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阔叶林在中央各州的所有森林中约占65%。树种为栎树,其中包括黑栎(Quercusvelutina Lam.),白栎(Q.alba L.),大红栎(Q.coccinea Muenchh.),赤栎(Q.rubra L.),沼生栎(Q.prinus L.)。这些栎树生长的土壤和地形条件变化很大,因而立地质量和树木生长很不相同。比较集约的经营需要为每一树种确定立地质量。近几年来,广泛应用树干解析和节间测定法编制立地指数曲线,其计算技术已有许多人作过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
栎属树种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属树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也是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同时其果实、栓皮等具有重要的工业和药用价值.研究栎林的生长过程,对其经营抚育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栎属树种的生长过程,特别是栎属树种生长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栎属树种全林分生长模型、单木生长模型、径阶分布模型等;阐述了栎属树种生长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栎林的经营抚育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系木兰科大乔木,是古老的孑遗树种,现仅存鹅掌楸(L. chinense(Hrms.)Sarg.,又称马褂木)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 L.),均为重要园林观赏植物和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紫花海棠(Malus‘ Purple’)3个树种在萧山区海防林建设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弗吉尼亚栎和木麻黄这2个树种生长良好,保存率分别为95%和94.5%,可以在萧山围垦地区作为营造沿海防护林的新优树种加以推广;紫花海棠成活率(保存率)仅为40%,缺乏良好的耐旱抗涝习性,不能盲目引进造林,还有待进一步试种而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构建了3个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RCP2.6和RCP8.5)预测了其未来生长趋势。[结果]同一地区栎类树种年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方面,同一地区的不同栎类树种和不同地区同一栎类树种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北京地区的3种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在辽宁仙人洞地区却与气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北京地区的麻栎、河北地区的蒙古栎、辽宁大黑山地区的栓皮栎的径向生长均受降水条件限制。模型预测显示,至本世纪末,北京地区和辽宁大黑山地区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辽宁仙人洞地区栎类树种径向生长呈增加趋势。[结论]我国暖温带北缘不同地区的栎类树种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为取样地区的气候所支配,下一步尚需结合林分及立地因子,来厘清各类环境要素的相对贡献度。  相似文献   

6.
北美栎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系统引种了北美栎属10个树种在江苏育苗、造林。观察记录栎树苗期生长及在不同地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地径、冠幅生长,秋季物候及叶色等性状变异,并与江苏乡土栎树麻栎、小叶栎、栓皮树和青冈栎等进行比较。综合生长、适应性及观赏性状指标,初步选择水栎和柳叶栎为优良速生用材观赏树种,南方红栎、红栎和北方红栎为优良秋叶观赏树种。认为江苏地区引种北美栎树应以分布于气候较相似的美国东南部亚热带的水栎、柳叶栎和南方红栎等树种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南方红橡木(Quercus falcata)、北方红橡木(Q.rubra)和杂种橡(Q.hybrid)3个美国栎属树种在广东省的适应性,开展了苗期生长调查,并在广东省乳源天井山林场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树种间的苗高与地径差异显著,平均苗高为9.6~24.4 cm,变异系数为21.83%~36.89%,平均地径为0.31~0.41 cm,变异系数为20.08%~25.33%。引种1 a时的成活率超过71%,补植后的成活率超过90%。3个树种平均树高为32.6~34.1 cm,变异系数为37.94%~45.65%,平均地径为0.38~0.45 cm,变异系数为35.37%~45.85%,树种间的地径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3个树种均能适应粤北山地气候与环境条件,但个体的分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栎类树种是我国北方森林的主要种群和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熊岳树木园栽培栎类树种已有百年历史,该文介绍了熊岳栎类树种栽植地的生境概况和引种时间,阐述了栎类树种的物候期、生长及迁地保护情况,详述了红槲栎和沼生栎的繁育栽培技术,为栎类树种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栓皮栎 麻栎 小叶栎 苦槠 石栎扦插繁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麻栎(Q.acutissima)、小叶栎(Q.chenil)、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木材坚硬致密,是著名的硬质用材树种;根系发达,深根性,萌芽力强,耐干旱瘠薄,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其枝、干可以作为培育香菇、木耳的段木;叶可饲养柞蚕;栓皮可制作软木;栎类萌生能力强,木材热值高,又是优良的再生能源树种。在我省的造林绿化中需要大量的种苗。  相似文献   

10.
