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枫香播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总结了枫香一年生播种苗(1-0)培育中的种子催芽、苗期物候、年生长规律、苗木分级、合理育苗密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播种苗速生期较长,年生长过程中出现1次高生长高峰,2次地径生长高峰:采用30ml/lH2O2或者5mg/kg三十烷醇水溶液浸种6小时,可提高场圃发芽率60%以上;枫香(1-0)苗木分级标准是Ⅰ级苗地径≥0.9cm,苗高≥87cm,Ⅱ级苗地径0.9~0.5cm,苗高87~75cm,Ⅲ级苗地径<0.5cm,高<75cm;合理育苗密度为65~85株/m2,每公顷产苗量65~85万株  相似文献   

2.
梭梭容器苗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雨季采用苗高大于20cm的容器苗造林,平均成活率可达84.4%。非雨季容器苗造林,加入吸湿剂后成活率亦可达70%以上。容器苗造林成活率Y与容器苗高x_1.根茎比x_2,吸湿剂用量x_2.造林季节x_4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52.2547+0.1507x_1一0.1530x_2+2.0198x_3,+18.4499x_4容器苗造林的有效投资为:D=f/(W_总)/Y=(1.7018+0.243h+0.243t+n+0.1G)/YD:有效投资;f(W_总):直接投资;Y:造林成活率;h:容器袋高;t:造林季节;n:吸湿剂用量;G:使用农药次数。  相似文献   

3.
整地与抚育对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原、宽甸、抚顺、清原,采用3种整地规格、2种抚育方式的2因子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日本落叶松试验林,5年研究结果:营造日本落叶松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合理整地规格以40cm×40cm×30cm为佳,在幼林期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比25cm×25cm×30cm提高了12.6%、15.0%;在保证林分生长良好的条件下,投入经费比60cm×60cm×30cm节省了166~202元/hm2;抚育方式以造林后全面割灌第1、2年各2次,第3年1次为最好,即不影响幼林生长,又比前2年各多一次除草松土抚育方式节省投入经费150元/hm2,同时还能提高幼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耐低温高产莴苣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种、品比试验,筛选出优良的莴苣品种,以丰富保护地叶菜类蔬菜品种。1 林料和方法 搜集、引进国内外结球和不结球莴苣品种共51份.其中结球莴苣品种16份,不结球品种35份(紫叶品种4份)。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两个播期,分别于1999年10月25日和11月15日播种,2叶1心时定植于日光温室,株行膜为25 cm ×25cm,以大速生和美国大湖为对照品种。整个生育期内按照目标条件要求缩短以盖保护时间,并通过调整播期使生长期适逢沈阳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12月份至1月份,充分满足低温要求,2000年1…  相似文献   

5.
利用酸枣仁起垄覆膜育苗1.4hm^2,1998年5月3~10日进行单芽劈接,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1.4hm^2产合格枣苗12.6万株,平均苗高1.2m,嫁接口以上5cm处粗度1.0cm以上,有二次枝11~15个,两年预计出圃优质枣苗12.6万株,获纯利18.9万元。  相似文献   

6.
王树勋  惠祥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57-557,559
小麦播种前用农宝919 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 ~5cm ,基部第1 节和第2 节缩短1 .59cm 和2 .3cm ,单株分蘖多1 .1 个,次生根多1 .4 ~2 .1 个,根增长2cm ,叶片数增加1 .3 片,单株小穗数多5 .93 个,不孕穗少2 .33 个,千粒重提高2 .07g ,冻害率下降8 .11 % 。在1999 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增产率达40 .13 % 。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薯粒大小对出苗的影响程序小于播深;薯粒大小不同,适宜的播深各异,≥2g种薯播深为3.3-13.3cm,1-2和0.3-1g种薯以3.36.7mm为宜,≤0.3g种薯墒情好时以3.3cm为宜,干旱时应采用“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且覆土不能超过6.7cm。  相似文献   

