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植物的胎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锡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2):101-102
植物的胎生繁殖方式有种子胎生和营养体胎生两种。植物的胎生繁殖丰富了植物繁殖的途径,有利于植物种群的传播、扩散和数量的增加,增强了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3.
4.
陈锡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2):92-97
通过对中国马钱科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把中国马钱科8属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1.泛热带分布;马钱属、度量草属、醉鱼草属;2.热带亚洲和热带美间断分布:钩吻属;3.旧世界热带(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管花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灰莉属、尖帽草属;5、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钱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锡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
通过对中国马钱科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把中国马钱科8属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1.泛热带分布:马钱属、度量草属、醉鱼草属;2.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钩吻属:3.旧世界热带(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髯管花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灰莉属、尖帽草属;5.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蓬莱葛属。云南是我国马钱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拥有的属、种数分别是全国属、种数的87.5%和77.8%。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农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1999年作者对东北地区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的29种农田杂草隶属于禾本科、苋科、藜科、鸭跖草科、菊科、旋花科、蓼科、雨久花科、木贼科、泽泻科、大戟科、锦葵科、唇形科、十字花科等14个科,描述了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大戟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大戟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分布、应用以及与周邻地区大戟科植物区系的关系进行初步研讨。区系特征归纳如下:(1)具有热带性质,北缘特征;(2)分布上差异显著;(3)与周邻的广西大戟科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与广东、越南、云南;(4)具有一定的古老性,特有成分少。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野生桫椤科植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有野生桫椤科植物资源2属(2亚属)14种和2变种,其中仅3种分布于台湾,2种分布于海南,4种分布于大陆。生境类型分为热带雨林型、热带雨林季雨林型和季雨林型3类,以热带雨林季雨林的种类最多,观赏类型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 相似文献
10.
11.
山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木本植物地理分布与数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共有维管束植物约 177科、 76 2属、 2 6 83种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 1种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 4种。本文从地理分布与数量上阐述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山西省的分布与数量情况 ,以期对野生植物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卫矛科植物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卫矛科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性指数、相似性系数、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卫矛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滇、川、黔、桂、粤、鄂、湘一带;特有性中心在琼、桂、滇、藏、台、川等地;相似性系数较大的是地理上相近、环境异质性较小的地区;垂直分布中心为500-2000m,水平分布中心为东经90°-1200°和北...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糯大麦品种资源及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中国糯大麦种质及了解中国糯大麦的地理分布状况。【方法】采用I2-KI染色方法,对7 713份中国栽培大麦种质资源进行糯性鉴定及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共鉴定出252份糯大麦品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云贵、青藏高原。其中黄河中下游分布区是以河南为中心,长江中下游分布区以江苏为中心,云贵、青藏高原以云南和西藏为中心。【结论】中国糯大麦品种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区域广泛。研究中国糯大麦可以更好地促进专用大麦育种筛选优异种质,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糯大麦遗传资源起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蜜蜂资源及自然地理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蜜蜂资源的种类、分布、区系的组成, 区系特征和自然地理区划等方面的内容,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蜜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对于欧洲稠李Padus avium Mill.与亚洲稠李P.asiatica kom.这两个种的划分及其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持有不同见解.为此,我们试图通过不同地区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来澄清这个问题.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共同特征为,花粉粒长球形,具三孔沟,条状纹饰.差异表现为,前者的条纹长而分枝多,平行排列,条脊突起较高,在沟间具少量穿孔;而后者条纹弯曲,条脊突起较矮,沟间具一行穿孔,二者区别显著.因此,我们认为Komarov(1941)把Prunus padusVar.pubescens Rgl.&Tilig.提升为Padus asiatica kom.是成立的.在新疆所产稠李,应为欧洲种,而我国华北及东北新所产稠李,应为亚洲稠李.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