几种国外栎属树种引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栎属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在湖南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园引种8个国外栎属树种,观察其种子发芽情况及苗木生长表现.结果表明,8个树种露地栽培均能发芽,其中弗吉尼亚栎、柳栎、南方红栎和娜塔栎在发芽率、生长发育和观赏性状等方面均优于其他4个树种,有望在城市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栎树(Quercus.L),在太岳山主要有两个种,即辽东栎(Q·liaotungensis)和蒙古栎(Q·mongolica)。当地群众把栎类统称为柴树。从太岳山栎类的分布来,看,辽东栎占绝对优势,分布广且多。主要分布在牛角鞍、五龙壑、老爷顶三高峰所构成的梁的两侧,海拔高1000~2000米以上。栎类在太岳山占有林地面积的32.6%,仅次于油松。但是,由于当地群众有烧栎柴的习惯,所以栎林破坏严重,有的呈灌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光叶楮叶片和叶柄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速生阔叶树种,落叶乔木,属桑科(Moracea),构树属(Broussonetia).该树种适应性极强,耐盐碱、干旱,生长周期短,且伐后可以萌生,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制浆造纸专用树种.光叶楮的树皮可生产特种纸;树干可制纸和纤维板;树叶可作饲料,当年的生物产量可达到22.5 t·hm-2.它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可用于环境绿化和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3.
7种国外栎树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栎依阿华和密苏里种源最早;其次为北方大果栎伊利诺斯种源、南方红栎阿肯色种源、黑栎安大略种源,水栎各种源发芽均迟。总出苗率以黑栎密苏里种源最高(达83.3%),水栎得克萨斯种源和北方栎蒙大纳种源较低(仅为15.7%和20.0%)。1年生苗高生长量以英国栎最大,其次是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和水栎,黑栎和北美白栎生长量最小。同时,还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苗高季节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14.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l.),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洒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1)栓皮栎型,2n=24=20m 4sm.(2)夏栎型。2n=24=14m 10sm,(3)槲栎型,2n=24=22m 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国5省(区)10个县(市)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生长调查,研究大叶栎结实习性、天然更新规律、生长及适应性、群落习性、病虫害发生规律、经营与利用特性等,结果表明大叶栎为优良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结实和天然更新能力,可人工植苗、直播造林、天然更新,最适“近自然”经营,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是优良薪炭、纤维板、造纸、高档家具、菇木及防火林带树种,也是优良生态公益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在临沂地区首次引种试验了火焰红栎、沼生栎、欧洲红栎等3个红栎树种,观测研究了物候期、环境适应性、生长指标及观赏特性等,结果表明:3个红栎树种在临沂地区长势良好,能够正常越冬、越夏,生长速度中等,可以完全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环境适应性优良,是适合在临沂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优良观赏树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是我国北方用材树种,主要生长在辽宁、吉林省等地区.该木材强度高,纹理美观,易于机械加工,但是存在着难干燥、易开裂等问题,因而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开发利用辽东栎木材,研究制定合理的干燥工艺,使其成为可用树种,对补充木材资源的不足,使辽东栎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栎类树种是重要的森林树种,在用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选用从辽宁省宽甸县引进的蒙古栎变种的粗齿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var.frosseserrate Rehd.)和大果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var.macrocarpa H.W.jen etL.M.wang)与本地区的蒙古栎、槲树进行对比试验,观测了苗期和幼林期的生长、适应性等性状。实验结果表明,蒙古栎变种比本地其它栎类树种生长量、抗冻能力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美国栎属种源引种、变异研究:种子及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美国3个州(宾夕法尼亚、纽约和田纳西州)引进的栎属3个树种北方红栎、柳叶栎和红栎的21个种源进行了两次播种和容器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栎属种子砂床播种、芽苗移栽、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对栎属种子的发芽、芽苗和苗木的生长过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栎属不同树种间和种内种源、家系间在种子体积、千粒重、发芽率、30d萌叶率和苗高生长等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变异,试验数据表明种子体积北方红栎为大(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72最大),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千粒重以北方红栎为重(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72最重),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发芽率为北方红栎最高(其中宾夕法尼亚州家系191为100%),其次是红栎和柳叶栎。30d萌叶率和苗高生长以柳叶栎为高(田纳西州种源9701TN最高),其次是红栎和北方红栎。在种间和种内不同种源、家系间种子千粒重与年终苗高生长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柞树(栎属Quercus,L)从地理分布上是属北半球温带的树种,在黑龙江省有两个种,即蒙古柞(Q.mongolica)和檞树(群众俗称大叶柞Q、dentata)。从全省柞树分布情况来看,蒙古柞占绝对优势;从生长情况、干形品质以及病腐的感染率比较,蒙古柞也比大叶柞好。柞林在我省分布东界在抚远一带,西界在大兴安岭东部嫩江流域的各个支流,北界可达黑龙江边北纬53°左右,西至额尔古纳河右岸吉拉林附近,仍有少量分布。垂直分布是随地理部位不同而有所升降,长白山林区海拔高度在600米时可组成纯林,单株混交的柞树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