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鉴定河南省商丘地区感染枸杞的白粉菌,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该地区感染枸杞的白粉菌病原菌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梗直立,大小为(82~172)μm×(10~25)μm,分生孢子串生,呈圆柱形、长椭圆形,大小为(20~36)μm×(10~18)μm,附着胞呈乳头形;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致,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片;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94 bp序列(Gen Bank登录号:JX546296.1),经BLAST比对分析发现,该序列与ITS序列同源性100%;用MEGA5.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穆氏节丝壳(Arthrocladiella mougeotii)的AB022380.1、AF455748.1、AB329690.1、AF073358.1白粉菌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商丘地区感染枸杞的白粉菌为穆氏节丝壳。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鬼针草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没有分支,大小为100~160 μm×11~13 μm,包含1个足细胞,2~4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大小为20~50 μm×10~20 μm(长/宽为1.25~3.0);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样,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获得528 bp序列(GenBank登录号:KJ920100),经MEC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cichoracearum)的KF453969序列聚为一枝,与其相似度达到99%.本研究表明,广州地区的鬼针草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郑州地区草莓红斑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对来源于郑州地区的草莓病株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CM3,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致病性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M3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浓密状菌丝体,表面呈波浪状,背面淡黄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或梭形,有4个横隔膜,测量大小为(19.35~32.5)μm×(8.1~9.2)μm。分生孢子顶端细胞呈透明状,并长有附属丝,分生孢子中央深褐色。菌株CM3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相似性达100%,故将草莓红斑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这是棒孢拟盘多毛孢在河南郑州地区草莓上的首次报道。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对该菌抑制效果显著,可在郑州地区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将采集的病菌在室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丝的附着胞成裂瓣状,单生或对生;分生孢子梗直或稍弯曲,大小为55.9(51.2~61.0)μm×5.6(3.8~7.5)μm,上单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到圆形,无纤维状体,大小39.3(29.3~45.1)μm×18.8(14.6~22.0)μm,芽管从孢子一端萌发。病菌的闭囊壳散生在叶片的背面,球形,直径117.0(62.9~168.5)μm,褐色到黑色,闭囊壳上着生5~15根菌丝状附属丝,直或弯曲,基部褐色,顶部无色,长度是闭囊壳直径的0.5~2.0倍;闭囊壳有2~7个圆形到卵圆形的子囊,子囊足胞不明显,大小为60.1(46.0~72.3)μm×48.1(35.4~65.5)μm;子囊内大多2~4个子囊孢子。用真核生物rDNA-ITS引物ITS1/ITS4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感染景天属的Erysiphe sedi(JX173289 and JX173290)序列同源性达100%。基于病菌的形态特征和序列同源性结果,将引起新疆长药八宝白粉病的病原鉴定为E.sedi。  相似文献   

5.
何刚  徐彪  张利莉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7):1238-1243
[目的]对新疆阿拉尔地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上发生的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根据形态观察,附着胞裂瓣形,分生孢子梗直立,无分支,脚胞柱形,直或稍弯曲,上接1~2个细胞,分生孢子单生呈桶-柱形,分生孢子顶端萌发.未发现有性型.病原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与来自Genbank中的8条Erysiphe trifolii序列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紧密,且同源性达到99;.[结论]采自阿拉尔地区白车轴草上的白粉菌为E.trifolii.  相似文献   

6.
中华常春藤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2009年秋,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发现该植物发生黑腐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9月至11月,植物感病后,首先在叶片边缘、叶柄基部和匍匐幼茎处发病,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黑色病斑,叶柄感病后缢缩黑色坏死,在受侵害的叶片上出现较大的不规则形状的病斑,湿度大时,产生白色絮状菌丝,最后整根藤蔓枯死。田间发病中心明显,蔓延迅速,连片发病严重。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健交界处分离病原菌株,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壁薄、无隔、纺锤形到窄椭圆形,大小为(18~25)μm×(4~5)μm,平均为19.3μm×4.7μm;子囊双层壁,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透明、壁光滑,大小为(19~28)μm×(7~9)μm,平均为22.3μm×7.5μm。病原菌株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557 bp。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与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侵染中华常春藤的菌株被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de Not,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致病性试验表明,中华常春藤是葡萄座腔菌的寄主。  相似文献   

7.
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柑橘木虱中分离出一株对柑橘木虱具强致病性的菌株ZJPL08,观察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克隆并分析其rDNA ITS序列,并测定该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结果表明:ZJPL08的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淡紫色至深紫色,富生粉质状分生孢子;3~5个轮生瓶梗,大小为(7.5~9.0)μm×(1.8~3.0)μm;分生孢子卵形或纺锤形,大小为(1.5~2.8)μm×(1.3~2.5)μm。该菌株的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100%,因此,菌株ZJPL08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接种后培养时间越长,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培养时间相同时,孢子悬浮液浓度越高,柑橘木虱的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砂仁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砂仁茎枯病主要危害茎秆,初染病时病斑呈水渍状,逐渐扩大为纺锤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黄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后期病斑部质脆,呈灰褐色至灰白色干枯,导致茎部易折断,地上部分枯萎;分生孢子团奶油状,培养6~7 d 后产生菌核;分生孢子盘圆形,直径60~150μm,分生孢子梗栅栏状排列,基部褐色,向顶渐淡,具隔膜,分生孢子单个顶生,单胞,纺缍形,两端顶部钝圆,(10~18)μm×(4.5~5)μm,附着孢大量,具钝齿状裂片;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 rDNA 的 ITS 序列与 GenBank 中多个 Colletotrichum crassipes 菌株 ITS 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相似度为99%。引起砂仁茎枯病的病原鉴定为壳皮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rassipes )。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河南省商丘地区患枯萎病番茄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引起番茄枯萎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落呈圆形、白色,中心呈淡紫色,分生孢子镰刀状或椭圆状.经PCR扩增番茄病原菌ITS序列后得到长度为582 bp的片段,对该序列在NCBI中进行比对,显示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山西省欧李褐腐病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测定对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同心轮纹状,灰白或灰黄色,产孢丰富;分生孢子梗较短,有分枝;分生孢子串生,无色,单胞,柠檬形或卵圆形,孢子大小为(7.5~20.0)μm×(7.5~11.5)μm。经形态学鉴定为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rDNA-ITS序列与Monilinia fructicola的同源性为100%,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