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毛草(Dipsacus fullonurm fullers Feasel),又名拉毛果、蓟果、越绒果,属川续断科川续断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主要产于西南至东北.其果球是棉毛纺织品起绒工具.我县自1994年从浙江慈溪引进拉毛草以来,经多年栽培初步形成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拉毛果又名蓟果、越绒草.系川续断科,川续断属.原栽培于欧洲,其果球(长椭圆形)是棉毛纺织品起绒工具,是浙江宁波、慈溪、余姚的著名特产,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一、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一)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为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厂,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等。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残株或其他寄主上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4.
谭荫初 《农友》2002,(3):16-16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三大病害(菌核病、白粉病、霜霉病)之首,遍及全国各油菜产区。常年一般发病株率10%~30%,严重时达70%-80%,不仅影响产量,而且明显降低出油率,已成为油菜高产优质的重大障碍。现介绍两种防治新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蔬菜菌核病可危害莴笋、芹菜、油麦菜、甘蓝、茄子、辣椒、黄瓜、韭菜等多种蔬菜,尤其对冬春茬小拱棚栽培的叶菜类品种危害更为严重,一般导致减产5%~10%,重者可达30%以上。春季棚室温湿度条件特别适合菌核病的发生蔓延,菌核病每年在冬春茬蔬菜上都有发生,且逐年加重,菜农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一般年份减产20~30%,重发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多年来我市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药剂主要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目前此类药剂的防效已有所下降,且普遍存在持效期短的缺点。2003年我站选用36%速杀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00,(12)
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百克,其有效成分为咪鲜安,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很好。据各地试验,在油菜盛花期每 667平方米用 25%使百克乳油 30~ 40毫升对水喷雾 1次,防病效果在 51. 4%~ 94. 2%。使百克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油葵市场价格看好,农民重茬种植非常严重,导致油葵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严重。2004年田间调查,油葵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20~30%,严重地块47.7%;油葵白锈病发病株率96%;油葵褐斑病发病株率98%;油葵霜霉病发病株率0.2%。  相似文献   

9.
4月上、中旬油菜开花率达10%~30%,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100%时,花瓣保湿培养带菌率最高,是菌核病病菌侵染花瓣的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试验表明:油菜菌核病防治最佳适期为主茎开花株率80%~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95%~100%,用克菌灵2250g/hm2防治一次,防病效果达70%以上,保产效果达50%左右,第一次适期用药后,隔5~7d再用药一次,能将菌核病的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油害灵是杀菌剂与微量元素的复配剂,室内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田间小区活体试验效果更为明显,比多菌灵常规剂量的防效提高10%以上,增产超过15%,菌核病大发生年份增产幅度达21.2%~49.9%。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一、二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千粒重增加。多年大面积示范表明,该药对菌核病的防效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兴、杭州、上虞等地茄子收获期田间病害调查结果显示,茄子采收期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和炭疽病等,其中以灰霉病和菌核病最为严重.据对商品茄子进行不同温度下塑料框、普通包装袋、PE保鲜袋3种包装方式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茄果贮运过程中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细菌性腐烂等病害发生,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温度, 0~2 ℃时茄果易发生冻害, 5~7 ℃正常茄果贮藏9d 3种包装方式都不发病;14~35 ℃病害发病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加重,在7~20 ℃条件下适宜用PE保鲜袋包装贮运;20 ℃以上3d以上贮运则不适合用塑料框,否则易失水黄化.综合试验结果茄子最佳贮运温度以5~10 ℃为宜,包装方式采用PE保鲜袋为最佳.病果及有伤口茄子的存在将大大增加贮运期病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丁欣 《今日农村》2004,(4):34-35
黄瓜菌核病最近几年在棚室栽培中发病较快、为害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发病率为30%~50%,严重的70%~80%,甚至达100%,病瓜率40%左右,而且目前尚无抗病品种,一旦发病,用药防治效果也不理想,造成减产50%~6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是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为5%~30%。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种植区发生最广、危害较重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向日葵连作区,土壤带菌量大,菌核病大面积发生,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时高达80%,特别是多雨年份发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 1 常见烟熏剂种类 1.1 速克灵烟熏剂:有效成分含量为10%,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菌核病等,蕃茄早疫病、灰霉病、菌核病、叶霉病等,茄子灰霉病,韭菜灰霉病,芹菜菌核病、辣椒灰霉病、菌核病等。在发病初期使用。每次每667m~2用0.2~0.3kg,每隔7~10,天熏1次,连熏2~3次。 1.2 百菌清烟熏剂:有效成分含量为45%者,每次每667m~2棚室用0.2~0.25kg;有效成分含量为10%者,每次每667m~2棚室用0.25~0.30kg。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黑星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痫等,辣椒菌核病,韭菜灰霉病、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果桑品种大10,9年生果桑园,果桑菌核病发病率较重的园区:农药品种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托布津、多菌灵。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35%溶菌灵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600~800倍液,施药后15天防效可达85.8%~91.4%;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在油菜始花期、中花期或盛花期使用为好。  相似文献   

18.
西藏保护地蔬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菌核病是70年代末开始发生在温室及塑料棚蔬菜上的新病害。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菌源积累,菌核病迅速成为保护地蔬菜的一大病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等多种蔬菜均可严重受害。据不同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调查,发病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30%以上,病株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50~80%。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菌核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苹果实行套袋能够防病、防虫、防裂、防锈、防雹、防污染,能减少农药喷布次数和残留含量,同时,还能促进果面光洁、着色鲜艳。据调查,果实实行套袋,裂果率能降低54.6%。轮纹病烂果率:套袋果为1.31%,不套袋果则为6.21%;桃小食心虫虫果率:套袋果为0.018%,不套袋果则为1.39%;农药残留量:喷“1605”液7天后,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减少65%~78.76%,喷甲胺磷7天后调查,套袋果比不套袋果残留量减少45%~84.85%.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发生情况 1.菌核病 菌核病在我地常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0%~20%,重病达50%。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8~20℃,湿度70%~80%菌核大量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以孢子侵入花瓣和老叶为害,以后病部长出的菌丝通过接触传染为害茎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