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转育彩色棉雄性不育系,筛选优良的彩色棉不育系材料,再利用优良的海岛型恢复系配制组合即可选育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这对迅速提高彩色棉品质、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育方法利用三系配套技术配制优势组合:即用优质白色棉雄性不育系(A)×彩色棉保持系(B),然后连续回交多代即得到稳定、优质的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将优质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优质海岛型恢复系(R),所得后代即为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杂交组合,通过品比测试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参加区试推广。2实践应用从2001年开始,以一批…  相似文献   

2.
鲜食糯玉米是指在乳熟期以收获青果穗为目的的特用玉米,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鲜食糯玉米作为江苏省重要的特粮特经作物,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物,而在鲜食糯玉米生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标准化栽培技术不足、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及鲜穗商品率较低等问题。本文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田间管理、适时采收贮藏及抗逆减灾等方面简述了鲜食糯玉米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以期为江苏省鲜食糯玉米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兰溪赤山湖绿色农庄有限公司是1981年在原兰溪上华农垦场基础上扩建成立的,位于金衢盆地中部,海拔50-70m,是典型的低丘红壤区。公司茶园退园前土地植被稀疏,土壤红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低、粘重,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差。经过29年的改建,如今茶园成片、一望无垠,茶园防护林带(网)整齐划一、郁郁葱葱,昔日黄土冲刷染红的赤山湖,如今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延绵于茶园边缘,湖中有成群的白鹭嬉戏、觅食,生态环境极其优越。生产的茶叶品质优异,兰溪银露名茶于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早熟油菜生产需求,研究制订了包括良种选择、化学除草、精量播种、一次定苗培育壮苗、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环节的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直播高效生产技术,将油菜生产综合成本降低了10%~15%.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为全国第三大马铃薯产区,种植面积已达46万hm^2,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近1/2的定西地区,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座落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先进水平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  相似文献   

6.
彩色棉生产和种子繁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甘肃已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绿色棉种植生产基地,新疆形成了主要的棕色棉生产基地。在彩色棉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应十分重视彩色棉与白色棉由于天然异交引起的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甘肃彩色棉种植区彩色棉生产和种子繁殖方法。1商品彩色棉的生产方法1.1空间隔离。空间隔离是种植彩色棉最理想的方法。隔离距离因地域、昆虫种群和数量的不同而不同。在敦煌这个大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39mm)、光照充足、典型的灌溉农业棉花生产区域内,昆虫种群稀少,在无屏障条件下,安全的空间隔离距离应在300 m以上。该植棉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个彩色棉品种(系)与对照品种中棉所50生育期及农艺特性比较分析,研究彩色棉成熟特性及各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彩色棉品种(系)株高及第一果枝高度均高于中棉所50,但最终吐絮率、衣分及产量均低于中棉所50。中棉所51和中棉所81产量均超过3000kg·hm-2,达到实际生产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年种植面积在333.3万hm2,最高年份近400万hm2。平均每667m2产120kg,比全国高20kg;但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单产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大豆生产的发展。随着大豆加工业的崛起,对植物蛋白和脂肪的需求越来越多,大豆加工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黄秋葵富硒生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秋葵富硒生产关键技术。提出了黄秋葵富硒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整地施肥与移栽、肥水管理、科学施硒、病虫防治及采收保鲜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四棱豆富硒生产关键技术。介绍了四棱豆富硒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条件、品种选择、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科学施硒、病虫防治和及时采收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浙彩棉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国家“863计划”和浙江省科技重点项目资助选育而成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它以白棉花浙102为母本、天然彩色棉棕U01为父本,以后两次与白棉花浙102为母本回交配制的常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2004年在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参加示范试验,2005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于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它是浙江省和华东地区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1特征特性浙彩棉2号属中熟偏早类型,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  相似文献   

12.
早香柚优质高效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香柚为永嘉地方特色名果,据统计,全县现栽培面积达18000亩,年产1000吨。随着人们对早香柚追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优质栽培已成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笔者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对优质柚园生产技术的调查分析,现就早香柚优质栽培技术概括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3,17(4):170-173
作物高效生产技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劳力投入。在讨论我国作物高效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高效生产的物化技术、免耕(少耕)技术、免耕直播技术和复种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品质棉是江苏省“十五”优质粮棉油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是提高棉花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从生产实际的角度,对高品质高产栽培、加工、纺纱等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彩棉20号是由农五师农科所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棕色棉新品种,于2008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彩色陆地棉品种预备试验,2009—2010年通过新疆省彩色棉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新疆彩色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带动棉花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江市从2002年开始利用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以高石碑、渔洋、浩口3个镇666.7hm2示范区为中心,促进全市大面积棉花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实现了品种优良化、密度合理化、两膜早棉化、施肥科学化、化调全程化、模式高效化.棉种精加工率100%,杂交棉棉种普及率99.3%,配方施肥100%,棉田化调100%,全程化调90%以上,高效模式49.4%.示范区累计植棉446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630.5 kg;1~4级优级棉占93.3%;棉田每公顷总收入42319.5元.其间全市皮棉平均品级2.68级,比前3年平均高0.48级;绒长28.9 mm,比前3年平均增1.36 mm;28~31mm中长绒优质棉比例占89.1%,衣分39.4%比前3年平均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力21~22 cN·  相似文献   

17.
天然彩色棉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敬源  崔金杰  司强 《中国棉花》2000,27(10):12-13
对天然彩色棉害虫采取不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成本偏高,增加了棉农的劳动强度;常规防治成本适中,但有较大盲目性,不仅增加了棉农的劳动强度,而且剧毒农药的施用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了棉农的危险性;综合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用工最少,收益最大。为了降低彩色棉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应该采取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棉花双秆栽培优质高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适宜密度下选用抗虫杂交棉、加大前期施氮比重 ,即安家肥与花铃肥比例 2∶ 2或 3∶ 1、两步化调等关键技术 ,为大幅度提高植棉经济收益、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改善、向机械化植棉过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从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双低油菜。最初育成的双低品种产量比双高品种低10%~15%,推广相当困难,但他们仅用4~5年时间便实现了“双高”向“双低”的转化。现加拿大98%以上的品种是双低油菜,1%左右的高芥酸油菜也只作工业特用。加拿大双低油菜生产快...  相似文献   

20.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集成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