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性耕作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也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市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农业环境恶化,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非常必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机技术装备精良、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土地流转率高,为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保障,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方面分析,阐明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7.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通过运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及我国的推广状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人少地多,机械化投入大,生态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10.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农业技术,介绍了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耕作模式和机组优化配置,提出了凤台县发展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业需求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我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既不同于国外采用大型机具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不同于非洲等地的手工保护性耕作。除了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最近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冀政函 (2 0 0 2 ) 82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通知》。通知说 :为推动农业耕作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 ,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就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普及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水资源匮乏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污染呈加剧趋势 ,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改进耕作技术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掀起一场绿色生态农业革命,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并同时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求,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孙玉英 《河北农机》2023,(17):25-27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我国农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人力畜力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正向着智能化、信息的方向前进。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本文以精准农业技术为例,对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化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明确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和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具有的优势;随后,分析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了当前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总之,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农业从业者、决策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参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本质;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关键机具与实施要点;介绍了我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现状、新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实施和效果、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的进展水平、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指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对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护性耕作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灌溉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浇灌农区为期一年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常规机械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对常规耕作技术,可以提高灌溉农区农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农业生产工序和用工投入。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介绍了适应甘肃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由此得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是当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主要对新疆库尔勒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策略;并对推广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农业灌溉用水短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秸秆焚烧等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因此实施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1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内容1.1保护性耕作概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技术体系。1.2保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