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春繁防春衰     
春繁是一年养蜂的关键,搞好春繁,为全年养蜂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倘若春繁期间蜂群繁殖不起来,造成春衰,会导致蜂群难以复壮,不能上继箱,严重影响上半年收成,辛勤劳动得不到好收益。笔者见过很多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因养蜂技术不过硬耽误了春繁时机,蜜蜂越养越少,只投入没回报,对养蜂失去信心。造成春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抓好秋繁;二是不按春繁的规律要求办。下面具体谈一下造成春衰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谈陕北蜂群早繁问题近几年,我们陕北地区有不少的养蜂者学习南方蜂场提早春繁的做法,将蜂群的春繁期人为地提前一个月,他们认为越早繁越好。应该说,在早春气温稳定、花粉贮备充足、管理技术较高的情况下,适时早繁确能加速蜂群繁殖,使蜂群提前养成壮群。而有些养蜂...  相似文献   

3.
<正>春繁是一年中养蜂工作的开始。蜂群越冬之后,工蜂老化,哺育和生产能力减退,部分老蜂逐渐死去,群势减退,需要通过春繁来实现新老蜂交替,恢复元气,发展群势,顺利进入春蜜生产期。但春繁前中期气温尚低,寒潮阴雨频繁,气温变化剧烈,若春繁时机选择不对,措施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新老蜂交替不顺,蜂群发生春衰,或致蜂群发病(中囊病);或因饲料不足饿死蜂群。许多初学养蜂者都在问,什么时候开始春繁最合适,怎样正确春繁?下面就这些问题,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养蜂话喂糖     
<正>养蜂,尤其是定地养蜂,蜂场周边的蜜源不可能一个接一个,总会有间断的时候。在流蜜间断时,为了保证蜂群正常繁殖,就要给蜂群补喂饲料。一般蜂群不缺粉,通常做法是饲喂一些白糖。蜂群春繁期间,外界缺蜜少粉,全靠补充饲料,即使预留的蜜粉脾十分充足,为了促使蜂群提高繁殖效率,仍要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让蜂群早日强壮。由于蜂蜜价高,白糖价低,所以春繁时大多数养蜂者给蜂群喂的仍是白糖。自生态养蜂出现,主张留足饲料,不用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5,(3):26-27
<正>春繁是一年的开始,蜂群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年的养蜂效益。黑龙江双鸭山地区地处北国边疆,属高寒地区,数十年养蜂的失败教训极其深刻,总结起来也算是一点经验,现将春繁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与蜂友们切磋。  相似文献   

6.
再谈秋繁     
正从事养蜂工作的人都知道,养蜂一年之计在于秋。只要秋季能够繁殖好越冬蜂,春繁时就能顺利把蜂群繁殖强壮;只要春季按时把蜂群繁殖强壮,当年便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秋繁是个老话题,几乎年年讲,但是出现"秋衰"的还大有人在,究其原因,还是有的人只重视春繁轻视秋繁造成的。如果人们拿出春繁劲头进行秋繁管理,一定能够繁殖好越冬蜂。前苏联养蜂家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一书中写道:"蜂群在秋季培育的幼蜂越多,  相似文献   

7.
<正>春繁是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蜂群基础好,加上得当的管理措施,蜂群就会快速发展,从而投入到蜜源采集中去。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出现春繁后蜂群发展缓慢或群势不升反降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春衰”。蜂群一旦发生“春衰”,待大蜜源开花流蜜时,只能望花兴叹,直接影响养蜂效益。本文就蜂群发生“春衰”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止“春衰”的建议,供广大养蜂人参考,以期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10,61(4):25-26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蜂场之计寄春繁。春繁得强群是每个养蜂人的愿望,但种种原因,常使希望成为失望。笔者与蜂友多年的养蜂经验与教训证明,春繁管理措施必须适应蜂群自身的生活特性和规律,使蜂群顺利走出困境,强群投入生产。如何调控  相似文献   

