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化农场管理局所属某牧场共饲养标准种貂 3 2 5 0只 ,其中种母貂 2 80 0只 ,公貂 45 0只。于 1998年 2月 2 5日发现貂群中有突然死亡貂出现 ,随时间的延长 ,发病死亡貂只增多 ,疫情持续 1个多月。共发病 2 5 0只 ,死亡 2 5 0只 ,其中母貂死亡率达 96%,而公貂死亡率只占 4%;病貂主要限于成年母貂 ,尤其是妊娠母貂 ,而公貂发病较少 ,两者的发病死亡率差异较大。经调查发现 ,在此期饲喂由外地购进的变质羊肝 ,在羊肝内查出了 β -溶血性链球菌。1 临床症状 病貂精神沉郁 ,被毛蓬乱 ,无光泽 ,食欲废绝 ,但有饮欲。呼吸促迫 ,鼻孔扩张 ,鼻镜干…  相似文献   

2.
<正> 吉林某国营貂场饲养水貂1,876只,其中种公貂404只,种母貂1472只。于1981年3月初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到3月中旬发病水貂达374只(其中公貂2只,母貂372只),发病率为19.4%;死亡87只,死亡率4.6%。由于及时确诊并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在短期内基本得到控制。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县某种貂场,共养种貂379只,其中公貂78只,母貂301只,为了增强配种能力,刺激食欲和性欲旺盛,故对78只公貂和1只瘦弱母貂,饲喂大葱,每只日量为3棵,连喂3天。于2月27日见有5只公貂和1只母貂出现尿血现象,28日又有28只公貂尿血,共发病34只,当日死亡5  相似文献   

4.
<正> 1986年7月,山西某水貂场发生水貂黄脂肪病,发病率40%,死亡率8.4%,给该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该场饲养种貂375只(其中公貂90只,母貂285只),幼貂684只,共计1059只。7月25日开始死亡到8月1日共死亡幼貂91只。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山东省胶州市某养貂大户饲养的920只公貂、1000多只母貂突然发病,3日内死亡近1000只。水貂如此高的死亡率,实属罕见,现将对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一、发病情况 1980年10月27日,宽甸县食品公司貂场一貂群中发现5只貂拒食,病状怪异,与此同时,周围群众养的狗大量瘟死,遂报告外贸部门。经多方会诊,初步确定为犬瘟热,当即对该场采取严密封锁、隔离和消毒措施,并去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取犬瘟热疫苗。10月31日,对全场未发病的734只水貂进行预防注射。接种后两周内,该群又有11只水貂相继发病、死亡,其他群未发病。从发病到最后一只病貂死亡,历时17天。该病流行期间,水貂发病16只,虽经治疗,却无一耐过,死亡率为100%。彩貂较标准貂易感(发病16只貂中,彩貂有10只,占62.5%),公貂较母貂易感(公貂发病11只,母貂5只),当年幼貂较成年貂易感(当年幼貂发病13只,成貂3只)。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2月25日,青岛红岛一水貂养殖场水貂出现发病症状。该场共饲养了水貂960只,其中母貂800只,公貂160只。饲喂自家配制的混合饲料,将生鱼、鸡头、鸡蛋、猪肝与膨化玉米面拌匀、和稀后进行饲喂。23日上午开始发病,且有2只公貂死亡,下午又有10多只出现发病症状的病貂;24日早上有4050只死亡貂,均为公貂。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病水貂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拉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和诊断我县某貂场,有36只标准公貂和143只标准母貂。母貂从1987年5月3日开始产仔,6月8日发现一窝(6只)仔貂患病,并且在24小时内相继死亡,未引起注意。到5月12日先后有131只母貂所产的809只仔貂中,就有59只仔貂发病、42只仔貂死亡(共16窝),5月13日饲养员要求诊疗。患病仔貂吃乳减少,胎毛干枯。在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纽织的不同部位,患有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0.8厘米,小者直径约0.2厘米的脓肿。初期局部温度增高,肿胀稍凸出皮肤表面且界线不明显。触诊患部硬而病仔貂发出“吱吱”的疼痛叫声。以后  相似文献   

9.
<正> 吉林某国营貂场饲养水貂1,876只,其中种公貂404只,种母貂1,472只。于1981年3月初爆发了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到3月中旬发病水貂达374只(其中公貂  相似文献   

10.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严重危害水貂的传染病之一,据资料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1988年2月,笔者对陕西省山阳县外贸公司种貂场发生的水貂病毒性肠炎采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988年2月下旬,陕西省山阳县外贸公司种貂场的种貂,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陆续发病92只,发病率达72.7%。死亡46只(其中公貂12只。母貂34只),致死率50%。在该病流行期间,  相似文献   

