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在四川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Pinus radiata引种造林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对辐射松危害程度强,造成的损失重,根除的难度大,是中度危险的潜在重大害虫,将对四川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辐射松大面积引种造林构成较大的威胁,应加强对辐射松引种造林模式和该害虫的虫情监测、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岷江干旱河谷区长期处于缺水的自然环境之下,在岷江干旱河谷造林树种选择上,一般选用耐旱树种,节水造林。由于岷江干旱河谷的降水量小,植物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这样的生长环境导致了植物生长缓慢。目前,水分子成为限制岷江干旱河谷造林的关键因素。由此,展开对岷江干旱河谷造林树种耗水性的研究,也是研究岷江干旱河谷造林树种选择的关键所在,该篇致力于协调造林植被与河谷水资源的关系,主要以辐射松、油松、榆树、岷江柏和侧柏五个树种为研究对象,展开岷江干旱河谷造林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辐射松(PinusradiataD.Don)原产于加利弗尼亚海岸,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现在是南半球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1990年以来辐射松被引种到长江上游四川省阿坝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幼树的成活和早期生长表现良好。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松在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长情况,种源和遗传上的差异,环境限制因子和辐射松的气候生境,病虫害,引种不成功的经验教训以及辐射松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文中还简述了辐射松在阿坝干旱河谷地区的早期生长情况,列举了在长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辐射松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开展的研究。图4表5参90。  相似文献   

4.
岷江干旱河谷几种乔木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本试验以生理研究为基础,选择干旱河谷区造林地内具有相对较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针叶树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阔叶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榆树(Ulmus pumila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其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该地区试验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度、叶片含水量和24h失水率;②5个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表现为岷江柏最高,其次榆树>刺槐>臭椿,辐射松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通过设置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水分、岷江柏生理生化及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干旱河谷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逆境的响应,为这一地区岷江柏人工林的营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岷江柏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的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从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看,岷江柏在海拔2 200 m~2 300 m之间生长最好。因此,在该区营造人工岷江柏林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这一地段。  相似文献   

6.
辐射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辐射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利亚、耐干旱、贫瘠,生长较快,材质好,先后被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几十个国家引进,表现良子。我省半于80年代在盆地内部引种失败。1989年,我省阿坝州开始在干旱河谷地区进行引种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1997年,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干旱地区辐射松引种造林试验》课题,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课题组进行了育苗、造林的对比试验,基于掌握了辐射松育苗、造林和引种驯化技术,特别是扦插育苗的成功,为该树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引种栽培的5 a生辐射松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鲜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及其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7%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5 a生辐射松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9.507 t/hm2,净生产量为3 902.40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510 t/hm2,占林分总量的43.62%;净生产量1.702 t/(hm2·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43.63%.灌木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171 t/hm2、434.20 kg/(hm2·a);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8.091 t/hm2、1 618.20 kg/(hm2·a);苔鲜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464 t/hm2、92.80kg/(hm2·a);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271 t/hm2、54.20 kg/(hm2·a).辐射松人工林与同区域同龄油松和岷江柏相比,其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高于它们.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段,对造林20年后的岷江柏和辐射松人工林林下豆科物种组成、生物量积累和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41种,有豆科灌木5种、草本2种,其中岷谷木蓝是较稳定的伴生灌木;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盖度下降,豆科草本逐渐出现,豆科总生物量在减少。(2)辐射松林下灌草植被21种,其中豆科灌木2种,胡枝子在灌木层优势明显,无豆科草本;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豆科盖度、总生物量变化不大。(3)岷江柏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45%,且岷谷木蓝和锦鸡儿有根瘤;辐射松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38%,未发现根瘤。(4)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远高于辐射松,灌木生物量能达到辐射松的20倍。总体而言,岷江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盖度大、物种多样性高,且豆科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积累多,还分布有发挥固氮作用的岷谷木蓝,对干旱胁迫、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茂县,对辐射松纯林、辐射松+岷江柏针叶混交林、辐射松+刺槐+岷江柏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松人工林乔木层常见有伴生树种臭椿;灌木层有优势种胡枝子;草本层蒿属植物有较大更新潜力;物种丰富情况总体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林下以菊科、禾本科、豆科...  相似文献   

10.
