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赖兴会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9,24(1):15-18
通过调查,云南省的混农林业类型归纳为6大类型,林粮间作型、果农间作型、林果混种型、材药间作型、林肥间作型、林牧间作型。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的混农林业划分为9个区:滇西北高山峡谷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北部中山山源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南部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西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高原盆湖混农林业区,滇东南岩溶山源混农林业区,保南中山宽谷混农林业,滇南边缘中低山混农林业区,干热河谷混农林业区,并对各分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适宜发展的混农林业类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丘陵紫色土防护林混农林业结构类型的研究,为解决长江中上游丘陵紫色土生态系统型防护林林分组建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经过1991-1995年的研究表明。在组建的6个混农林业结构中,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自的特性、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6.
混农林业的防护效益与结构特征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六种混农林业类型防护效益与结构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初步得出:各类混农林业的防护效益与林木株数、林水平均高度关系不紧密,而与林木覆盖度、林木冠体及林木分布度关系极紧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混农林业研究动态,通过对河北省混农林业研究现状的分析,找出与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距,结合河北具体情况,多视角论证深入开展混农林业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瑞丽市为我国杉木分布的边缘区 ,1975年在陇川林场引种杉木成功 ,深受群众喜爱 ,1980~ 1993年间共营造杉木林 6 5 0 0hm2 ,保存 5 6 0 0hm2 ,其中实行混农林业 16 6 7hm2 ,其模式为杉木 粮食 养殖→杉木 ,通过林粮间种 ,提高了成活率 ,保存率 ,提高了生长量 ,增加了收入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混农林业就业在亚洲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人口迅猛增长 ,其中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超过了 70 % ,给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带来了空前的困难。人们越来越期望在碎弱的旱地上生产粮食、薪材、饲料以及用材。同时 ,确保高地流域的洁净水供应 ,维持生物多样性及控制土壤过度流失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满足这些需求与期望就必须进一步地采用混农林业技术。发展及应用混农林业系统时 ,农民是真正的专家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合格混农林业专门人才来支持及促进混农林业有效的发展。亚洲许多教育机构通过扩大对混农林业的培训及教育满足这种需要而做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0.
林木成熟周期长是许多造林者头疼的问题。而混农林业能解决这个问题。混农林业包括在牧草地里种植宽间隔的林木,以实现牧草生产与木材质量的最佳结合。这样便可在林木生长期间,每年提供一定的畜产品。这种生产上的结合,在经济收益上优于林木和牧草的单独经营。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俄勒冈州的初步研究结果证明它是可行的。有两种不同的混农林业生产方式,一种是在牧草地里种植林木,一种是在生长的林木下种植饲料作物。据报道,有人在一个已建立的牧场里种植树苗,其复合种植达到土地资源能承受的最大程度。尽管经验显示,牧草能在林木下生存,但上述的做法过于极端,很难令人接受。不要把它和文中所论述的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6种混农林业类型防护效益与结构特征的调查和分析 ,初步得出各类混农林业的防护效益与林木株数、林木平均高度关系不紧密 ,而与林木覆盖度、林木冠体及林木分布度关系极紧密。 相似文献
12.
以湘中丘陵紫色砂页岩地区的传统林农间作为依据,根据枣树林生物学生态学特点,总结和探讨了枣树林混农林业的时序与空间的关系,并评价了枣树林混农林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云南省的混农林业类型归纳为6大类型:林粮间作型、果农间作型、林果混种型、材药间作型、林肥间作型、林牧间作型。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的混农林业划分为9个区:滇西北高山峡谷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北部中山山源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南部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西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高原盆湖混农林业区、滇东南岩溶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南中山宽谷混农林业区、滇南边缘中低山混农林业区、干热河谷混农林业区。并对各分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适宜发展的混农林业类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混农林业历史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农林业历经了游耕制和轮垦制,间作、套种制,混林农业和现代混农林业等发展阶段。混农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营模式多样化、系列化,经营技术集约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黑龙港地区的林农业复合经营模式,这一复合经营体系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林、农、牧各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旱农地区的耕地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 ,植被覆盖度低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中水分养分缺乏 ,易形成“三跑田”。通过大力发展混农林业 ,运用以林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使旱作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与农作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总结了近年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和农作物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林木根系分布与管理研究内容是通过对林木根系类型的筛选,选择与农作物根系矛盾较小的树种;水分关系研究中探讨了林木与农作物的水分矛盾;养分关系中主要说明林木枝叶对农作物的有利作用和它们对养分的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研究指出某些树种的枝叶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地上部分的研究说明,林木对作物的遮荫作用是主要的,而作物对林木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9.
宁蒗县自1985年开始,实行“三三五八计划”,即在“七·五”期间全县发展3万亩梅子,3万亩花椒,5万亩苹果,8万亩牧草,至92年基本实现计划,使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农村经济收入比85年增加138.4%,实现了果粮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在农民田间学校,应用参与式(PRA)方法进行混农林业技术推广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户主观能动性,使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之间相互了解、沟通能使技术和做法被农户接受并迅速得到传播。收到效好效果,文章以米苏尔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为例进行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