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杨树林业局逐步由一般人工造林向工程造林发展,不断加大速生丰产林的比重。去年,营造速生丰产林88952亩,占当年20.4万亩造林任务的44%。  相似文献   

2.
2000年,京郊大兴县结合春季造林,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了万亩速生丰产林工程。全部工程涉及5个镇、两个国营林场。截止到4月上旬,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共造林10000亩,植树42万株。今年,对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采用了多项林业实用技术:包括选用中林46、038、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质速生树种,兼顾近、中、远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坚持工程造林,推广机械化造林,抓好万亩节水渗灌设施的硬件配套建设。试验证明,速生丰产林每亩年产值达1000元左右,每亩年获利700元以上,具有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营造速生丰产林将成为该县种…  相似文献   

3.
博白县党委、县人民政府认真加强领导,发动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了有力措施,今年造林绿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五月底止,全县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人工造林254,663亩,一年超额完成了自治区分配四年造林24万亩的任务,其中湿地松21.4万亩,在造林总亩中,工程造林12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4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96%以上。博白县共有林业用地288万亩,其中尚有宜林荒山100多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  相似文献   

4.
广东绿化搞得好,早已蜚声全国。几年来全省荒山造林5000万亩,今年通过扫尾补漏,全省可基本消灭荒山,实现“5年种上树”的战略目标。广东的绿化进程如此之快,与科技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分不开。广东绿化事业启动之时,全省有5000万亩荒山要造林,有500亩残次林要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抓科技,普及推广造林技术,重点抓工程造林技术的普及推广。1986年至1989年的短短4年间,全省共营造工程林1122万亩,营造高标准速生丰产林271万亩,这两项占人工造林总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森发集团速生丰产林工程经过两年建设,目前已完成造林任务11.3万亩,同时完成造林整地工程16万亩,并计划2005年再投资3000万元,营造速生丰产林10万亩。2003年初,森发集团就将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列为集团发展主导项目。并拟定了一个利用8年时间营造78万亩,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建议书得到兴安盟盟委、盟公署和自治区林业厅的肯定,顺利通过内蒙古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目。随后,森发公司立即组建了基地建设指挥部,成立项目部、设立土地规划组、苗木采购组、对外宣传组、技术监督组、质…  相似文献   

6.
一、文安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近年来,文安县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而且呈现滚动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营造速生丰产林22万亩,其中超过1000亩的7户、500亩的达30多户、100亩的大户达1000多户,百亩以上的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55%。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10,(1):32-32
湖南省桃源县林业发展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大炼钢铁”乱砍滥伐,人定胜天毁林造地,一场场噩梦不断上演,人们也饱尝了水患、饥饿的苦果。然而,桃源县始终把造林绿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20年间,大力兴办用材林基地造林6万余亩,规划“百万亩基地建设”造林25万余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造林17万余亩,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典型示范面积2.1万亩,灭荒造林12万余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0万余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造林8.8万余亩。  相似文献   

8.
一、造林“七五”期间全省计划安排造林3,000万亩,封山育林250万亩,其中国营造林120万亩,飞机造林1,190万亩,基地县造林400万亩,经济林300万亩,速生丰产林及特种珍贵林木100万亩,一般造林890万亩。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薪炭林。二、木材生产“七五”期间全省计划生产  相似文献   

9.
4月下旬以来,巴盟林业建设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林速度不断加快,每天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截止到5月21日,全盟共完成人工造林79.6万亩,是计划任务66.9万亩的119%,比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44.1万亩,是计划任务51万亩的86%;“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完成5.8万亩;日本海协贷款造林完成24.2万亩,是计划任务15.9万亩的152%;速生丰产林工程完成  相似文献   

10.
江淮的意杨大多是美洲黑杨(Populus nigra),1972年从意大利引进。意杨以其速生、优质、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速生丰产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其它林业工程造林中。本市大面积栽植从2001年开始,在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世行项目,中厦合作项目等工程建设中意杨造林面积已达3万余亩,作者在从事意杨栽培与生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和作法,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沈阳市2011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8.6万亩,除主城区绿化、县城绿化、部门绿化和社会化造林绿化外,农村重点实施了8大造林绿化工程:蒲河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77万亩,辽河水系滩地绿化工程完成辽河干流造林绿化任务3.8万亩,荒山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6万亩,沈西北边界防风阻沙带工程完成新增造林面积10.3万亩,  相似文献   

12.
张廉 《内蒙古林业》2008,(12):60-60
2008年,杭锦旗林业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旗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90.4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飞播造林5万亩,封沙育林3万亩;退耕还林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育1.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12万亩;  相似文献   

13.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4):I0002-I0002
自2000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在船山区实施,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92万亩;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93万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重点省区和首批三个试点省区之一,到目前为止,广西国有林场已营造速生丰产林近80万亩,其中场外造林面积达34.5万亩,约占43%。速生丰产林的营造成为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区各地市速丰林基地的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巴盟大力推广林业适用技术,不仅提高了林业建设质量,促进了三大效益的提高,而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林业生产建设的高速发展。 该盟近十几年累计推广冬贮苗等水造林技术 120多万亩,渠道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100多万亩。苹果梨栽培50多万亩、枸杞优质丰产栽培22万亩,“宁杞ⅠⅡ号”良种繁育目前每年育苗超过300万株;防啃剂、生根粉应用普遍推广。其中,冬贮苗等水造林技术的推广,不但成功解决了农林争劳的矛盾,而且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0%,实现了“一次造林,-次成功”,1994年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渠…  相似文献   

16.
2014年,突泉县将按照“城中建花园、城郊建菜园、乡村建果园”的思路,继续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全县计划完成造林绿化7.75万亩,其中国家重点工程造林绿化4.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5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2.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造林0.3万亩),非重点工程造林2.45万亩(义务植树0.85万亩、“四旁”植树0.6万甫、其它1万亩);  相似文献   

17.
我场始建于1985年,现有山林面积30.657万亩,其中人工林18.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0万立方米。几年来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造林面积迅速增加,质量年年提高。1986—1993年经上级检验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6%,保存率99.5%,达标合格率92.1%。5年共获林业厅颁发的  相似文献   

18.
桐城市近年来把林业建设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坚持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两手抓,全力实施速生丰产林、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国家公益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区林业致富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54万亩上升到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72.8万立方米增至1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5%上升到34.5%,林业三大效益大幅度提高,生态面貌明显改善,步入了林业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局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在青云店、长子营、榆垡、礼贤等镇,依托绿色通道、治沙片林等造林重点工程,发展速生丰产林2万亩。通过对长子营镇四千多亩速生丰产林,从不同的种植模式、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林木的生长、用工、效益、市场,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查后证明,营造速生丰产林是林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承德县自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林业建设步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50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60.305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8.0万亩,飞播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29.15万亩,农田林网人工造林1万亩,采种基地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6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3万亩,匹配荒山荒滩30万亩。河北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县有林地达到32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