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贮玉米是按收获物和用途来进行划分的玉米三大类型(籽粒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之一,是指在适宜收获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绿色植株,并经切碎、加工,并适宜用青贮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青贮饲料以饲喂牛、羊等为主的草食牲畜的一种玉米。与一般普通(籽粒)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干物质和水分含量适宜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封闭青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旱作春播条件下,对饲用玉米SD316和普通粒用玉米品种农大108的生物产量与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拔节后天数的增加,SD316的鲜物质表现为加速增长、减速增长和下降3个时期,干物质表现为加速增长、减速增长两个时期。农大108的鲜物质和干物质积累动态与SD316相似。两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SD316前期生长快,其各阶段的鲜物质、干物质积累量及成熟籽粒产量均高于农大108。(2)蜡熟期是适宜玉米青贮的时期。(3)农大108的成熟期干物质分配以籽粒为中心,SD316兼顾籽粒和营养器官。  相似文献   

3.
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Zea maysL)生产的最佳群体,设置5个种植密度(4.8×104,5.85×104,6.9×104,7.95×104,9.0×104株·hm-2),研究其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和最佳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低,群体干物质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高,而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影响显著,植株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CA)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密度对玉米CP,EE,NFE,CA,CF和GE等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其籽粒和秸秆干物质产量的显著差异形成。从不同品种来看,青贮型玉米籽粒中的CP和EE产量显著低于粮饲兼用型玉米,而秸秆的CP和EE产量明显高于粮饲兼用型玉米。从玉米整体饲用营养产量来看,在陕西,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8.86×104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陕单8806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7.77×104株·hm-2。  相似文献   

4.
正饲用玉米(别名苞谷、苞米、玉蜀黍等)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饲用玉米籽粒、茎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粗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还有多汁、适口性好、易于青贮等特点,是奶牛养殖及牛羊育肥的上等饲料。根据用途来分,饲用玉米有四大类型,即:以籽粒为原料的饲用玉米、以茎叶为原料的青饲玉米、以籽粒和茎叶为原料的粮饲兼用玉米和以整株玉米(含果穗)为原料的青贮玉米。玉门市是甘肃省肉羊生产大县之一,近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巡青938玉米品种不同收获期秸秆的营养价值,对其秸秆开展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巡青938玉米品种秸秆在籽粒3/4乳线期时营养价值最高,这一特性与制作青贮玉米一般以籽粒3/4乳线期收获为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2016——2017年窖贮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评估,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采集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生产的全株玉米青贮样品,通过感官评定、营养价值分析、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测定等对青贮品质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2016年,2017年全株玉米青贮感官评定结果更优,籽粒破碎度更高;2017年青贮干物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淀粉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淀粉含量变异系数更小,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变异幅度均有所下降;随着干物质含量增大,青贮30 h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降低,青贮30 h的2017年样品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更高;连续2年在部分牧场样品中检测到丁酸及二次发酵现象;2017年评级为优的样品数由64%上升到90%。综合分析,相比于2016年,2017年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青贮干物质含量有所下降,但籽粒破碎度、淀粉含量更高,发酵品质更优,且提高了青贮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对收获期的响应及收获指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和青贮品质,利用收获指数对不同收获期予以评价。本研究以兼用青贮玉米品种晋单4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取样及青贮后测定其化学成分,并且计算青贮玉米的收获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延迟,原料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淀粉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地增加(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显著下降(P0.05);籽粒形成期收获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差(P0.01)。利用作物收获指数、MILK 2006指数均判断蜡熟期适宜收获。从产量、品质与青贮后的产品特性综合判断以蜡熟期为适宜收获时期,可以简捷以干物质产量和含量来指导青贮玉米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别对玉米在蜡熟期全株青贮和在完熟期收获籽粒与秸秆这两种利用方式计算了每亩玉米的各类营养物质产量,同时参考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对全株青贮玉米的表观消化率计算了每亩玉米的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玉米在蜡熟期青贮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无氮浸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分别为1 316.36、90.96、562.74、418.60 kg/亩,而完熟期收或籽粒和秸秆的上述产量则分别为1 587.75、125.12、704.18、672.86 kg/亩,各类营养物质在完熟期产量更高。当用于饲喂奶牛、肉牛、绵羊/山羊时,玉米完熟期收获的可消化营养物质亩产量也均比玉米蜡熟期青贮高。因此从提供营养物质产量上和可消化营养物质产量上看,玉米在完熟期收获籽粒和秸秆的效率更高,而对于奶牛则采用蜡熟期全株青贮的方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奶牛场中利用低水分青贮、玉米青贮和青贮谷类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公认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饲料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有何影响还在争论。个别事实表明,增加青贮喂量对奶牛健康有不良作用(可能发生酮糖)。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关于饲料水分对其采食量的影响进行了多年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以自由采食方式饲喂苜蓿干草、低水分苜蓿青贮和苜蓿青贮,干物质含量分别为89.4、45.3、和25.9%。每天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活重的2.46、2.2和2.0%。这证实在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和采食量之间有正相关,水分每增加1%,则奶牛每100公斤活重的干物质采食量大约下降0.2公斤。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畜禽系将玉米在其干物质含量为26%或28%时进行收割,尔后全株青贮或冷冻。结果发现,青贮可增加非蛋白氮(主要是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其中低干物质含量玉米的氨基酸态氮占总氮量的21~48%,而高  相似文献   

