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置不同盐浓度,对盐胁迫下普陀樟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进行研究,以期弄清盐胁迫下普陀樟的生理变化,为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特别是沿海滩涂盐碱地防护林建设开发选育适生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惠安县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分析了惠安县木麻黄防护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台风破坏、病虫害损害、困难地恢复、遗传多样性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收集和引进遗传资源、开展抗性育种、改良造林和经营措施、引进其它抗性木麻黄品种和其它沿海树种等对策,以期能对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特征特性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福建省沿海防护林的树种和沿海园林绿化树种,漳浦县2004年从台湾引种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对水黄皮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进行观察;2008年从引种的水黄皮上采集种子进行育苗,然后分别在漳浦县的滩塗地带造林试验和陆地园林绿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结果认为水黄皮既可用于营造沿海防护林,又适用于沿海陆地的园林绿化。同时,总结出的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的育苗及造林技术可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4.
沙质海岸相思类树种生产力和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42-143,156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化严重,林分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现状,开展沙质海岸造林新树种选择研究,筛选适合于沿海特殊生境生长的优良种植材料.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防护效果,而且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以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构建防护林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经济林研究中植物营养学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文研究通过对当前植物营养学在经济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品种选育、养分管理、树体调控及抗性研究等方面对植物营养学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植物营养学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地引种及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概况;总结了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引种和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林木耐盐性研究的意义.并对林木耐盐性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展望。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于如何解决耐盐碱树种引种及选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如何提升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盐碱地治理水平;如何提高滨海盐碱地区生产力,尤其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楠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石楠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抗性生理、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园林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重点阐述了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建立种质资源库、选育抗性强且观赏效果好的新品种等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的生长进程、造林效果及抗风性的研究表明:巨尾桉能够适应干旱瘠薄的沙质立地条件,生长迅速且抗风性较强,其早期速生的特性在沿海防护林造林更新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快速成林、减少林地裸露时间的效果;巨尾桉对沿海沙质地的立地条件反应敏感、不同立地亚类型的林分生长量差异很大;良好的径高比、对大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及本身具有的深根性是福建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抗风能力较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辽宁省在杨树良种造林推广中,相继推广出荷兰3930杨、辽宁杨、盖杨、9205杨、欧美杨107、108等10余种更新换代优良品种(无性系),在生产造林中广泛应用。这些杨树品种在经过一个轮伐期后,从市场竞争力、材质、生产力、抗性看,本文着重介绍3930杨的来源、形态、抗性、生长特性以及适生推广区。1杨树的分布于用途杨树是我省的主要栽培树种,在我省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辽河流域综合防护林体系和速生丰产林基  相似文献   

10.
东南沿海湿地松防护林胸径树高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东南沿海湿地松防护林进行调查,应用概率密度函数中运用最广的Logistics方程、Gompertz方程、Weibull方程、S曲线、二次曲线、Richards方程6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湿地松胸径与树高的关系。结果表明:Logistics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最大(0.9618),剩余平方和最小(96.599),更能准确描述湿地松的胸径树高生长特性,更适合于建立湿地松的胸径树高生长模型。Welbull模型拟合效果稍逊Logistics模型。本研究是东南沿海湿地松胸径树高模型,该模型也可尝试应用到其他防护林类型森林。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建国以来浙江沿海防护林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自发建设、有计划建设和强化建设阶段。综述浙江现有沿海防护林在防风减灾、固堤护坡和降盐改土中发挥的作用。对比国内沿海防护林建设标准,对浙江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以高标准、稳定复合结构为目标,在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福建滨海地区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适宜的配置模式,为福建滨海地区绿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取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植物种类,通过访谈、专家咨询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进行耐盐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结果】岩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44种,以岩生灌草丛和亚热带阔叶乔木山地林构成植物群落;沙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50种,以沙生草本植被、沙生灌木植被、沿海防护林和混交林构成植物群落;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60种,以真红树植物、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和岸后季节性雨林构成植物群落。【结论】3类海岸景观的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构想模式,可作为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的潜力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我国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的现状和潜力,指出了目前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台风暴雨极端气候对沿海森林生态系统林冠降雨再分配、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台风暴雨增加了森林集水区的径流,是沿海森林生态系统P、K等元素流失的重要原因,而且使溪水的水化学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物质,凋落物中易分解植物残体(DPM)和难分解植物残体(RPM)含量及比值是反映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英国洛桑试验站建立的土壤碳模型(Roth C)把DPM/RPM值作为一个重要输入参数模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DPM/RPM的值与森林类型等有关,为了探明秦岭主要森林凋落物的DPM、RPM含量及其比值,采用硫酸水解法对秦岭主要森林凋落物的DPM/RPM值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主要森林凋落物DPM/RPM的比值范围为0.45~1.22,其中白桦(Betulaplatyphylla)林的比值最高(1.22),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i)林的最低(0.45),其平均值为0.792;不同森林类型排列顺序为白桦林>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华北落叶松林;2)不同类型森林凋落物中易分解植物残体DPM所占比例在31%~55%之间,其中阔叶林的DPM值平均为49.3%,大于针叶林的35.3%,从一个侧面证明阔叶林凋落物更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针叶林凋落物有机碳周转的时间要长于阔叶树植物。这一结果将为今后利用Roth C模型进行秦岭林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市生态防护林为实例,在ViewGIS软件支持下,研制出了郑州市生态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EPFGIS),实现了生态防护林空间数据与对应属性数据的连接,使其在查询、统计、制图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为城市生态防护林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海岸沙地不同干扰方式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α多样性测度公式,探讨了不同干扰方式(Ⅰ.天然次生林、Ⅱ.择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Ⅲ.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实施保护、Ⅳ.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频繁干扰)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和频度的增大,样地内科、属、种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干扰强度和频率的...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东山岛海岸带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林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群落共有植物34种,其中木本植物有23种,占67.6%,分属16科22属,草本植物有11种,分属6科10属,植物区系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群落层次结构清晰,潺槁树和雀梅藤Sageretia thea分别是乔木植物和林下木本植物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是草本层优势种,对生境适应能力较强,对资源利用更有效。从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来看,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群落稳定性较强,其结构特征可为选择合适树种,进行稳定型森林防御体系的生态构建提供参考材料。表2参23  相似文献   

19.
沿海黑松防护林低产、低质、低效成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山东省沿海黑松防护林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导致黑松防护林大面积低产、低质、低效的原因,依据其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划分了低效林类型,确定了其量化指标,总结提出了黑松低效林更新改造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蔓割病对甘薯叶片脂质过氧化及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红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282-3282,3292
研究了不同抗性甘薯品种感染蔓割病病原菌后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第10天,病株质膜的相对透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高于未接种的健株,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保护酶活性逐渐下降,且感病品种下降速率高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金山57在感病后能使细胞内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代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其自我调节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岩薯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