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年培育出杂交青龙斑 《海洋与渔业》:据我了解,青龙斑和虎龙斑是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众多的石斑鱼杂交组合中筛选出的两个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石癍鱼养殖品种、虎龙斑在国际上最早是马来西亚培育出来的,而青龙斑则是大亚湾中心首先培育出来的杂交育种的一个难点就是亲本的选择,请问青龙斑和虎龙斑的亲衣是如何选定的?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10,(9):37-37
青龙斑和虎龙斑是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众多的石斑鱼杂交组合中筛选出的两个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石斑鱼养殖品种。青龙斑是以斜带石斑(俗称青斑)为母本,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趸)为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虎龙斑是以棕点石斑鱼(俗称老虎斑)为母本,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趸)为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代。根据母本与父本名称,生产单位分别将它们称为青龙斑、虎龙斑。  相似文献   

3.
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实验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与现代框架测定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虎龙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外观方面,青龙斑与亲本相比,其斜带边缘清晰连贯,而虎龙斑体侧分布有不同于亲本的大型环状斑;在外部形态框架方面,青龙斑背鳍前端及躯干形态都偏向于母本,呈现出背腹部压缩的细长型,而虎龙斑背鳍前端的框架形态偏向于母本、躯干的框架形态却偏向于父本,呈现出两种框架形态组合的特点。综合传统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杂交石斑鱼在外部形态方面更偏向于母本。  相似文献   

4.
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杂种优势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使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两种杂交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共5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相似指数和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5种石斑鱼中,棕点石斑鱼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6.849 3),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608 6)。6对微卫星引物在这5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6 7、0.751 3、0.441 9、0.664 0、0.542 6。在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中,虎龙斑和青龙斑的最高均为0.940 0,鞍带石斑鱼的最低为0.508 3。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率结果显示,青龙斑和虎龙斑均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子一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群体双方,可推断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增强,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场),是隶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现代化海水种苗科研、生产及开发基地。中心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优良养殖新品种"青龙斑"和"虎龙斑"。"青龙斑"、"虎龙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肉质鲜嫩,石斑鱼养殖的新宠,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场),是隶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现代化海水种苗科研、生产及开发基地。中心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优良养殖新品种"青龙斑"和"虎龙斑"。"青龙斑"、"虎龙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肉质鲜嫩,石斑鱼养殖的新宠,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场),是隶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现代化海水种苗科研、生产及开发基地。中心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优良养殖新品种"青龙斑"和"虎龙斑"。"青龙斑"、"虎龙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肉质鲜嫩,石斑鱼养殖的新宠,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场),是隶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现代化海水种苗科研、生产及开发基地。中心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优良养殖新品种"青龙斑"和"虎龙斑"。"青龙斑"、"虎龙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肉质鲜嫩,石斑鱼养殖的新宠,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国家级石斑鱼良种场),是隶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现代化海水种苗科研、生产及开发基地。中心应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优良养殖新品种"青龙斑"和"虎龙斑"。"青龙斑"、"虎龙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肉质鲜嫩,石斑鱼养殖的新宠,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遗传多样性下降被认为是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降低的常见原因.虎龙杂交斑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石斑鱼品种,近年来病害增多.为了探究是否是由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改变而影响虎龙杂交斑的养殖性状,本研究选用27个EST-SSRs标记,对苗种主产区6个虎龙杂交斑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显示,6个群体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  相似文献   

11.
虎龙杂交斑     
<正>虎龙杂交斑(品种登记号:GS-02-004-2016),是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中山大学、海南大学、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研发的杂交新品种。以分别经2代群体选育的棕点石斑鱼为母本、鞍带石斑鱼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F1代,即为虎龙杂交斑。从2008年开始,共开展三代杂交石斑鱼繁育试验,至2014年  相似文献   