11.
<正> 1987年春末夏初,某野生动物饲养场发生了一起由饲料引起的肠道疾病,死亡水貂126只,以妊娠母貂死亡率较高。经临床观察、死后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水貂肠炎沙门氏杆菌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水貂群于1987年3月中旬开始发病,到4月初日趋严重,发病率21.6%,病程多为2—3日。表现食欲锐减或废绝,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有的怀孕母貂发生流产。主要临床症状是消化机能紊乱,下痢,排软便、稀便,严重者粪便混有粘液、粘膜,甚至呈紫黑色。病貂极度衰竭,运步不稳,尤以后躯严重。可视粘膜苍白、贫血,捕捉时叫声嘶哑无力。死亡占发病貂18.3%,其中妊娠母貂占死亡貂的71%,空怀貂占18%,公貂占11%。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及临床症状情况 2009年秋,在安丘市进行水貂养殖情况调查,在一貂场主人祁某向我们讲述他家的貂因不明原因死亡,尤其是繁殖力明显下降,母貂空怀率高(30%以上),公貂配种能力明显下降,死胎、烂胎较多,新生仔貂生命力低下、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3.
周晓东 《北方牧业》2005,(21):24-24
1 超龄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7%、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0。因此种母貂不可超过4岁。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12年10月20日,该养貂场从外地购入种貂26只,进场后未采取任何防疫措施,直接与本场貂群混养,此次发病,先由购进种貂,随后传染给本场水貂。该水貂养殖场饲养水貂755只,其中仔貂534只,母貂149只,公貂72只;共发病54只,死亡19只,发病率为7%,致死率35%。发病水貂病初大多数体温升高,精神极度沉郁,鼻镜干燥,行动迟缓,流泪、流鼻液;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而且呈腹式呼吸,肺部可听到!音,咳血或鼻孔流出红色泡沫性液体,表现症状后1~2d死亡;有的出现异常尖叫,呈全身痉挛,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1982年6月,江苏省某水貂场大群水貂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拉稀,少数病例有尖叫、肌肉震颤、阵发性痉挛或四肢麻痹。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二个月内死亡水貂150只,其中大部分为3—4月龄的幼貂。经研究发现,在肠粘膜层及粪便中有雷氏等孢球虫卵囊。本病在国内尚未见到正式报道,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效果作简要介绍,以供国内养貂工作者参考。 一、发病经过 某水貂场共饲养标准水貂655只,其中成年水貂240只(母貂180只,公貂60只),幼貂(3—4月龄)415只。从1982年6月下旬开始,陆续发现零星死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4、5月份,长岛县某养貂场发生V_H缺乏症,死亡1000多只,损失惨重。一、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母貂480只,从4月18日开始产仔,仔貂从2—3日龄后大批死亡,全窝死亡率高达40%以上,到5月5日统计共死亡仔貂1000余只,胎平均成活不足2只。  相似文献   

17.
貂皮是国内、国际市场的高端商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国际貂皮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养貂热逐年升温。2012年6月份,沈北新区前进农场,从外地购进美国黑色种貂600只。其中公貂150只,母貂450只,公母比例为1∶3。每只貂1个笼箱单独露天饲养。2012年10月29日已发病75只,死亡2只,10月30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水貂的繁殖中,雄性不育是较常见的现象,有些色型的不育公貂可能高达20%以上(Onstad,1967;Sundgvist等,1983).据苏联某貂场统计,低生育力公貂占11.9%,完全无生育力的公貂占6.7%;且低生育力公貂的后代有22%的雄性个体完全没有生育力.一只公貂往往与数只母貂交配,不育公貂会引起与其交配的数只母貂都不受胎或个别受胎但繁殖力极低,因此,不育公貂在水貂生产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水貂一次配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每年的水貂配种季节里,都有部分水貂只接受一次交配,而这部分受配一次的母貂的产仔数量都在7~8只以上.由于这些母貂都是在初配时受配一次,因此产仔时间都在4月中、下旬,产仔数量多、早而且成活率高,显示出水貂繁殖的优势.笔者根据这一优势,对一组水貂(1公5母)实行1次配种试验,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组公母貂的选择选择试验种公貂1只,种母貂5只,种公貂是由外地调入的.种母貂是从自家貂群中挑选的.其中1号母貂属母亲,其余均属其1号母貂1992年产下的仔貂.  相似文献   

20.
两户园地     
<正>上海南汇县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协作组共四户,都有多年的养貂历史,在协作组组长陆伟洲同志的帮助下,不断探讨科学养貂的新经验,1993年全组在1992年底留下公貂71只、母貂253只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提高了母貂的受胎率,仔貂成活935只,组长陆伟洲,65只母貂产仔貂成活340只,平均每只母貂产仔窝成活达5.22只.全组在年底共出售貂皮871张,总收入达103499元,平均每张貂皮售价达118.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