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2.
因东北地区越冬时间长,气候寒冷,与其他省份蜂群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东北地区要使蜂群顺利越冬,合理布置越冬蜂巢是安全越冬的必要保障。那么怎样才叫合理布巢呢?主要根据蜜蜂生物学特点,在越冬期间取食饲料的规律,人为创造便于结团保温取食的便利条件,这就叫做合理布巢。一、布巢基本条件1.根据群势应达到越冬基本蜂数,单王单箱的越冬蜂群应不少于5框足蜂。2.单箱双王群每侧应在3框足蜂。3.优质足量的越冬饲料,保证无甘露蜜饲料,单脾重量应达2~2.5kg以上,蜜脾封盖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3.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9,60(1):22-22
蜂群越冬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常在“大寒”前后会有蜂群因饲料短缺而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管理越冬蜂群经验,综合为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秋季没喂足越冬饲料。这时外界蜜粉源缺乏,常因盗蜂干扰而无法饲喂充足,也因天气突变,寒流早至,低温喂不进饲料等;二是因管理不当越冬蜂群耗蜜多。有的蜂群虽并群,但并人的蜜脾多,蜂少,巢箱内常形成多个小蜂团,耗蜜多,损蜂多;  相似文献   

4.
郭志福 《蜜蜂杂志》2001,(10):13-13
很多蜂友看了《蜜蜂杂志》 2 0 0 0年第 1期 ,里面提到“篷布越冬法” ,他们要了解我这一经验 ,特借本刊一席之地回复关心“篷布越冬法”的蜂友们 ,同时也献给高寒地区蜂好养、越冬难的蜂友作参考 ,希望根据地区、气候灵活掌握 ,切莫照搬。如果想亲眼观摩 ,请 10月份来我场 ,将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无偿服务。我认为在东北养蜂一年之际在于秋 ,秋季必须有个好蜂群 ,这样才能为第 2年春天打下好的基础。在我地区每年 9月下旬至 10月初必须喂足饲料 ,我的做法是 :5框蜂放 6张脾 ,8框蜂放 9张脾 ,在 3~ 4天内喂足饲料 ,压制蜂王产卵。第 1次所喂饲…  相似文献   

5.
兰艳 《养蜂科技》2003,(5):20-20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 ,其主要任务是 :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有关工作 ,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条件。1 .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 ,经过试飞排泄 ,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 ,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 ,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 ,保持蜂脾相称 ,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 ,以扩大产卵圈 ,注意保温 ,进行奖励饲喂 ,促进蜂王多产卵。2 .贮备充足优质的越冬饲料 最好的方法是在…  相似文献   

6.
存蜂群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的前提下,趁蜂群还未结团(如果已结团,抖蜂时会冻死蜂),有少量蜜蜂出入时,撤出多余的脾。把蜂放在靠箱壁处,使蜂多于脾2脾,也就是5脾蜂放3张脾,4脾蜂放2张脾(都是2kg的封盖大蜜脾),外边不加隔板,把蜂板放在蜂箱的另一边。等到大地结冻不能融化时,冉包装蜂群(无论时间早晚均可)。  相似文献   

7.
秋季管理好蜂群之目的,是为当年越冬培育大量适龄蜂安全越冬,给次年春季蜂群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进入秋季时节,养蜂专业户应提早加强管理,保证越冬蜜足,喂好越冬饲料,彻底清除蜂螨,使蜂群体质健壮,保足数量,减少损失,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培育越冬适龄蜂1·1巢内存蜜充足定  相似文献   

8.
提到苏联的养蜂业,大家都知道她是拥有世界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两个第一的养蜂大国,大家也一定对我们使用什么蜂具和四季管理方法很感兴趣吧!现在就谈谈一些常用的管理技术以及越冬管理的经验。提到蜂群的冬季管理,我认为在这方面最有成效的要首推C.L.法勒。他阐述了安全越冬所必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年轻的蜂王,由适龄越冬蜂组成的强大蜂团及充足的饲料等。但我认为他的前提是气候温暖地  相似文献   

9.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白天气温不超过10℃时蜜蜂就停止飞翔,箱内的蜜蜂开始结团,强群比弱群结团迟些。只要有较多的适龄越冬蜂,并有充足的饲料,用蜜脾布置好蜂巢,做好蜂群内外的保温包装工作,保持安静,蜂群就能够安全越冬。一、越冬蜂巢的布置越冬蜂巢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便于结团,放置的蜜脾要整齐、浅褐色(使用1年以上,哺育过几代幼蜂的巢脾)。1.单王群越冬一般中间放2~3张重量较轻的蜜脾,两侧各放1~2  相似文献   

