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其原理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通过该技术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叫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在土壤耕层下铺设作物秸秆(玉米、水稻等作物)或在棚室内堆积作物秸秆,并在秸秆中施用腐生生物菌,使秸秆或农家肥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热量、二氧化碳及速效有机养分的生态技术。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方式。内置式又分为畦下内置式和畦间内置式,畦下内置式通常适用于秋、冬和早春季节栽培,畦间内置式  相似文献   

3.
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黄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使秸秆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有机质等产物,进而促使设施作物高产优质的创新型实用技术。其作用主要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抗病能力,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环境,避免因作物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该技术在我市多处黄瓜栽培示范表明,  相似文献   

4.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及其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技术原理: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同时产生大量抗病虫的菌孢子,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5.
陈彬 《北方果树》2014,(3):38-38
正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和大棚等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秸秆过程中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创新技术,有着提高地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的作用。2011年东港市孤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四门张村王店组温室草莓上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效果十分理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四大创新理论,即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理论、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矿质元素、有机质等,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设施工艺三大部分。其技术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实施资源利用、生态改良、环境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的有机栽培。笔者近年来年引入该项技术分别在早春大棚西瓜、日光温室茄子、小拱棚甜瓜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总结出秸秆生物反应堆在不同季节、不同作物上的配套应用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其原理是:植物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有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同时又产生出大量的抗病虫的菌孢子,再将其通过一定的工艺设施提供给作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秸  相似文献   

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秸秆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有机质等产物,进而改善温室内土壤环境,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温室作物光合作  相似文献   

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经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的一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它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CO2、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辣椒田间应用,采用分区对比法研究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证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仅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还能改善作物品质,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1.
石红 《蔬菜》2012,(5):55-56
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甜瓜上的应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能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更能改善作物品质,增产增效,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栽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试验,2010年该技术在陕西省已示范推广10 000余棚,并已在番茄、黄瓜、辣椒、西瓜、甜瓜、西葫芦等作物上应用。实践证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产增效显著,不仅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而且明显减少了由于滥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等。  相似文献   

13.
秸秆反应堆通气时间对CO2浓度及黄瓜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农业部十大重点推广实用新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  相似文献   

14.
赵越 《吉林蔬菜》2014,(1):36-3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一项农业栽培新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以此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的无公害农产品,在保护地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正>秸秆发酵技术是指在温室或大棚设施蔬菜(或果树)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大田农作物的秸秆过程中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技术,生产上也  相似文献   

1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经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的一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它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CO2、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  相似文献   

17.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指采用基质槽栽培,利用作物秸秆、锯末、炉渣、菇渣等材料作为基质,代替土壤生产,同时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非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它的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黄瓜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其原理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含量约5%、纤维素含量30%左右,还有一定量的钾、钙、磷等矿物质。设施蔬菜使用作物秸秆肥主要有以下好处:1)增加土壤有机质。据调查,日光温室内施用的有机肥主要为含速效性养分多且分解快的鸡粪、猪粪等,此类肥料含木质素、纤维素较少,主要供给土壤速效养分,尤其是速效氮及速效磷,但是却不能促使土壤形成更多的腐殖质,连年使用极易造成土壤贫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