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露天竹荪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竹荪的生长发育条件,并从栽培品种、栽培季节、栽培管理、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竹荪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4.
5.
高允旺 《食用菌》2004,26(3):37-38
采取“两增大”(增大氮肥配比,增大培养基料的用量)的创新技术。突破50-60kg/666.7m^2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5年初春至2008年6月,笔者在海拔800余米的福建省宁德市虎贝乡,用发酵料栽培竹荪获得增产增收,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1菌种选择选用长裙竹荪D1,其子实体洁白,菌柄粗,易栽培且产量高。栽培种选用菌丝体白色,呈粗线状或羽毛状,无黄水,冬季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菌龄为65~75天,在23℃的温室内栽培35~40天即可的菌种。2原料配方竹荪栽培原料来源广,配方可选用40%香菇菌糠、30%竹制品下脚料、20%竹木枝或竹制品下脚料及10%杂木屑。竹木枝条须破碎或切成3~10cm的小片,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每平方米用量为35kg,在建堆发酵前备足晒干。3建堆、发酵长裙竹荪菌丝在5~29℃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形成温度须为16~30℃。建堆选择在当地气温回升到16℃之时的前两个月进行,建堆采用边加水边堆料的方式,堆成高100cm,底宽180cm,面宽120cm的梯形堆,长度视栽培面积而定,堆完后用湿麻袋或稻草覆盖以保温保湿。待料温升到60℃后保持2天,之后翻第1次堆,如果此时含水量不足60%则要在翻堆时补水,使其含水量达到60%~65%,之后每2~3天翻堆一次。翻堆时间视气温而定,气温高时每隔2天翻堆一次;低时则每隔3天翻...  相似文献   

7.
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pets)Fisoh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体态优雅,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的美称。竹荪营养丰富.香甜浓郁,酥脆适口,“与肉共食,味鲜防腐”堪称“色、味、香”三绝,深受消费者青睐。80年代古田县成功开发竹荪生料栽培技术,十几年来其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越来越成熟.更加便于操作和推广,其中改搭建室外荫硼为套种大豆遮荫;  相似文献   

8.
本站从事八年来,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将该技术汇集成合订本,转让给广大食用茵爱好者。本资料着重介绍竹荪、银耳、黑木耳,平菇的制种栽培管理、采收整套新技术。其特点是:(1)竹荪快速栽培法,用玉米杆做原料。  相似文献   

9.
大豆遮荫栽培竹荪新技术余培胜,方水彩(福建建瓯市小桥镇食用菌站353131)我镇以推广种大豆代替荫棚栽培竹荪1000亩,取得显著成效,现供大家参考。l栽培季节根据我区地理条件和竹苏生长发育特性,当地温度持续在7~30℃为栽培季节,一般春季栽培,在2~...  相似文献   

10.
竹荪是我国著名的山珍,不仅味道鲜美、滑嫩爽口,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开始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化栽培,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竹荪为鬼笔科竹荪属真菌的统称,其形态奇特,色泽绚丽,有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的美称。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适合炒、焖、烩、煲等多种烹调方式。竹荪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治疗痢疾、减肥、防癌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贵食用菌。20  相似文献   

12.
古代作为宫廷贡品的竹荪是名贵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被誉为"真菌皇后"。竹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21种氨基酸、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酶。竹荪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提取液含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且是天然的防腐剂。1竹荪的生物学特征竹荪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特点,怕高温、水渍和强光。  相似文献   

13.
竹荪为鬼笔科竹荪属真菌的统称,其形态奇特,色泽绚丽,有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的美称。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适合炒、焖、烩、煲等多种烹调方式。竹荪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并具有治疗痢疾、减肥、防癌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贵食用菌。20  相似文献   

14.
竹荪大田畦栽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书忠 《食用菌》2009,31(1):47-48
竹荪在福建邵武从1990年开始引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其栽培技术不断创新,现已形成了一套竹荪大田畦栽高产新的栽培技术措施,使竹荪大田畦栽,具有易栽培、成本低、花工少、效益高等特点,现已成为邵武市农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之一。2008年该市大田畦栽竹荪面积扩大到400hm^2。现将竹荪大田畦栽高产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竹荪大田畦栽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振兰 《食用菌》2010,32(5):56-57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仙人伞",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食用菌品种,被誉为"菌中皇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及对竹荪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国内外市场竹荪的销量也不断上升,产品价格趋于平稳,刺激了竹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就闽北竹荪生产现状而言,尽管栽培面积很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首创竹荪生料栽培新生产线,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比老法栽培提前半年以上采收,每10平方米当年可收竹荪干品2~3公斤,单产提高2倍,一次接种连收2~3年。卓洋乡余养彬种植70平方米,当年收干品14.2公斤,收入10730元;凤都乡朱能武种植600平方米,其中160平方米开采,收入2万元,全县1990年800户菇农栽培1万平方米,均获可观的经济效益。古田县生料栽培竹荪速生高产新技术详细介绍于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竹荪属于中温型菌类,栽培季节的安排,一般分春播秋收和冬播春收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安排生产时必须根据竹荪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17.
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九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当年春季接种,发菌培养2个月,便进入收获期,每平方米产出竹荪干品250~350g,高产达500g。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的高效成果,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项目。近2年来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古田县玉田食用菌研究所姚锡英采用组织培养法培养竹荪菌种。即先将离体的组织或细胞经过培养和诱导,形成无细胞分化的一团愈伤组织,然后分化培育提纯成D—42号菌株,进行栽培。其栽培特征是:菌蕾扭结多为丛生或单生,生长密度厚、产量高,朵形挺拔高大,裙长落地等优良特点,商品价值很高,一年可长3—4潮竹荪。 D—42号可用生料栽培,技术容易掌握。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各种竹类枝叶、杂木枝桠,玉米秆、棉籽壳、芦苇、豆壳都可以大规模栽培。每平方米用料20—25公斤,如果自己用原种扩大生产种,成本只7—10元。一次播种,可以连收二年以上,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1、原料处理:北方产棉区正准备棉籽壳。南方如用杂木及其枝桠,最好的砍伐时期是秋末,来年的新芽发生以前,这阶段处于休眠状态,养料多储蓄  相似文献   

19.
正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属鬼笔科竹荪属竹荪种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干品中蛋白质含量19.4%、脂肪含量2.6%,碳水化合物总量60.4%,其中菌糖含量4.2%、粗纤维含量8.4%、灰分含量9.3%)。现代医学证明,竹荪能抑制人体内肿瘤细胞生长[1],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等具有治疗作用。我国对竹荪研究水平高,推广、普及、应用面大,效益好。目前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及相关企业已开展了对竹荪的基础与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鲜食葡萄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