基本都得到了提升,反映出佛山地区乡村经济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社会设施对经济韧性的拉动作用;受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影响,佛山地区生态韧性综合指数没有明显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经济韧性的提升。最后结合指标权重,根据佛山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优化发展路径,以期提升佛山地区乡村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互联网+林业”的技术—产业—运作三维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立足我国"互联网+林业"发展滞后的现实,探讨未来发展的多维理论架构,提出其各维度的提升与融合路径。首先从技术特征视角对"互联网+林业"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比较数字林业、林业信息化及"互联网+林业"3个阶段的本质;对"互联网+林业"阶段的不同提升层次进行划分,构建出"互联网+林业"的技术—产业—运作三维金字塔体系,探讨各维度的滞后根源及提升路径。接着将技术维与产业维融合,分析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林业三次产业的提升路径,并提出"互联网+林业三次产业"的整合视角;在此基础上,将技术与产业2个维度与运作维联系起来,研究三者的集成化提升与融合途径。研究表明,互联网与林业绝不是一"+"就灵的,"互联网+林业"发展不能只靠技术改造,必须对"互联网+林业"三维金字塔体系中各维度提升路径、技术维与产业维2个维度的融合路径以及技术维、产业维与运作维3个维度的集成提升路径进行综合分析,使互联网技术的每个层次和互联网管理运作的每个环节都与林业三次产业密切结合,才能挖掘"互联网+林业"发展的真正源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为预测采砂采石场建设对林地的需求,科学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采用昭通市森林督察数据库中提取的各县区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情况组成33个样本,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采砂采石与相关社会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人口、GDP、农村居民收入、林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在0.1水平上与砂石场新增图斑数呈线性关系,其中农村居民收入与砂石场新增图斑数呈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收入与砂石场新增数量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取贵州省2006~2019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贵州省经济增长与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计量模型,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地表水体中总磷浓度2项环境指标与人均GDP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地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和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4项环境指标与人均GDP呈“曲线递减”特征。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实施环境治理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公园与经济、人口、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城市"公园与财、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视角,文章选取长三角6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构建计量回归模型,综合探究1996-2016年公园面积、GDP、城市人口、建设用地面积相互作用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相互关系上,公园与三要素均呈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且影响密切度为经济>建设用地>人口;2)影响演变上,人口与公园的交互影响日益上升,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建设用地作为主要支撑力量,与公园的作用力度持续减弱,脱钩发展态势日趋明显。为此,以人口为焦点,合理发展经济与建设用地,引导公园与多要素协同调控,是优化新型城镇化联动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如云  曹燕  杨海军 《绿色科技》2022,(23):267-275
采用6个子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莫兰指数、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并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绿色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度的角度分析了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来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人均碳排放大致表现为东部偏高,中西部偏低。(2)从作用效果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仅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各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既提高了该地区人均碳排放,也给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增加了负担。(3)从城镇化子维度来看,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分别对该地区和周边地区碳排放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城乡统筹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碳减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通辽市塞外红苹果(Malus pumila′Saiwaihong′)产业发展现状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1)在准则层中,各部分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为: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2)在指标层中,单位产量居于主导,其次为塞外红苹果种植面积、进出口额、森林覆盖率、人均GDP等;(3)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4)城市化水平影响产业发展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6年西宁市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计算,首先建立了城市化综合研究指标体系,其次利用SPSS 21软件对西宁市城市化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西宁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从2007年的-1.1919提升至2016年0.9026,年均增长率为9.15%,并得出了西宁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相似文献   

18.
对林地区位等级在林地资产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在对影响非木材用林地区位等级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林地区位等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自然阻隔物、人均GDP、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林道及公共交通系统等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交通条件三方面因素。以长沙市为例,使用2012年12月31日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沙市各区县的林地区位等级影响因素的影响力进行了排序,并确定了长沙各区县林地的区位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在湖南省范围内,长沙市各区县林地区位等级基本为一、二级水平,这与长沙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碳排放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且产业升级和绿色创新是其重要机制;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数字经济水平低于0.0991时会增加碳排放,高于0.0991会减少碳排放。研究还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的碳排放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下游地区和中心城市起到了碳减排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升级和绿色创新,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20.
郭杨  惠婷婷 《绿色科技》2022,(4):110-112
指出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产业机构的布局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为辽宁省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受地域及时间影响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对近20年数据分析表明:辽宁省废水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结果呈现倒“U”型曲线,化学需氧量浓度与人均GDP未呈现明显倒“U”型曲线,但COD浓度随着GDP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