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黄麻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地域广阔,类型丰富,是发展黄麻生产和选育良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深入研究和利用黄麻品种资源,对发展我国黄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黄麻品种资源的征集与整理我国黄麻品种资源的征集和整理工作始于1947年,原南京麻种场卢浩然教授从国内外搜集保存了大量品种资源,为我国黄麻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打下良好基础。解放  相似文献   

2.
3个圆果黄麻品种用干燥器贮藏0.5年、5年、12年,含水量分别为2.05%、1.75%、1.37%。不同贮藏年份种子的后代,其原麻产量和生育期、株高、分叉高、茎粗、鲜皮厚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表现一致。说明黄麻种子超干燥贮藏未引起遗传稳定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SRAP、ISSR、SSR标记绘制黄麻基因源分子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外引进保存的231份黄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SRAP、ISSR、SSR分子标记和编程DNA指纹图谱分析软件,绘制黄麻遗传资源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出的35对SRAP引物对231份黄麻品种进行标记分析,获得96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11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96份材料进行DNA标记分析,获得45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49对SSR多态性引物对48份黄麻品种进行DNA标记分析,获得13份黄麻品种DNA指纹图谱,累计完成了154份黄麻品种基因组DNA分子指纹图谱绘制。每一个被识别的品种都具有其独特的分子"身份证"。其他77份地方品种因与部分品种遗传相似性过高,未能被识别,表明黄麻地方品种存在较为严重的同种异名现象。  相似文献   

4.
黄麻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祁建民  李维明 《作物学报》1996,22(5):587-594
估算了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区100份黄麻品种11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以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作系统聚类分析;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一作二维排序分类。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一次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于4月15日—20日在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北方十三省、市的专业研究人员。会议讨论研究了我国黍稷品种资源现状及编写全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品种志等问题。会议对我国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开创我国黍稷科研新局面的具体建议。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经过民主选举,确定了山西农科院和内蒙伊盟所  相似文献   

6.
构建并研究黄麻应用核心种质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和挖掘优异基因的必要途径。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观察统计基础上,构建了黄麻应用核心种质,包含61份品种(系),可划分为高产、优质、抗病等16种应用类型。为准确鉴定这61份应用核心种质,以46对核心引物为基础,筛选出12对荧光核心引物,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分析这12对引物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40个多态性位点。将毛细管电泳得到的分子量数据以数字+英文字母方式编码,选取了12对荧光核心引物的组合,构建出该应用核心种质的字符串DNA分子身份证,进而构建了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可迅速被电子设备识别。这些结果可促进黄麻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已经编目的栽培大豆品种22637份,为了充分利用和研究我国的这些品种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十分必要。本文将编入《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包括续编一、续编二)的栽培大豆品种按其来源地所属栽培区、生育日数等性状,将其分为8种类型、480群。  相似文献   

8.
1987~1990年,对313份圆果种黄麻种质资源进行炭疽病抗病性的鉴定研究。获得抗病(R)材料有琼粤青、梅峰4号等26份,占总份数的8.3%;其中有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良好农艺性状的抗源材料。可为生产应用和育种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遴选黄麻核心种质可为黄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以300份黄麻种质资源为基础,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考察,结合地理来源构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变幅在13.06%~84.87%,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按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可划分为8个类群,按分子标记聚类可划分为10个类群。结合2个聚类分析、地理位置并按比例取样,建立一个由108份品种(系)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4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差异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可把108份品种(系)分成圆果种和长果种两大类。根据遗传差异分析,剔除遗传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85的遗传冗余,获得84份品种(系)的核心种质,其中圆果种60份和长果种24份。比较84份核心种质与300份种质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发现,两者之间相差不大,表明遴选的84份核心种质可以最大限度代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加以利用和保存。  相似文献   

10.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黄麻分期收剥对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在杭州进行,按不同收期对红、黄麻纤维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普遍种植的迟熟品种,直至10月上旬其纤维产量仍未显著地超过所有供试的中熟品种。由于迟熟品种每年需要向华南购籽,花费较大,以及不能充分地利用有利的生长季节,迟熟品种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及某些高产的中熟品种。因此,选用高产的中熟红、黄麻品种  相似文献   

12.
黄麻数量性状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祁建民  卢浩然 《作物学报》1991,17(2):145-150
采用基因型单因素遗传设计,用54份较有代表性圆果黄麻遗传资源,研究了1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分析和比较了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和相关遗传力,并估算了各性状对单株干皮产量的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本文还进行了遗传相关信息与遗传相关贡献的估算,以及主成分等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分枝高度、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描述了天津杏的品种资源,其中包括分类、品种特征和特性等.对主要品种如香白杏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果实经济性状及发展前途等,作了详细地观察、分析和记载;对一般品种如大黄杏等,只就其果实经济性状等作较简略地叙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抗锈、越冬、抗倒伏、熟期和籽粒灌浆等性状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正确选配亲本对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洛夫林10号对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突出,且遗传传递力强,在灌浆和落黄等特性的传递方面表现也好.有芒红7号不仅越冬性好,遗传传递力强,而且是一个配合力较强的早熟亲本.它和特晚熟的洛夫林10号杂交后,通过各世代连续“中中选早”选出了中早熟的丰抗7号.可见,二者都是我国北部冬麦区不可多得的好亲本.②两个高杆品种杂交后,选育出了比较矮的后代——丰抗2、5号(株高80—85厘米).此试验表明,在矮化育种中可取材广泛些,除着重应用矮杆基因种质外,还可以选用一些综合性状好的中杆或高杆品种.  相似文献   

15.
GenBank数据库中黄麻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通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下载黄麻表达序列标签838条,利用SSRPrimer软件对其进行SSR位点查找,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66对SSR引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研究这些SSR引物的PCR扩增特点,以检测其多态性。结果表明,66对SSR引物在黄麻属6个不同类型材料的扩增中,42 (63.6%)对引物至少在2个材料之间存在多态性。(AT)n重复基元和(GC-)n丰富的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多态性较高,可作为黄麻SSR标记引物设计的首选。黄麻EST-SSR标记开发效率较高,不仅可以丰富黄麻分子标记的数量,而且为剖析黄麻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这对于黄麻的遗传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162个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病型品种37个,中抗型21个,中感型60个,感病型44个.抗锈型品种中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且多属于矮生类型,其中少数矮生品种可直接用于生产,其余品种虽园艺性状不佳、但仍可作为蔓生菜豆育种的抗源亲本.抗病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抗锈性受一对基因控制且为显性.F_2代抗与感分离,经x~2测定完全符合3:1比例.本文对抗锈育种目标、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及用纯系小种作基因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黄麻纤维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麻纤维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可为高产育种与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159份不同来源黄麻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对纤维产量即单株干皮重的影响表明, 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在11.89%至38.50%之间, 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黄麻纤维产量与各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其中, 与单株鲜皮重、株高、始花期的相关系数较大, 分别为0.814、0.760和0.648。黄麻纤维产量和单株鲜皮重、株高、出麻率、鲜皮厚的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 其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443、0.437、0.291和0.113。通径分析显示, 单株鲜皮重、株高在决定黄麻纤维产量时起主要作用。出麻率的相关系数(0.253)与直接通径系数(0.291)表现基本一致, 说明出麻率直接对黄麻纤维产量起作用, 具极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黄麻高产育种中, 应该以始花期、单株鲜皮重、株高、出麻率与鲜皮厚为主要筛选对象, 兼顾综合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