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凤城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由于无霜期较短,1年放养两次柞蚕易受霜冻危害而减产。因此这些地区实行1年饲育1次柞蚕即二化一放。从生产实践看,尽管二化一放避免了霜冻影响,但由于蚕种的保管期过长而影响到蚕种质量,导致产量不稳定。因此  相似文献   

2.
正1制种准备1.1制种室的准备1.2制种用具的准备1.2.1挂茧架、挂茧杆等。一般一串茧200粒,1米挂10串,间距20厘米。1.2.2每千茧蛾筐2套、晾蛾架2套。1.2.3每千茧产卵纸0.25千克、产卵框5个(24蛾)。1.2.4干湿球温度计若干,保证在各制种室都有。1.2.5补湿用具:电热补湿器、喷雾器、补湿布等。1.2.6消毒用具:消毒池、塑料盆、水银温度计、脱水  相似文献   

3.
柞蚕的二化一放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哲焕  尹弘奎  类延梅 《吉林农业》2011,(11):140+135-140,135
柞蚕全身都是宝,具有生津止渴、消食理气、镇痛等功效。文章具体简述柞蚕的二化一放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二化一放柞蚕制种技术是经过多年的探索而研究出的柞蚕繁育技术,其在制种的过程中对每一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保证蚕卵的质量,提高种茧的生命力。黑龙江地区的柞蚕二化一放制种技术已经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不仅提高了蚕的质量,而且为黑龙江柞蚕业高产、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推动我国丝茧生产迈向一个新高度。1做好制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柞蚕制种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5.
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吉林省延边州发展柞蚕二化二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采用春稚蚕室内合成袋育、秋蚕室内人工补温、室内保卵等技术,解决了延边地区一年放春、秋2个世代柞蚕结茧率低的难题,并且通过近12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导出延边州秋柞蚕的收蚁时间,以期为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二化一放”柞蚕生产,以其不与农活争工,不受早霜及柞蚕饰腹寄蝇危害,产量高,茧质好等优点,被广大蚕民所接受。但由于放养时期所决定,种茧需长时间在地下保管,特别是从四月份到出库前必须人为采取低温控制手段,从而打破了二化性柞蚕所固有的发育规律,生命力受到影响,继代留种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柞蚕二化一放高温与敌害预防技术进行了阐述。暖茧适宜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交尾温度22~24℃,相对湿度75%~80%;凉对温度18~20℃;产卵适温20~22℃,相对湿度75%:提出了在干旱时期容易发生的螽斯、草蜂、蚂蚁、黑广肩步甲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场地的管理与选择柞蚕的主要饲料是柞树,因此场地的选择应以柞树角度的地点为宜,更应侧重对柞林场地的管理,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与优化。其中,柞蚕养殖的场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合理分析,高温地区多以东、西向的坡地,或阴坡向的场地为主,而低温带的场地选择多以向阳坡为主。为柞蚕提供优质的休憩生长环境。其次,使用面积应精心处理,将每把剪子投种量控制在3500-4000粒计算,若林地面积为6hm2,其中稚蚕场地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柞蚕场主要分布在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山脉,主要饲料植物是麻栎、栓皮栎,是典型的一化性柞蚕生产区。为了提高柞林利用效率,增加蚕农养蚕收益,近些年,河南积极推广一化二放秋柞蚕生产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产量不稳定,影响了广大蚕农饲养秋柞蚕的生产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秋柞蚕收蚁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柞坡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扩大秋柞蚕养殖面积和放养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蚕业生产,近年来,河南省因地制宜在重点养蚕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了秋柞蚕养殖技术,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一化二放"秋柞蚕养殖中遇到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提升全省秋柞蚕整体养蚕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柞蚕生产由于无霜期短,除个别地区有少量二化二放,绝大部分地区是二化一放。因此,能否搞好二化一放生产,是决定全省蚕茧丰欠和留种的关键,而且对于今后蚕业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化一放的柞蚕生产方式,是蚕业科技人员根据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柞蚕生物学特性,探索出的科学、实用柞蚕养殖方法,这种养殖方式解决了无霜期短的二化性区域柞蚕养殖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柞蚕二化一放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着重对柞蚕生产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确定柞蚕二化一放暖茧以自然温度为主,适温18—22℃,相对湿度75%~80%;交尾适温22~24℃,相对湿度75%-80%,交尾时间兰10h;凉对适温18—20℃;产卵适温20—22℃,相对湿度75%。室内通风良好;48h后进行控卵,控卵温度4—7℃,控卵时间4—7d。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柞蚕通常是一年放养两季,春放种秋放丝;部分一化地区,则种、丝茧均系春放.春季正是柞树萌发生长期,因产叶量少,产茧量低,工效差.春季干旱多风,柞叶老化快,移蚕次数多,既浪费饲料摧残柞树生长,又影响亩柞产茧量.因此,改放一季秋蚕是养柞增茧,提高柞蚕经济效益,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化一放柞蚕种茧由于长时间低温保种,对蛹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感温蛹、劣蛾发生较为普遍,在大茧生产中,制种群体中劣蛾的比例与柞蚕茧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制种群体中劣蛾比例增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提高二化一放柞蚕制种中的优蛾率,预防劣蛾发生,对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柞蚕二化一放的成功是柞蚕界广大科技干部辛勤研究的结果,为高寒山区(纬度43°以上)发展特色经济和蚕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门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柞蚕二化一放保种、制种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为提高蚕种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让广大蚕民更好地掌握先进的保种、制种技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理角度和文献角度阐述了二化一放柞蚕绿肚的发生原因、认为生产中有时会因为检测不到位、保种不标准,制种不规范,而在制种时出现异常蛾,发生时期主要在制种后期。柞蚕绿肚蛾的发生畸变仅在侧输卵管以上的特定部位,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卵巢管畸变、卵粒畸变和卵粒排列畸变。这类蛾不产卵或产不受精卵,严重影响二化一放秋柞蚕的生产能力。采用耐储存品种及与春蚕杂交,规范保种、规范制种,保持相关技术人员队伍稳定,保种设施完善,都是提高制种水平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二化一放地区柞蚕主要捕食性害虫为二纹长脚蜂、中华东蚁蛉、蜘蛛、蚂蚁、螽斯、凹翅宽颚步甲、异色瓢虫、华北螳螂及益蝽.通过总结捕食性害虫形态特征及危害,为有针对性地防治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在住宅楼楼顶建池养鳝,不仅能节约耕地,使室内冬暖夏凉,还能为家庭增加收入。若饲养管理得当,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收商品鳝鱼1.5~2.5公斤。其具体做法是:1.鳝池建造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可在距栏杆35厘米处建池,单个池面积2~4平方米,深0.8米,水深20~25厘米。池底、池壁、池角等处须用水泥砂浆密封,池壁顶端向池内伸出10厘米,以防逃鳝。池顶设一直径2厘米的进水管,管末端封闭,管身钻有适量梅花眼,使自来水更好地暴气增氧;池底中心处设一直径3厘米的排水管,管口装有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