8.
李爱青  陈蔚蓝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28-329,337
研究了播期、密度和施氮、磷、钾量与红麻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密度、施磷钾量次之。微机分析表明,夏麻每公顷产纤维3000~3750kg,其综合农艺措施的取值范围是:每公顷施纯氮186~196.5kg、P2O590~112.5kg、K2O183~225kg,定苗29.4~30.9万株/hm2,6月12~14日播种;对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研究表明,3750kg/hm2夏麻产量结构是:有效株19.5~25.5万/hm2,株高320~360cm,茎粗1.38~1.8cm,皮厚1.1~1.4mm;不同施氮方法以苗肥+旺长肥最理想  相似文献   

9.
小麦播种时用农宝919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5cm,基部第一节和第二节缩桩1.59cm、2.3cm,单发蘖多1.1个,次生根多1.4~2.1个,根增和cm,叶片数增加,1.35睛,单株小穗数多5.93个,不孕穗少2.3个,千粒重提高2.07克,受冻害率下降8.11%,在今后小麦大面积倒肽的情况下,增冰率达4.13%。  相似文献   

10.
春花生高产栽培指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花生栽培应着重抓好早播,即在“大寒”期间播种,播后喷除草剂,覆盖地膜;整地时结合全层施肥;后期养根保叶,在4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喷百菌清1次,共喷4-5次。控苗保果,以荚果发育期平均单株主茎高35cm、分枝长35-40cm、叶面积1700cm^2左右、干物重35g、经济系数0.5作为调控指标。调控方法主要是喷B9。  相似文献   

11.
并行测试技术在测试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采用并行测试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测试效率和性价比。本文提出了几种并行测试结构形式,并结合实际测试需求进行某型号导弹测试的并行测试分析与实践,详细分析了某型导弹开展并行测试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最终选择多个被测对象并行测试的方法;通过并行测试,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速度,使该型导弹的测试效率提高了50%以上,可有效提高装备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杂交玉米品种腾龙1号进行高产试验示范,切实抓好宣恩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宣恩县玉米单产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河南省 1 2年来夏玉米套播组区域试验资料 ,对前后 1 7个承担该试验的试验点判别品种能力的强弱及产量结果年际间的稳定性、各试验点产量结果与汇总结果的吻合性进行了估算分析 ,并综合利用这 3项指标对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 :浚县、林州等 5个点是较理想的承试点 ,三门峡、郑州、商丘、平顶山等 4个点尚需进一步试验方能确定 ,其它 8个试点做承试点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室内模拟农业机械所随的载荷,研制了一个可加交变载荷的模拟试验台,试验台由3路加扭系 统,1路牵引力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二次仪表等组成,对试验台进行行动,静态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模拟实际载荷,系统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17.
对某鸡场因不明原因已死亡及濒死产蛋鸡进行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非典型性新城疫.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随机抽样检测32份鸡血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在1:40~1:2560之间,表明该鸡场的鸡群存在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尚林  秦伟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16-1217
对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协整的条件下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房彬  王吉宏  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56-6758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主要分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又分为随机化检验和非随机化检验,而非随机化试验通常分为序列实验、区域对比试验、区域历史回归、区域控制模拟试验等。笔者对国外一些著名效果检验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就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每品种3个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幼苗生长测定、发芽速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低温发芽试验、模拟发芽试验和标准发芽试验这7种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并结合田间出苗试验,对这些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荃两优丝苗(S1、S2、S3)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几乎一致,新两优611(S4、S5、S6)两者一致性也较高,而荃优153(S7、S8、S9)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率普遍比田间出苗率低,但也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可初步判断荃两优丝苗和新两优611可用加速老化试验测定的发芽率作为活力指标来反映田间出苗率。抗冷测定和低温发芽试验方法测定的发芽率基本一致,两者的发芽率大多都较田间出苗率高。荃优153用上述2种方法测定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性较高,基本一致,因而可用抗冷测定和低温发芽试验方法测定荃优153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