11.
陶春林 《中国蜂业》2006,57(11):16-17
鲁西南菏泽地区的蜂群越冬期只有三个月,每到秋繁结束后,蜂农们就忙于准备喂越冬饲料糖了。一般这里的秋繁日为9月15日~20日,有的会延长到9月30日。为了不让越冬适龄蜂参加酿蜜工作,到10月5日~10日,必须喂越冬饲料糖,每群喂量是5脾蜂喂5脾,6脾蜂喂6脾。有的蜂友还按东北地区的方法,喂量比蜂实数还要多1脾(例如,6脾蜂喂7脾)。据这些蜂友说,就这样喂,有的年份还会饿死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温带、寒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蜜蜂在巢内结成越冬蜂团,处于半蛰居状态,以贮备的饲料度过寒冷的冬季。长江以南山区和半山区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内形成越冬蜂团,蜂群内新陈代谢下降到最低限度,蜂群处于冬眠状态,越冬饲料逐渐被蜂群消耗。本试验就中蜂群培育适龄越冬蜂及适时断子与自然状态蜂群作了对比,测量了具体数据,为中蜂科学饲养与季节性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4.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蜂群为适应这种气候,会进入结团越冬状态。有时由于越冬前准备不足或越冬包装及越冬室性能差等原因,蜂群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下痢、饥饿、伤热等。对这些出现特殊情况的蜂群,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挽救,使其顺利渡过越冬期。现简述如下: 一、下痢群的处理 对下痢群要采取促蜂排泄和换箱换脾相结合的办法。 1.创造条件,促进蜂群排泄。在室内挂上3.0×1.5×2.0米的特制  相似文献   

16.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蜜蜂的越冬期长达3个多月,做好越冬蜂巢整顿、蜂群检查和蜂群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是安全越冬的关键。一、越冬群的蜂巢布置尼勒克县种蜂场10月下旬,蜜蜂便开始结蜂团,大部分蜂团聚集在残余封盖子脾上,吃光蜂团内的蜂蜜,局部向后壁移动。存有足够蜂蜜,正确地布置蜂巢,是蜜蜂安全越冬的基础。黑蜂越冬一般有5框群势,需  相似文献   

17.
1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的越冬适龄蜂群在培养越冬蜂前期,要抓紧时间治螨和防止白垩病。每年秋天在最后一个蜜源后期,蜂王所产的卵都是越冬蜂。这个期间,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和蜜源情况把子脾集中到巢箱,繁殖出最后一代越冬蜂。2要为蜜蜂准备好充足的安全无毒越冬饲料蜂群内自然封盖蜜不宜产晶,不爱发酵,也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是良好的越冬饲料。如果留用封盖蜜脾不够用,可用优质的白砂糖制成糖浆进行补喂。方法是50千克白砂糖加水28~33千克,加热到沸腾。晾凉后灌脾或饲养器补喂。3合理布置越冬蜂巢越冬蜂群一般提倡蜂略多于脾(如415框蜂放4张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是有1000多群蜂的专业养蜂者吉姆·科尔的蜂群室内越冬技术。在內布拉斯加寒冷的冬季,吉姆做到使他的所有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吉姆还不懂为什么在室外越冬每群蜂要耗27公斤蜂蜜,因而着手做室内越冬的尝试。经过六年试验,他完善了蜂群室内越冬管理技术。在相同的条件下,室內越冬蜂群经4~4.5个月越冬每群仅消耗蜂蜜4公斤(即每月每群耗用0.9公斤)。在大小为10×10×4米的室内,放1000个巢箱群,每群均有底板和大盖。为了安全越冬,每群蜂要有约1.3公斤重的蜜蜂和9公斤左右饲料蜜。  相似文献   

19.
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繁育适龄越冬蜂 ,加强群势为越冬作准备 ,使蜂群能安全越冬 ,为来年春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地蜜源情况和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摸索 ,总结出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经验。1、检查调整蜂群和培育新王8月上旬芝麻花已接近尾声 ,棉花已无大的流蜜 ,这时停止取蜜 ,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 ,调整蜂势 ,抽出多余巢脾 ,对弱群加封盖子脾或进行合并 ,使全场群势基本相等和蜂脾比例恰当 ;检查蜂王情况 ,记录一年以上产卵不好的老王以及伤残王和产卵不强的蜂王等情况 ,为下一步培育新王作计划准备。八月十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