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以下简称CT)表现,了解肾癌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同时联系其病理结果,分析肾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结果25例中,23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典型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软组织肿块,部分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增强后实质及边缘呈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另2例CT影像学诊断为肾细胞癌而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肾囊肿并出血,另1例为肾脏真菌性感染,诊断正确率达92%(23/25)。结论依据肾癌典型CT表现可对其进行准确诊断,但必须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肾透明细胞癌CT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6-09-2010-09月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术前CT征象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8例病灶为高密度,17例为低密度,19例为混杂密度.CT强化皮质期43例肿瘤实体强化幅度超过正常肾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前列腺癌(40例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证实)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前列腺无明显增大2例,增大53例;其中2例为包膜内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53例为包膜外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48例,等密度5例,均示前列腺外、后缘结节状、波浪状隆起,或凸出于包膜外的不规则肿块,有的伴周围结构器官受累,骨或远处脏器转移现象;以上病例增强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CT增强扫描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外型)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前列腺癌(包膜内型)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 h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超急性期CT表现为MCA高密度征、点状征及豆状核边缘模糊,密度减低;岛叶密度减低,相应侧裂池变窄;颞叶灰质密度减低,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界限不清.结论螺旋CT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CT、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提高肾上腺皮质腺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们医院从1993~200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或/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 9800型CT机,GE Prospeed SX Advantage型螺旋CT机,GE1.0T Signa Horizon LX型磁共振设备,行CT或/和MRI平扫,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22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5例,左侧7例.最小病灶为9×12mm,最大病灶为170×12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T2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6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单右侧11例,单左侧2例,双侧3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内密度/信号不均匀,以脂肪为主12处,以软组织为主8处,增强扫描软组织呈轻至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肿瘤长于增生的肾上腺内,4处病灶有点状或条状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诊断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癌病例5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结果 5例病理均为黏液腺癌。5例肿块均位于下腹部中线处、膀胱前上方或前方;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4例边缘欠光整,1例边缘光整;4例为囊实性肿物,1例为实性肿物;1例囊壁见点状钙化;1例见脐尿管;肿块主体部分均位于膀胱外,2例往膀胱腔内生长;5例均压迫膀胱前上壁或前壁,并致其不同程度增厚;4例行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强于动脉期。结论下腹部中线处、脐与膀胱间出现可强化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应提示脐尿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特征,以提高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俐周围型肺癌共有102个病灶,其中右肺叶病灶69个,右上肺叶病灶36个。病灶的主要特征性CT征象:(1)分叶征:89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87.3%;(2)毛刺征:71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9.6%;(3)胸膜凹陷或(和)胸膜牵拉征.63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1.8%。次要特征性CT征象: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支征)以及空泡征等。增强扫描瘤体均有强化。结论:CT影像检查发现肺内结节或肿块,并有包括2个以上主要征象在内多个CT征象应考虑诊断周围型肺癌、若合并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无钙化).要考虑肺癌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结核(renal tuberculosis,RTB)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RTB患者的CT资料。结果泌尿系结核CT平扫表现为肾多发低密度影、呈"花瓣状",输尿管壁增厚;增强扫描肾病灶边缘强化明显、中心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增厚的输尿管呈环形强化是肾结核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CT对RTB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提高CT对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5例患者CT平扫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资料。结果:25例患者2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灶中,平扫显示或可疑显示病灶21个,仅发现肝叶萎陷2个,仅显示胆管局部扩张3个;肿块密度平扫多为稍低密度和等密度,多位于肝左叶,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和门脉期出现轻度环形边缘强化,延迟期肿瘤中心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平扫与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50例脑内转移瘤 CT 检查结果,对其中6例脑单发转移瘤 CT诊断与手术病理作了对照分析。脑内转移瘤 CT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脑内占位性病变,其主要共同特点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域内可见类圆形或环、结节强化,周围脑质广泛低密度水肿区,边缘形状不规则。提出了其他相应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囊肿中6例平扫为囊样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均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其内见囊样坏死区.甲状腺腺瘤中4例为单发低密度灶,1例表现为囊样低密度灶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甲状腺炎均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癌均为甲状腺不规则肿块,2例病灶内见团片状钙化.结论: CT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疾病,但定性困难,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备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0例甲状腺疾病的CT资料。结果:甲状腺瘤30例.甲状腺癌9例.结节状甲状腺肿1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Crave3例。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达到89.7%(35/39),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结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撵讨16层螺旋CT基于Sure-Star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16层螺旋CT泌屎系增强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肾癌2例.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密度迅速下降.呈特征性的“快进快出”改变;囊肿(包括多囊肾)6例。三期均无强化;结核10例。显示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结核还显示“串珠状”特征性改变;泌尿系结石8例。表面遮盖重建(SSD)不同色彩显示结石最好;先天畸形2例.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重建(SSD)能直观显示。结论:基于Sure—Star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增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的CT表现。结果: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为前上纵隔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可明显强化。结论:纵隔实性肿瘤难以定性时,应考虑到精原细胞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肠癌侵犯浆膜面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51例病理证实浆膜面受累的结肠癌患者术前MSCT检查资料,分析MSCT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 MSCT表现为癌肿肠周脂肪间隙清晰6例,脂肪密度增高15例,索条、结节样强化30例,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40.0%与76.7%,转移度分别为4.2%、11.5%与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联合癌肿肠周索条、结节样强化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高于单纯以淋巴结大小为判定标准(P<0.05).结论 癌肿肠周系膜索条、结节样强化的MSCT征象在术前评价结肠癌T3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SHCC)的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SHCC 41例44个病灶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41例共发现44个病灶,34个病灶呈典型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迅速变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10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均呈高密度,延迟期则均呈等密度;3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等密度,而其它各期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三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综合三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螺旋CT特征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38例结肠粘液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共扫描59个肝转移灶,平扫为低密度灶42个,等密度灶5个,高密度灶12个,增强后门静脉期边缘强化43个。螺旋CT正确诊断51个病灶,诊断符合率为86.4%(51/59),其中高密度灶12个均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对28例患者的30个转移灶实施手术切除,切除率为93.7%(30/32),其余10例经外科评估无切除意义。28例手术切除患者的5a生存率为53.6%。结论:螺旋CT扫描对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检出和手术切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总结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SF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6例SFT中1例CT表现为以宽基地与纵膈胸膜相连,11例以宽基地与侧胸膜相连,3例表现为胸腔内巨大肿块,1例位于左侧心膈角处且与邻近胸膜关系密切。病灶直径范围约2.5~15.0 cm;类卵圆形病灶11例,5例呈不规则团块状,且局部境界欠清晰。CT平扫呈等密度,其中2例见弯条状钙化。增强后动脉期轻到中度强化,3例可见弯曲血管显示,随着时间延长,病灶进一步强化,区域增大,6例密度不均匀,其中3例呈"地图样"表现,3例病灶伴有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9例出现胸膜尾征表现。10例与邻近胸膜呈钝角关系。结论胸部SFT的CT表现特点:单发病灶,可有"胸膜尾征",增强后早期轻到中度强化,可见弯曲血管显示,随着时间延长,病灶进一步强化,区域增大,部分可见"地图样"表现,综合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胸部SFT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甲胎蛋白(AFP),超声检查,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摄像(简称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2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临床与影像学对照分析,对比AFP、超声及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能力。结果AFP的检测是公认的肝癌普查和临床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简捷实用。B超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肿块2~3cm以上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定位诊断。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判定原发性肝癌大小,形态,位置,数目及内部情况等则更胜一筹。结论螺旋CT在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包膜,子灶及腹腔转移,血管受侵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