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长白山野生香薷中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薷中的挥发油,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从而判定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挥发油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相同浓度下的挥发油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各有差异。结果表明,野生香薷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学工业等领域。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香薷挥发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长白山野生香薷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再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香薷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长白山野生香薷的药用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香薷生长发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中药材GAP的要求,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江香薷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基地选择、香薷生长发育特性、田间管理等方面,为江香薷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质产量,而Zn处理浓度直到200μmol·L-1也未对两种香薷的干物质量产生影响。低Cu(对照)时Zn的增加并未影响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但高Cu(50和200μmol·L-1)时,Zn浓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Cu含量和积累量无论是高Cu还是低Cu时都随Zn的增加而减少。同样,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Zn含量和积累量在低Zn时并未受Cu浓度的抑制,但在高Zn时,Cu的增加却减少了Zn含量的增加。而且海州香薷在高Cu(200μmol·L-1)和高Zn(200μmol·L-1)时对Cu和Z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在Cu和Zn的修复上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条件下,用多种不同试剂分别对石香薷种子进行预处理,观察其对石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KNO3进行预处理,比其它各种试剂进行预处理的石香薷种子,在湿沙发芽床上萌发效果均要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研究KNO3对石香薷种于进行预处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现石香薷种子在0.5%KNO3的溶液中5℃下浸泡12h,处理后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香薷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香薷精油的组成及其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薷中提取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香薷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同时对香薷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鉴定出了香薷精油的8个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去氢香薷酮含量最高(68.35%)、其次为香薷酮(25.19%),两种成分占精油总组分的93.54%。精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香薷精油对β-胡萝卜素褪色抑制率高于BHT,但低于Vc。香薷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效果好。香薷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施用EDDS对海州香薷铜锌吸收的强化作用及淋溶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加入易降解螯合剂EDDS后污染土壤及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地上部Cu和Zn含量的变化,及地下50cm处渗滤水中Cu、Zn浓度。结果显示,添加EDDS提高了海州香薷对Cu和Zn的吸收量,同时增加了50cm土层处渗滤液的Cu和Zn浓度,但是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仍低于国家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表明EDDS对于海州香薷吸收铜、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于地下水的潜在淋滤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江香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江香薷在江西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本地香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江香薷农艺性状、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种植、移栽种植、覆膜种植下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覆膜种植可以促进香薷产量和品质,用工较少,适合在江西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CuSO4处理7 d后,海州香薷根、茎、叶中铜积累量与其生物量、含水量、根系伸长、叶绿素含量及蛋白表达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大,海州香薷根、茎、叶中的铜含量均显著增加;10μmol/L铜对海州香薷的生长起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处理抑制其生长;100μmol/L铜处理下植株的总生物量达到最大,但根伸长和叶绿素含量均被显著抑制,此时植物根和叶中诱导出一些低分子量的蛋白,可能与海州香薷耐铜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江香薷是江西的一种地方药材。通过江香薷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研究,确定了江香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30cm,株距10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层积联合赤霉素(GA3)处理对石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将石香薷种子分别在5~10℃变温和15、20℃温度下用河沙、木屑及滤纸作基质层积,分别浸泡在400、600、800 mg/L的GA3中18、24、30 h,置于25℃种子发芽箱中发芽。[结果]发芽温度为25℃,在5~10℃变温下用河沙层积处理后用800 mg/LGA3浸泡石香薷种子30 h,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6.25%。[结论]层积处理后用GA浸种能明显促进石香薷种子发芽,这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香薷是江西的一种地方药材。通过江香薷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研究,确定了江香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30cm,株距10cm。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香薷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并用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香薷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2h、CO2流量20L/h,分离釜压力8MPa,分离釜温度35℃;香薷挥发油共鉴定出42种成分,主要有香荆芥酚、麝香草酚、肉豆蔻醛、油酸、β-金合欢烯、甲基丁香酚、十六酸等;卷烟加香评价结果表明,香薷挥发油添加到卷烟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香气质,提升烟气柔顺、细腻程度,掩盖杂气、改善口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香薷作为野生蜜源植物,在皖西大别山区分布广,是当地秋末冬初蜜蜂将进入越冬期的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养蜂价值高。介绍了香薷形态特征和开花泌蜜规律,并提出了香薷花期中蜂群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别从有效铜浓度、有效磷浓度、EDTA和EDDS、重金属复合污染、根际土中细菌和植物内生菌等几个方面介绍影响海州香薷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原因,可为研究海州香薷的学者提供近期研究信息,也可为合理进行矿区废弃地的植物修复或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筛选商洛秦王山矿区铅(Pb)元素富集植物。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土壤和植物中Pb元素含量,计算富集系数(BF)及转移系数(TF)并以其为指标,筛选出对Pb元素具有富集作用的植物。结果:BF1的植物有密毛白莲蒿等8种;TF1的植物有紫花香薷等3种;其中密毛白莲蒿、紫花香薷2种植物BF、TF值均大于1。结论:初步筛选出Pb元素富集植物狗尾草、水芹菜、葎草、女娄菜;初步确定密毛白莲蒿、紫花香薷为Pb元素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9,(8):61-62
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使用,对不易区另的药食两用植物刺儿菜和蓟、玉竹和山东万寿竹、桔梗和轮叶沙参、薯蓣和穿龙薯蓣、紫苏和石荠苧、石香薷和藿香、蒲公英和中华小苦荬等从相同点、不同点、药用部位、食用部位及生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以香薷种子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光照和暗处理、不同浸泡时间及低温贮藏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以观测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给予光照和遮光2个处理条件下,香薷种子均可以顺利发芽;低温4℃贮藏5 d的种子在9 d后发芽率可以达到96%以上;浸泡32 h以后的种子在经过24 h的萌发试验后,发芽率达96%;香薷种子存在后熟现象,贮藏30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9%。香薷种子可通过蒸馏水浸种24 h、黑暗处理提高其发芽速度,通过4℃低温保存种子来延长种子休眠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东北野生香薷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挥发油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东北野生香薷花(籽)、叶、茎中的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可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薷酮、去氢香薷酮,它们在花中含量分别为19.93%,57.19%;叶中含量为20.39%,50.31%;茎中含量为18.02%,44.68%。将所得挥发油加入单料烟,对加料前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挥发油可提高烟气柔顺、细腻程度,并呈现出独特的清香气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提高石香薷发芽率的方法,实现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以新鲜的石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L9(34)研究赤霉素(GA3)浸种浓度、浸种时间、层积温度和层积基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浸种浓度对种子发芽影响最大,层积温度次之,层积基质影响最小;并筛选出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GA3 60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