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兴安盟是大豆孢囊线虫病高发生地区。每年因大豆孢囊线虫病而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在国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的今天.给大豆育种工作者提出了又一项新的科研课题,育出的大豆品种既要高产.又要抗大豆孢囊线虫,而且还要质优。  相似文献   

2.
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大豆抗孢囊线虫的生化机制及DNA分子标记(RFLP、RAPD)技术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大豆抗孢囊线虫各个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的研究概况及抗病品种鉴定方法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相关基因RAPD标记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7个抗孢囊线虫的大豆材料和 10个感孢囊线虫的大豆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 ,获得了 5个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抗性相关的DNA片段 ,这些RAPD标记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可辅助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
1大豆孢囊线虫病 1.1症状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由大豆孢囊线虫寄生所致,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大豆根系,造成植株地上部分出现症状。大豆在发病初期或发病轻时,表现为叶片缺绿,褪色,逐渐黄化,严重时植株矮化、黄化、瘦弱,逐渐干枯而死,苗期发病严重时可造成不开花甚至死苗。大豆孢囊线虫初侵入根系时,根表面出现褐色斑点,根系发育缓慢,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被害根部表皮龟裂,极易受其它真菌或细菌侵害引起腐烂。根内雌虫成熟后虫体露出根表皮,此时,在根上可见白色淡黄如小米粒大小的肉质颗粒,即线虫成熟的雌虫。因此,根表雌虫是诊断此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病害。1952年日本一户稔发现其病原线虫定名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由此虫所致的大豆病害称大豆孢囊线虫病。此后,美、日等国陆续报道本国发生危害情况,1970年,美国报道已有11个州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近年来美国和日本已鉴定出4—5个生理小种,且培育出一部分抗病品种。我国东北地区发病较早且严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也相继发现,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我省1981年在阜阳开始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1982—1985年  相似文献   

6.
大豆病虫草害问题也比较严重,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潜蝇、灰斑病、食心虫、大豆蚜虫和多种杂草常年发生,对大豆生产有较大影响。其中孢囊线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加上品种抗性差、土壤湿度大及连作时病害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40~50%。灰斑病个别年份发生较重,其发生程度决定于田间菌源量和气候条件,如果7~8月份总降水量大、连绵阴雨,则发病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生物制剂保根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保根菌剂900-1500毫升,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53%-83%,大豆公顷增产13.1%-38.1%。  相似文献   

8.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夏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省主要分布于徐淮地区,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也有发生。以往对此病研究甚少,报道不多。为了摸清孢囊线虫的发生规律,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6~1988年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一)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根据对全省大豆产区7市、32县、177个乡沙土豆田调查的结果,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分布在徐州市丰、沛、邳县的流沙河流域及铜山、睢宁等县的废黄河流域,发生面积约30万亩,危害较重,每百克土壤中含孢囊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36个县(市)330块大豆地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34个县(市)有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占调查总数的94%。该病在柳河、长岭、镇莱、白城和靖宇发生严重,扶余、吉林、舒兰、通榆、农安、榆树、德惠、磐石次之。按照Golden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方法,用五个国际上的标准鉴别寄主即Peking,PI88788,PI90763,Pickett和感病对照品种Lee对吉林省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分得的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分析表明:吉林省大豆孢囊至少存在两个生理小种,即3号和7号小种,其中3号小种出现频率较高,是吉林省大豆孢囊线虫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抗大豆孢囊线虫品种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危害大豆的生长,使大豆严重减产,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最有效手段是利用抗线虫品种,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抗线虫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抗线虫品种的应用前景较好.本文就抗线虫品种的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