9.
虽说养蜂是一年之计在于秋,但如果春繁搞不好也会影响全年蜂群发展和养蜂收益,我对春繁有几点体会,写出来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塑料布在冬春季节 ,是蜂群管理的好帮手 ,用它盖住蜂箱 ,对外 ,能防雨雪 ,御风寒 ;对内 ,白天阳光普照 ,能升高巢温 ,夜晚气温下降能保住巢温 ,它是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1、用于春繁春繁前期 ,气温低 ,塑料布要全天候使用。春繁中期 ,气温渐高 ,群势渐壮 ,蜂群自身应变能力加强 ,白天温度高达 2 0℃以上时 ,要将塑料布掀开放在箱后 ,傍晚气温下降 ,再盖上 ,做到用之灵活 ,适时适宜。春繁后期 ,时令进入 4月 ,日均温度稳定在2 0℃以上 ,蜂群已加上继箱 ,塑料布要停止使用 ,叠好放到阴凉处保存。2、用于冬季蜂群室外越冬 ,…  相似文献   

11.
<正>张老师您好:我去年刚开始养蜂,但从我的蜂群越冬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还不错,我地大部分蜂友都是在3月10日左右开始春繁,春繁是一年的关键,我想从现在开始就着手春繁的准备工作,但不知道应该都做些什么,请张老师帮助指导一下,谢谢。读者:张欣楠张师傅您好:正如您所说,春繁是养蜂的关键环节,决定了蜂群发展的好坏,也决定了是否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春天也是蜂群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此时,外界昼夜温差大,并不时有倒春寒,  相似文献   

12.
<正>张老师您好:我是辽宁朝阳的蜂农,现在蜂群越冬时间已过大半,眼看就到了春繁的时间。由于我养蜂时间不长,关于春繁的时间始终不敢确定,我也做了仔细观察,在我们地区,有的二月底开繁,有的是三月初开繁,还有的三月中旬开繁。同样在一个地区养蜂,为什么时间差异会这么大呢?我应该怎样确定开繁时间?读者:王春明王师傅您好:您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养蜂人关心的问题。由于影响蜜蜂春繁的因素较多,而且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而蜜蜂又是以气候为主要活动依据的昆虫,因此,春繁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陈汝意 《蜜蜂杂志》2014,34(11):2-2
<正>养蜂要在顺应蜂群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气候、蜜粉源、蜂的性能和群势等诸多实际,特别是极端气候的干扰,灵活调整管理措施。1春季气温迟迟不回暖时蜂群管理的应对措施推迟春繁时间,待花初现时开繁。推迟的方法是不囚王、不紧脾、不保温、不奖饲,严格控制蜂王产卵面积。待外界气温回升而稳定后,结合本场实际紧脾、保温、奖饲,促蜂王产卵春繁。川东秦巴、绥汀地区一般"大寒"左右,给蜂群包装春繁,"惊蛰"前加继箱。开繁时间一定待外界有零星花出现,气温回升稳定为宜,宁晚勿早,否则损失太大。晚开繁,气温回暖,万物逐渐复苏,蜂群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62岁,退休人员,业余养蜂爱好者。养蜂中,笔者边干边学,不断完善和提高养蜂技术。在春繁放王这一关,笔者很有体会:以前每年放王春繁,总或多或少地要死些王,损失率30%~40%,给发展蜂群带来一定的损失。问题出现在哪里?总结起来,大致是:缺糖,少糖,蜂群烦躁,感染病毒,放王时串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放王的成功率,确保顺利春繁,具体措施如下:(1)计划放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蜂群春繁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的春季 ,油菜播种面积约 6 3 3万hm2(95 0万亩 ) (未包括重庆市 ) ,全国各地有 15 0万群蜂进川春繁。笔者根据近年蜂群在四川盆地的春繁情况 ,对如何取得蜂群春繁成功 ,提出自己的拙见。1 蜂群春繁现状a .蜂群越冬后基数不平衡 就地越冬或经秋繁后越冬 ,在中原以北进行室内越冬的蜂群 ,收越冬蜂 5框以上 ;放西北 5省的蜂群一般收越冬蜂 2~ 4框 ,也有部分蜂场在晚荞秋繁后 ,因遭受绵绵秋雨的影响 ,连收 1框越冬蜂也危险。b .春繁场地利用不合理 不少客蜂入川春繁 ,习惯发往交通发达的火车站。据调查 ,眉山是我省养蜂第一大…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越冬后期蜂群普遍发生下痢病,严重危害蜂群,很多养蜂者深受其害,越冬前很好的越冬群,因越冬期的下痢病,到早春全成了一些弱小群,无法繁殖,只好花钱再购买强群来补助蜂群进行春繁。即使是老养蜂员,在东北蜂群越冬管理上抓不住要害,稍有不慎,越冬后期便会发生下痢病,轻者蜂群群势削弱,重者所剩无几,到早春时无法春繁。 为使以后在高寒地区的养蜂者免受其害,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造成蜂群越冬后期下痢的原因,除《蜜蜂杂志》2001年第10期刊登的《高寒地区越冬期蜂群下痢病多发原因及其预防》一文中介绍的越冬饲料中含甘露蜜和越冬蜜没有全部酿造成熟封盖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郑立喜 《中国蜂业》2005,56(3):18-18
辽宁西部地区,山高风大,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历来有"冷3天、热3天、不冷不热又3天"之说,并"十年九旱",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势必给辽西地区蜂群的春繁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使辽西地区的蜂群春季能快速繁殖,争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夺取高产,培养成强群最为关键.对一个养蜂者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科学地搞好春繁管理.  相似文献   