12.
虎龙杂交斑     
<正>虎龙杂交斑(品种登记号:GS-02-004-2016),是今年4月农业部公布的十四个新品种之一,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中山大学、海南大学、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四家单位经过十五年选育而成。虎龙杂交斑是通过远缘杂交技术产生的"杂种优势"培育出生长速度快、育苗成活率高的石斑鱼新品种,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咸淡水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虎龙杂交斑是采用传统选育方式获得、具备多种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其母本为棕点石斑鱼,父本为鞍带石斑鱼,父母本均为经2代群体选育后的石斑鱼良种。该杂交品种生长速度快,14月龄平均体重增长较棕点石斑鱼快114.52%,较鞍带石斑鱼慢22.05%,养殖时间可缩短50%以上,养殖风险显著降低;育苗成活率显著提高,虎龙杂交斑的育苗成活率最高可达19.75%,显著高于鞍带石斑鱼平均育苗成活率(1.5%),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的体色是生物长期进化以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鱼的体色是区别它们的重要表型特征之一。目前已知的石斑鱼种类繁多,丰富的体色差异使其可作为研究鱼体色生态适应性的良好材料。虎龙杂交斑是以经2代群体选育的棕点石斑鱼雌体为母本、鞍带石斑鱼雄体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代,具有育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势。虎龙杂交斑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丰富的体色类型,具体表现为白化、黄化等体色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Bio100对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6种实验饲料,Bio100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0.05%(T1)、0.10%(T2)、0.15%(T3)、0.20%(T4)和0.25%(T5)。选取均体质量为(23.33±0.33)g的虎龙斑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置于室内玻璃钢纤维桶(500 L)中喂养。每天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Bio100质量分数的增加,虎龙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T3和T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肌肉灰分含量逐渐升高,T5组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 < 0.05)。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3组显著高于T1、T5和对照组(P < 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4组显著高于T1、T2和对照组(P < 0.05);各组间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3含量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Bio100水平显著影响了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综合分析表明,虎龙斑幼鱼饲料中Bio100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16.
<正>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与老虎斑(♀)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形,保留了亲本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腻、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商品鱼销售,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在北方逐渐推广。珍珠龙胆石斑鱼适盐范围广,在盐度11~41的海水中均可生存,最适盐度为25~35,低于5℃开始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虎龙杂交斑(E.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43.22±12.48)g的健康虎龙杂交斑鱼种360尾,随机分为3个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A组)、池塘网箱养殖模式(B组)、流水养殖模式(C组),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B组的存活率、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也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肠道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血清溶菌酶含量和超氧化岐化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研究表明:池塘网箱养殖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虎龙杂交斑的生长和消化,工厂化养殖模式则更有利于提高鱼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杉虎斑不同养殖模式的差异,进行了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对照试验,为期13个月。结果显示,杉虎斑前4个月体长增速较快,而体重增速较缓,循环水养殖的杉虎斑体长和体重增速均高于流水养殖组;后9个月杉虎斑体长增长缓慢,体重增长较快,循环水养殖的杉虎斑体重增速依然高于流水养殖组。13个月后,循环水养殖的杉虎斑平均规格达763 g/尾,流水养殖的杉虎斑平均规格达655 g/尾。无论是鱼体体长增长率还是体重增长率,循环水养殖试验组均高于流水养殖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养殖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俗称墨鱼,是亚热带和热带海区的头足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但由于近海捕捞过度,虎斑乌贼资源日趋枯竭,市场供应严重短缺。为了缓解虎斑乌贼供不应求的关系,并推广多元化海水养殖,以降低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风险,我们通过引进虎斑乌贼孵化及养成技术试验项目,探索适合于我区本土环境的虎斑乌贼工厂化养殖技术。现将已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场地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Bio100对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6种实验饲料,Bio100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0.05%(T1)、0.10%(T2)、0.15%(T3)、0.20%(T4)和0.25%(T5)。选取均体质量为(23.33±0.33)g的虎龙斑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置于室内玻璃钢纤维桶(500 L)中喂养。每天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Bio100质量分数的增加,虎龙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T3和T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灰分含量逐渐升高,T5组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3组显著高于T1、T5和对照组(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4组显著高于T1、T2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3含量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Bio100水平显著影响了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综合分析表明,虎龙斑幼鱼饲料中Bio100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