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研究结果、相关研究、市场、政策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了新疆棉花品种结构调整的方向内容、目标及关键性状指标,为新疆棉花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提出了新疆棉花生产品质定位目标,澄清新疆棉花不宜生产高支纱原棉的品质定位问题,更好的指导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发挥新疆植棉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种田选择及隔离选择地势平坦、田块规则且连片集中、无枯萎病、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田块制种。设隔离带,距其它棉花品种至少200m,保证无传粉的昆虫。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200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南疆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的品质上尚没有重大突破,这是南疆品种品质不如北疆品种的主要原因。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新陆早系列品种品质有显著提高。根据新疆棉区气候特点,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品种选用和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陆早系列品种的品质分析,新疆种植的棉花以29~30mm,比强度在19~21cN·tex-1的普通陆地棉为主,缺少比强度24cN·tex-1,绒长在31mm以上的棉花品种;没有27mm以下的陆地棉品种,品种抗性单一;通过拓宽遗传基础来源、多种育种方式结合、加强抗逆筛选力度等方法选育不同品质类型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新疆棉区棉花品出现品种多、乱、杂,品质差,抗病性差,低产量等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棉花纤维品质整体下降。因此,选育高产、高效、优质、抗病的棉花品种,全面提高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状况,对维护市场稳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新疆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2个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展示试验,分析这些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为棉花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17)
在新疆,棉花种植密度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前提下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因此,探寻更加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来增产提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不同种植密度对北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展开试验分析,并提出北疆宜棉区内适宜稀植的早中熟棉花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绿洲干旱区不同棉种主要综合性状,综合评价南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为南疆品种选择和提质增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棉区历来选育的有代表性的16个品种为材料,分析新疆干旱绿洲区栽培下棉花农艺形状、品质、根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主要性状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品种铃重为4.5~6...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棉花生产还存在很大的增产空间,由于多种客观限制因子的存在,导致棉花单产及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徘徊不前。从品种、肥水管理、全程化控、病虫害防治及其他方面总结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新疆棉花的增产。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北疆以早熟品种为主,南疆以中早熟品种为主。随着种植面积增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棉花生产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大部分棉区棉花受到黄萎病危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因此,推广抗病高产的优良棉花品种是保证新疆棉花稳产的关键。为了寻找适合南疆种植的抗黄萎病棉花品种,采用人工病圃鉴定法对南疆16个棉花主栽品种进行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期望对南疆抗黄萎  相似文献   

10.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新疆长绒棉育种中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53年于阿克苏试验站开始试种长绒棉,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对引进的国外棉花品种资源,除直接在生产上利用外,在育成的所有品种中,无不载有国外棉花遗传资源。国外棉花种质资源对发展新疆长绒棉生产,不断提高自育棉花新品种的产量.逐步提高其纤维品质.以及增加其抗逆性能诸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和未来的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中,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国外棉花突出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栽培区域,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由于品种适应性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适宜种植长绒棉的区域仅分布于新疆阿克苏、巴州、吐鲁番等地的小块区域。近年来,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增加,而北疆棉花品质仍待提高,品质问题制约棉花产业发展,亟待突破。因此,在北疆棉区  相似文献   

12.
我们研究了新疆棉花早熟品种在河南商丘异地种植的产量和品质特点,通过在当地一年的种植观察,可以看出,北疆的棉花品种不适宜在河南棉区做春播品种,但在做夏播或灾后补种上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雹灾后重播的棉花品种。【方法】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设置灾后棉花重播试验,选取适宜灾后重播的5个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参试品种在生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上的差异。【结果】新陆早78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2 d;株高为106.7 cm、果枝始节高度为22.6 cm、始果枝节位为6.0节;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上较其它参试品种更为合理,更加有利于棉株后期产量形成;新陆早78号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在参试品种中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 534.0、2 343.0 kg/hm2;纤维品质表现较好。【结论】参试品种中新陆早78号综合表现较优,可以作为雹灾后重播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新陆中33号是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中熟陆地棉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优良,在新疆中熟棉区示范丰产性好、抗病,于2008~2009年连续2年人选新疆棉花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DTOPSIS法对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作出更合理地分析评价。以2020年新疆自治区棉花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40个参试品种调查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在新疆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评价应用。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只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可以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40个参试品种,中塔河7号、新827、禾棉AW5的Ci值相对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与实际表现一致。综上所述,利用DTOPSIS法评价棉花早中熟区试品种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出棉花品种的适应性,有效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新疆植棉业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分析新疆植棉业在全国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是坚持新疆整个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应积极合理解决棉花品种选育方向问题;棉花生产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创新问题;棉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的技术开发应用问题;棉花深、精加工技术开发改造问题,以及新疆棉产业利益一体化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新疆棉花生产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棉花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新疆棉花生产的出路在于选育、推广高强力优质多类型棉花品种 ,其品质不仅要优于国内棉花 ,而且要优于世界主要出口国棉花 ,50 %以上的原棉直接出口国际棉花市场 ,并不断提高植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物量、冠层结构、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分析其各自的特征差异,筛选出适宜于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优良棉花品种。为新疆南疆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8年度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地区设置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年际与品种对棉花熟性、地上部干物质、光辐射截获率、叶面积指数均存在影响,但品种作用更大。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鲁棉研36号和中棉所57号早熟,中棉所75号、中棉所88号和中杂7号中熟,中棉所60号晚熟。6个棉花品种相比,中棉所88号生育期适中,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率均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其增幅较最低的鲁棉研36号分别达到31.48%~36.59%、25.52%~28.02%,22.85%~29.97%,籽棉和皮棉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6 470.87和2 612.65 kg/hm2,;产量构成因子中,中棉所88号棉铃数高且空间分布更合理,衣分和铃重显著提高,有利于增产;纤维品质指标中,中棉所88号上半部平均度、整齐度数和断裂比强度均最高,3年中均值分别达到30.21 mm、85.12%、30.48 cN/tex,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均最低,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好。【结论】中棉所88号是较为适合南疆种植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9.
北疆棉区棉花品种演替与主要性状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每公顷9.3 kg.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棉花品种衣分、衣指和结铃性的提高,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以每时间段0.2 mm的速度递增,纤维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近期育成品种还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长绒棉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疆发展中长绒棉前景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新疆应适应棉花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发展中长绒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尽快解决中长绒棉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性低、品质性状匹配不合理、吐絮不畅等问题。同时提出新疆棉花品质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倒三角形结构,发展多类型棉花,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