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仙花 《种业导刊》2012,(10):31-31
近几年我国种业信息化迅猛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种子推广工作。种业信息化涉及政府种子管理、种业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本文从种子推广的角度对种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描述现阶段敦煌种业种子加工中心田间收获系统、烘干系统、配药系统、钢板仓温控系统及数字身份管理系统等软件在种子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表明加工中心现阶段在种子加工中使用了很多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起了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本框架,并为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种子加工生产管理信息化作出前瞻性谋划。根据目前加工中心种子加工自动化管理控制软件的应用现状,提出今后种子加工过程中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数据库部署的构建思路,并对本中心现阶段生产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有待加强完善的部分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深入分析了种子行业体制改革后种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科研育种能力出发,分析了企业科研现状,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现状,介绍了发达国家种业科研体制。对今后种子企业开发新品种提出四点建议: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种子管理部门要建立企业科研进入通道;种子企业要自主办科研;对新品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李波 《中国种业》2014,(4):18-23
探索分析了我国种子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发展、种子科研水平和技术发展、种子品种研发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近9年来主要囯审种子品种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研究分析;通过11个种子科研因素的对比分析,显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种子科研差距;我国种子科研面临国外先进的种子科研理论和方法、品种数量和品质优势等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面临国外企业向我国种子科研育种延伸和渗透威胁和冲击;我国种子科研存在综合能力较弱、种子科研投入较少、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种子科研资源优化难、种子及技术科技创新少、深层次的文化及环境不给力、种子企业暂难胜任商业育种创新的主体、我国农业科研院所转型难度大等诸多内部困境。我国只有克服和解决内部各种困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加速种子科研转型,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建立种子科研平台和大型研究中心,提高品种创新能力,才能增强种子科研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王奕 《中国种业》2014,(4):12-14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种子企业从事科研育种的主要作用及存在的困难,并从种子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科研育种的战略思考与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伟  辜立新 《种子科技》2004,22(2):79-79
实现种子产业化,就是实现种子科研、开发、经营一条龙服务,最终产生有竞争力的种子.长期以来,很多种子企业由于体制不顺、管理不力、机制不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育繁推严重脱节等因素的制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出台为实施种子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中国"人世"又为种子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此,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现代种子企业如何实施种子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杨东霞 《种子世界》2013,(12):10-11
1 转变观念,提高对种子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 1.1 树立大农业观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加速产业化进程,实现种子产业化,就是实现种子科研、开发、经营一条龙服务,最终产生有竞争力的种子.长期以来,一些种子企业由于受体制不顺、管理乏力、机制不活、专业协作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种子法>的出台为实现种子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中国加入WTO又为种子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此,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现代种子企业怎样加快实施种子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种子产业做强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品种的要求和应对跨国种业公司竞争的需要,必须做强我国种子产业。目前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产业一体化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很远,主要原因是种子管理体制仍不完善,行业过于分散,产业链条脱节,对品种知识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模糊与缺位。因此,要做强我国种子产业,就要加快种子科研体制改革,确立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加强种子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0.
种子公司自办种子科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登斌  牛子敬 《种子》1999,(4):52-54
种子公司作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主体单位,长期以来出于经营宣传和种子营销的需要自冠以“集科所、繁育、经营为一体”,实则主要从事种子经营业务停留在种子购进售出的纯经营性活动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种子行业市场化、种子市场国际化势在必行,种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种子市场的竞争实则是科技成果和科研实力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如果种子公司仍满足于旧的工作思路,甭说种子产业化难以实现,就是自身生存也难以维持。国家提出跨世纪种子工程战略决策,把走种子产业化之路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即是把种子作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