岷江干旱河谷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为给该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针对其特点,从造林树种选择及其造林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择了抗旱能力相对较强的针叶树种:岷江柏、油松、辐射松、白皮松与阔叶树种:密牧豆、元宝枫、榆树、刺槐进行研究,发现岷江柏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89.6%,其次白皮松(89.5%)>榆树(86.7%)>油松(85.8%),都达到了85%以上,再次是刺槐(78.9%);元宝枫(59.1%)、密牧豆较差(53.0%),辐射松最低(50.5%)。同时还开展了采用黑地膜、白地膜、石块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4种处理方式对林木成活与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均较对照好,其中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成活率达81.8%,黑地膜表现次之,而对照最差,生长量也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对照最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及相邻样方法对东莞市樟科林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每个样地乔木树种植株数量、胸高断面积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樟科林木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东莞市的天然森林里,樟科林木以润楠属、樟属和木姜子属为主,常见树种多为阳生性先锋树种,如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山苍子(L. cubeba)、潺槁树(L. glutinosa)等,以及中性长寿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其他树种均为零星分布.浙江润楠、黄樟、山苍子、豺皮樟等种类海拔区间分布较宽,各样地几乎都有分布,而潺槁树明显更多地集中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中;(2)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仅有樟树(C. camphora )1种,属我国栽培的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有黄樟、浙江润楠和樟树3种;(3)樟科林木种数与群落所有林木植株数量、群落丰富度及香侬韦纳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樟科林木的植株密度与海拔显著相关,高海拔森林群落中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大;(5)樟科林木胸高断面积与海拔、樟科林木植株数量及优势种种类等相关性显著;(6)浙江润楠具有集群分布、且树木径级较大等特点,且其海拔分布区间较宽,其木材资源在东莞市天然森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By using altitude as a surrogate of warming treatment, we transplanted seedlings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and 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 from their original altitude (2000?m a.s.l.) to a lower altitude (1500?m a.s.l.) and grown in two light environments (full and low) at both altitudes for two years in north-central China,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warming and light on seedling survival and growth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itude and light did not affect survival rates of both species, but ha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on their growth performance. Although both species had greater heights, root collar diameters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s in full than in low light at high altitude, such growth advantage disappeared or even reversed at low altitude, especially for L. principis-rupprechtii. Moreover, L. principis-rupprechtii seedlings increased specific leaf area, leaf area ratio and shoot:root ratio at low altitude. Despite this study is relatively short termed, such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hade tolerance in species responses to warming and may imply an altered regeneration pattern of L. principis-rupprechtii if the current warming trend remain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香笋竹是云南特产优质笋用竹种,也是箭竹属中秆型较大和分布海拔较低的一种。由于具有鲜笋品质优良、抗寒性强、秋季发笋等特点,开发价值较高。文中报道了香笋竹基本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培育技术试验的阶段性成果,提出和论述了产业化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落属数、种数、个体数量、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均在401~600 m达到最大值,高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大于低海拔地区;相邻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相似性较高,且高海拔与低海拔间蝶类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预测气候变化、保护蝴蝶资源和评价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帝山次生林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俊峰  张芸香 《林业研究》2006,17(2):111-115
为了分析和探讨海拔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沿海拔梯度(1600–2600m),设定14个样地,对每个样地内对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群落优势种变化依次为:辽东栎、油松、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群落内乔木树种的平均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单峰变化。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树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最大树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阔叶树最大胸径无明显变化规律,针叶树最大胸径不断减小。中海拔群落内,针叶树种的最大树高和胸径高于阔叶树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单峰变化,中海拔群落(1900–2200m)植物多样性最高,高于低海拔群落(1600–1900m)和高海拔群落(2200–2600m)。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反映出的植物α多样性变化与海拔高度显著相关。在研究地区,植物多样性变化与群落所处的海拔显著相关,此外,还与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人为干扰有关。图8表3参13。  相似文献   

16.
