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刚过,巨野县薛扶集乡一位叫李玉德的农民就叩开了记者的门,执著地请记者为他指点迷津:今年种什么好? 玉米、大豆、棉花、西瓜……种什么好呢?这几年的市场行情变得太快,今年挣了,明年赔了,挣挣赔赔,反反复复,实在让人扑朔迷离。 一个农民,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土地上,种什么或不种什么,直接决定着秋后的命运,记者怎敢轻易表态。 在巨野县新城乡,几位农民围着省农业厅的同志,也是就种什么,今年秋天粮棉价格问个没完没了。 “今年种什么,谁能告诉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兄弟第一次感觉到了种地问题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2.
<正>时正金秋馨风香,满枝高挂累累红。种苹果,于渭南而言,它不仅是农民选择的一项生产活动,它更是王宏军等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路。老党员带头走新路"您是哪一年开始种的苹果?"记者打通王宏军的电话直奔主题。"1986年。"王大哥回答。"怎么会记这么清楚?是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吗?"记者对王大哥快速而准确的回答感到震惊。王大哥深情地说:"因为1986年,正好是政府开始号召百姓种苹果的时候,但苹果管理起  相似文献   

3.
沈楠 《百姓》2004,(2):33
记村,今年50岁.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曾任沈阳市东陵区人大代表.1998年,一位农民找到他,说是在某市场买东西遭到业主的围攻.记村想,这种事情走诉讼太麻烦.于是,他把情况反映给了报社,记者写了稿发出去之后为那个农民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4.
《新农民》2010,(6):76-79
5月下旬,记者走访粤北多县市了解农户参加农房保险的态度。“什么险?现在农民没危险。”一位农户对农房保险闻所米闻,不耐烦地结束与记者的对话。也有农户笑嘻嘻地说:“保险?农民不需要这东西!”对于什么是农房险,他们大都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农场,一个充满着美好生活想象的词语,在现实中却面目模糊,并遭遇产权、资金等诸多难题。家庭农场到底是什么?现实状况又如何?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中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家庭农场依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各地兴起的热潮,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农民自己成为农场主,二是城里人下乡圆农场梦,三是城市资本下乡。城里人下乡记“这能让我内心安静。”王菲  相似文献   

6.
正阳春三月,眼下正值广东春耕生产时节。为了了解基层农户今年的春耕情况,记者来到广东省内村镇的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种植情况和春耕难题。记者发现农民面临两大选择难题,一是种什么?二是用什么肥料。种什么?湛江农民学会按需种田在湛江市龙门镇的菜地里一片绿意盎然。村民李富华正从农用车里搬下一袋肥料拿到菜地里进行二次追肥,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采收上市了。李富华对今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记者招待会上答美国记者提问时说:"令我最感头痛的是什么?我想在目前来讲,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上述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农业、农民和农业科技问题,仍然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农民不是反对征地,而是因为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近年来,征地拆迁在一些地方引发了矛盾,您认为,造成征地矛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征地制度改革完善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20014年是重庆脐橙主产区奉节县的丰收年,然而,当地农民并没有丰收的喜悦。农产品“卖难”问题再一次袭击这些一年四季含辛茹苦种植的农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脐橙这种优良品种的滞销?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在上一期的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中《中国农资》记者对家乡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模式进行了调研,本期记者将把镜头聚焦到谁来种地,该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才能安心种地等问题。记者发现,不论是农民还是农资经销商,他们都在急于解决种地不赚钱的问题,不论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农资企业的转型,"求变"的心声越来越强烈,顺应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正农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就可获得田块的施肥方案、成立大数据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养什么……"大数据思维"的背后,是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用大数据"测天测地测市场"春耕前夕,记者在江西宜春市下辖的丰城市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农民"卖天气"的故事。卖"天气"的农民叫雷应国,是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一位"80后"种粮大户。面对记者"天气怎么卖"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不少农民埋怨养猪不赚钱的今天,滨海县蔡桥镇二联中村农民人均养猪超过5头,全村共养肥猪1.5万头,人均效益增加近1000元。二联中村农民养猪究竟有什么秘诀?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秘诀之一:反季节养猪。该村农民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反季节饲养的经验:农历6月.是夏收夏种时节,农民的  相似文献   

13.
致富桥     
《农家科技》2010,(5):27-27
各位农民朋友、种养专业大户如果您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想了解政策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种养技术等,欢迎来信来电点题。本刊记者将免费为您跑腿。热线:023-68710394。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夏粮今年迎来“十一连丰”。粮食,一头连着亿万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饭碗。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粮食收储和农产品价格等工作进行部署,农业一线落实得怎么样?农民有什么新期盼?记者赴各地调查,聆听来自农业一线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正>以色列农业是一个神话。一批批"取经"者来到以色列,我们究竟该从中学习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以色列农业——以色列60%的国土为沙漠,夏季漫长而且炎热、少雨,就是在这样一个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却诞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强国。这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以色列农业的发展?记者通过走访以色列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为读者揭示以色列农业的真谛。1构筑系统的水肥体系在记者的河南老家,即使是炎热的夏季,农民仍然要顶着大太阳在田地里浇水,而远在万里之外的以色列,当地农民却可以足不出户为农田浇水。在以色列,农民为农田灌溉只需要操控手机终端即可远程遥控农田里的灌溉设施实现农田灌溉。从  相似文献   

16.
曹茸  刘远 《云南农业》2013,(7):19-20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来的"三农热词",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新型职业农民有哪些内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何意义,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记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大家谈论的很多,但似乎没有统一认识。在您眼中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有何背景?王守聪: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动到城镇,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在一些地方,转移出去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7.
张琴 《中国农资》2020,(13):5-5
农资直播能否拉动销量?农民和经销商认可度如何?如何让直播更有效?疫情之下,今年农资行业当属直播最火,而且在持续升温。疫情催"热"了农资直播,行业内接受和认可度如何?农民和经销商反应如何?参与度如何?什么时间直播更有效?多长时间为宜?什么内容更受欢迎?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一系列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微信平台和重点电话采访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各位农民朋友、种养专业大户如果您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想了解政策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种养技术等,欢迎来信来电点题。本刊记者将免费为您跑腿。热线:023-68710394。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国家对农业的指令性计划取消了。这既为农业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使广大农民面临着市场的挑战。 最近,记者到诸城市采访,农民眉开眼笑地说:“现在真正能够什么挣钱干什么了。”乡村干部们则愉快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肥料市场、农民种植以及生态农业的需求,微生物肥料以其独有的功能特点,成为农民青睐的肥料产品之一。但是,微生物肥料如何登记管理,有哪些行业标准需要遵循,许多企业还不甚清楚。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请他就上述问题做出解答。《中国农资》记者:请您明确说一下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