18.
白万明 《蜜蜂杂志》2012,32(7):31-31
在东北高寒地区养蜂,蜂群能否安全越冬,是很多养蜂人感到非常棘手的一道难题。我业余养蜂十余年,每年开春蜂群出室,总是有那么几箱蜂王被冻死,春繁时因蜂王缺失不够用而着急上火。《蜜蜂杂志》我每年都订阅,偶尔在杂志上看到:使用蜂王产卵节制套可以控制蜂王产卵;蜂王戴上节制套后,可  相似文献   

19.
廉景阳 《中国蜂业》2001,52(2):16-16
我是一名业余养蜂爱好者 ,在热心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 ,走上了庭院养蜂之路 ,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但始终未摆脱“春买蜂、夏发蜂、冬死蜂”的被动局面。挫折和失败并未使我心灰意冷 ,从 1 995年订阅了《中国养蜂》以来 ,受益匪浅。在《中国养蜂》的指导和帮助下 ,我加强了蜂群越冬及春繁科学管理 ,使自己庭院养蜂有了长足发展 ,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在此我愿与广大的养蜂爱好者交流我养蜂实践体会。一、早春蜂群的调整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期 ,巢内的蜂数死亡率达30 %~ 35% ,要想获得刺槐蜜的较好产量 ,早春管理是关键 ,因为锦葫地区早春…  相似文献   

20.
蜜蜂春繁是一个老话题,各地养蜂 同仁说法不一,使初学养蜂者无所适从。其实各地、各人的技术根本不能雷同;再者近几年气候反常,大气、水质污染,使养蜂人收益渐少。为此我将养蜂 40 年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供广大养蜂同仁参考。1 春繁前关王与否 春繁前关王效果好,但有时关王、 放王都会伤王。我的方法是不关王,去除包装,箱内覆布也拿掉,放宽蜂路,凉蜂限繁。2 治螨与否 春繁前治螨对当年繁蜂效果好,但更好的方法是上年秋繁前狠治螨,春繁前不治螨。如果对蜂群螨害了解不详,可先治螨 1 次,如果不落或落螨极少就不要再治了,反之视具体情况再治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