11.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法测定了8种粗饲料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DM有效降解率依次为全株玉米青贮56.87%、苜蓿干草56.09%、黑麦青干草53.36%、燕麦青干草46.71%、玉米秸秆青贮43.03%、玉米秸秆41.44%、东北羊草41.25%、谷草37.59%;NDF有效降解率依次为黑麦青干草46.21%、全株玉米青贮44.01%、玉米秸秆35.76%、谷草34.78%、玉米秸秆青贮33.58%、东北羊草32.90%、苜蓿干草31.57%、燕麦青干草31.47%;ADF有效降解率依次为黑麦青干草44.26%、全株玉米青贮40.05%、玉米秸秆34.74%、谷草33.94%、玉米秸秆青贮33.15%、东北羊草31.27%、苜蓿干草30.84%、燕麦青干草29.91%。  相似文献   

12.
饲用玉米的概念是基于畜牧业发展要求,当玉米籽粒和秸秆作为饲料时,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利用率,能满足畜禽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饲用玉米分为青贮型玉米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型玉米(以下简称青贮玉米)是指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间,将果穗和茎叶均作为青贮饲用的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多选用分蘖再生力强、茎秆粗壮、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墨西哥玉米),适时收割直接青饲或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在玉米成熟后,先收获玉米果穗,再收获玉米的茎叶,经切碎加工或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多选用秆粗叶多、生长茂盛、生物产量高的品种(如普通杂交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准备青贮的作物经日晒,使干物质达到30~40%以后,按常规方法青贮,饲喂家畜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使用抗菌物质时,抗菌活性会降低。焦亚硫酸钠(SMS)处理干物质含量高的青贮作物时,会由于青贮时的升温而被氧化,只有处理干物质含量低的作物时才有效果。其他行业使用较多的杀菌剂,作为青贮保存剂几乎没有前途。丙酸在青贮期间具有能降低霉菌发生、降低青贮温度的作用。一般认为,降低青贮温度,可改善蛋白质的消化率。丙酸钠在作物青贮中的效果不如丙酸。少量使用甲醛作为含水分高的(干物质为18~30%)作物青贮时的保存剂,有一定的前景。甲醛与甲酸合用保存干物质含量低的青贮,比只用甲酸经济。  相似文献   

14.
饲用玉米即青贮玉米,是指专门用于饲养家禽、家畜的玉米品种,包括果穗在内的整个植株全部青贮用作饲料,是世界公认的饲料之王,其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料。青贮玉米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玉米鲜嫩茎叶含粗蛋白2.58%,粗脂肪0.81%,碳水化合物20.09%,粗纤维5.91%,矿物质1.99%,青贮玉米可以直接喂养牛、羊、鹿等反刍动物,是畜牧业的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广的饲料作物,它含有可与非蛋白氮(NPN、如尿素等)相结合的足够的能量。但在比利时,春末和秋初有霜冻,不利于玉米的发育和成熟。有些地区,玉米收获时的干物质含量还不足25%。本文总结了在干物质含量低(25%)的玉米青贮中添加尿素和异丁烯双脲的试验结果,报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饲喂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犊牛肥育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择36头体重和月龄相近的架子牛,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添加比例(占粗饲料比例,以干物质计)为30%、50%、61%、70%、90%、100%的全价日粮,观察其对架子牛的肥育性能、健康情况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粗饲料中全株玉米青贮适宜添加比例为30%~70%;添加比例为70%时试验牛日增重最高,添加比例为30%时试验牛的料重比和增重成本最低,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1品种粮食青饲料兼用型玉米品种——津银20号,既能够收获粮食,其秸秆又能作为青饲料的玉米新品种,由天津市著名玉米专家赵智法、段中华等人培育成功。成熟玉米和做青饲用的秸秆兼得,有三大矛盾难以克服:秸秆的体积增大,而籽粒产量降低,籽粒产量增加则秸秆体积相应缩小;玉米成熟则秸秆枯黄,秸秆青绿则玉米不成熟;玉米和秸秆产量同时增  相似文献   

18.
青贮玉米是指选择植株高大、繁茂、生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生育期与当地有效积温一致,植株营养丰富的玉米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在收贮期(9月中旬),即初霜前,籽粒达到乳熟至蜡熟期,一般要求每公顷生物产量在60t以上,果穗鲜重占30%左右。国家对青贮玉米规定的主要指标:水分含量≤70%,植株汁液总糖含量≥7%,植株粗蛋白≥1.5%,粗纤维含量<30%,籽粒粗蛋白≥10%,采收期干物质含量≥20%,大斑病指数(接种)2级,黑穗病发病率(接菌)<20%,倒伏率≤2%,保绿度≥85%。为实现上述各项指标,达到青贮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青贮玉米栽培应注意以下技术环节。1…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饲料作物,改“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是当前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实现“粮—经—饲”三元种植有什么好处呢 ?调查整显示:   一、可以提高种植业效益。普通玉米籽粒成熟时,秸秆多已干枯,利用价值较低,能够用作饲料的主要是籽粒。 按亩产籽粒 500公斤× 0.8元 /公斤 =400元。而饲料玉米,籽粒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当,但质量明显提高;籽粒成熟时秸秆仍青绿多汁,用作青饲料和用于青贮,且秸秆产量极高,为 2500~ 000公斤,是普通玉米秸秆产量的 1.7~ 3.3倍。以…  相似文献   

20.
<正>青贮玉米是玉米的三大类型(青贮型玉米、籽粒型玉米、鲜食型玉米)之一。青贮玉米是在收获期内收割地上全部绿色植株(茎、叶、穗),经过切碎和加工后,用青贮发酵的方法来调制青贮饲料以喂养草食家畜的一种玉米。青贮玉米是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必不可少的基础饲料之一,具有气味酸香、适口性好等优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尤其是给奶牛饲喂青贮玉米,可明显增加产奶量,显著提升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