Pinus patula and high-elevation (HE) sources of P. tecunumanii exhibit intermediate levels of resistance to pitch canker (Fusarium circinatum), compared to extremely resistant species such as P. oocarpa, and extremely susceptible species such as P. radiata. Seedlings from 20 P. patula provenances and 15 HE P. tecunumanii provenances were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with the pitch canker fungus at 21 and 12 weeks of age, respectively, and assessed for resistance 12–20 weeks later. There was important provenance variation in pitch canker resistance for both species. The 20-week LiveStem percentage ranged from 70.3% to 43.6% among the P. patula provenances and 59.6% to 11.7% among HE P. tecunumanii provenances. There was a geographic pattern to the provenance variation, and in both species, low altitude sources demonstrated more resistance than those from high elevation. Provenance variation in pitch canker resistance could be useful when making selection and breeding decisions with these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蒋家沟流域土壤种子库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明确种子库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响应性机制及群落恢复潜力,选取蒋家沟流域8条海拔带[Ⅰ(2700~2900 m)、Ⅱ(2500~2700 m)、Ⅲ(2300~2500 m)、Ⅳ(2100~2300 m)、Ⅴ(1900~2100 m)、Ⅵ(1700~1900 m)、Ⅶ(1500~1700 m)、Ⅷ(1300~1500 m)]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种子库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Ⅲ、Ⅱ海拔带的平均物种数和种子密度显著高于Ⅶ、Ⅷ海拔带,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与物种数量随海拔降低而逐渐减少;Ⅰ、Ⅱ、Ⅲ海拔带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M)大于5.000,Ⅶ、Ⅷ海拔带M小于3.000。种子库萌发物种以菊科和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海拔2300 m以上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海拔2100 m以下则以1年和2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各海拔带物种分布均匀性较好,除Ⅵ海拔带外,其余海拔带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大于0.900。Ⅲ海拔带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分别为0.942和3.006;Ⅶ海拔带的D和H最低,为0.810和1.720。除Ⅶ、Ⅷ海拔带以外,其余海拔带的土壤种子库均与临近海拔带种子库相似性最高,Sorensen相似性系数(CS)为0.400≤CS<0.550,且整体上表现为随海拔升高CS逐渐减小的趋势。蒋家沟流域植被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变化受海拔梯度的影响,与蒋家沟流域内气候的垂直地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多样性分析发现,各样地中的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0 42种,个体密度0.0 1 805.6头·m-2,多样性指数02.285 5,均匀度指数0.251 0 0.873 6,优势度指数0.147 0 1.000 0。其中海拔1 200 m沟谷雨林的蚂蚁物种丰富度最高(42种);海拔1 450 m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2.285 5),优势度最低(0.147 0);海拔2 960m高山松林均匀度指数最高(0.873 6);高海拔的针叶林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优势度最高。北坡分布的物种稀少,南坡物种丰富;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海拔和植被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结论]嘎隆拉和墨脱河谷生境存在明显差异,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和植被的更替而降低的规律,但在南坡下部和中部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热带和温带物种的聚集群,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Multi-Domain Effect)。植被、海拔和坡向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主要树种冰雪灾害调查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西冰雪灾区森林受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树种、坡向、海拔高度等因子与林木受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树种抗灾害能力的大小为油茶>八角>杉木>松树>桉树>毛竹,乡土树种>外来树种;海拔对树种灾害的影响呈S型曲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加重;坡向、林木种植模式和经营方式对林木灾害的影响为阴坡>阳坡,纯林>混交林,采脂的松树>未采脂的松树。因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选择抗寒抗逆性树种品种;(2)多发展乡土树种;(3)大力发展混交林;(4)合理布局,科学管理;(5)针对受灾情况,采取不同的恢复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