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妍  丰雪  李波 《北方园艺》2015,(1):58-61
通过温室内田间小区试验,在固定的灌水周期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秋冬茬青椒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确定青椒的适宜灌溉制度,为日光温室秋冬茬青椒膜下滴灌合理灌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灌溉定额在一定范围内时,青椒株高、茎粗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灌溉定额超过280mm时,灌水将抑制青椒的生殖生长,导致青椒产量下降,水分生产效率降低;当灌溉定额为260mm时,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温室和大棚的特殊环境,以及种植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作物对环境水分条件的要求与大田作物、露地蔬菜和果树等完全不同,因此与其相适应采用的灌溉技术也有差别。但是,无论选用何种灌溉技术,都必须以为温室、大棚植物创造良好的水分状况为重要依据。 1 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为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水分环境,温室、大棚采用的灌溉技术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保证温室和大棚种植的植物需水要求,遵循灌溉制度,按计划灌水定额实施灌水。 (2)田间水有效利用率高,一般不应低于0.90;灌溉  相似文献   

3.
以西葫芦品种"绿优"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灌溉定额为629.87 mm,设置2个灌水频率(高频2 d 1次和低频7 d 1次)和2个施氮量(高氮565 kg·hm-2和适氮375 kg·hm-2)水平,4个处理分别为:低频适氮(处理Ⅰ)、高频适氮(处理Ⅱ)、低频高氮(处理Ⅲ)、高频高氮(处理Ⅳ),分析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的影响,为明确科学合理的灌水频率和施肥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高频灌水处理的西葫芦的叶面积大小、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低频灌水处理。在定额灌水量下,灌水频率对西葫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施氮量;在适氮水平下,西葫芦产量对于灌水频率敏感,高频灌水较低频灌水产量增加13.90%,而对于高氮处理,提高灌水频率,产量增加不显著,产量对灌水频率增加的敏感程度低。整个生育期,高频灌水处理土壤保持较好的土壤含水率,减少了深层下渗,降低了西葫芦的耗水量。综合各指标表明,处理Ⅱ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Ⅱ灌水处理更有利于西葫芦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推荐最佳温室西葫芦田间管理的灌水频率和施氮量为处理Ⅱ。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溉方式较G2灌水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株高和茎粗。G2灌水量最少,为1 146m~3·hm~(-2),G3次之为1 601m~3·hm~(-2),G1和G4 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最大,约为2 000m~3·hm~(-2)。G2、G3较G4灌水方式分别节水44.2%和22.1%。G2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为48.1kg·m~-3,G1、G4最低为27kg·m~-3。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G3显著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而普通沟灌根系干质量最小,根/冠比最低。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为塑料大棚番茄合适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水次数对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为600mm时,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达18次时,黄瓜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土壤贮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15~18次,既能满...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下果园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及合理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化密植"工藤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滴灌和痕量灌溉对比试验,研究2种不同灌溉方式及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水定额下,果园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以及灌溉水的利用率,并结合果树实际水分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灌溉频率。结果表明:灌水量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率高于滴灌;苹果树痕量灌溉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2L·株-1,流量0.2L·h-1,灌水频率约3~4d一次。  相似文献   

7.
水分亏缺对旱区压砂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分亏缺对旱区压砂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金城5号"西瓜嫁接苗为试材,设3个灌水水平,分别为667m2灌溉0(T1)、1.5(T2)、3.0(T3)m~3。结果表明:压砂瓜坐果期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表现为单峰曲线,与灌水定额呈正相关;胞间CO_2浓度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与灌水定额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得出,在当地水资源缺乏情况下,旱区压砂瓜人工穴灌较适宜的灌水定额为667m~2灌溉3.0m~3。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品质、土壤养分及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灌水方式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均有所提高,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与隔沟交替灌溉(G3)相比,其它3个灌溉处理均显著提高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增幅为2℃。隔沟交替灌溉(G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1 mg·kg-1,显著高于其它灌水方式。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显著降低了矿质态氮淋溶。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为设施番茄适宜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日光温室秋冬茬甜椒为试材,进行膜下滴灌试验,观测4种不同水分处理对甜椒全生育期内的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温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土壤浅层温度增加较快且变幅较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增加缓慢,变幅迅速变小。各层土壤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土壤温度变幅与土层深度呈指数关系,且各处理15:30时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土壤25cm深度范围内平均温度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减小。灌水定额对土壤温度变幅与土层深度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影响。土壤含水率、温室温度与土壤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4和0.6512,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021和0.6172,说明土壤含水率和温室温度对土壤温度的提高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南疆苹果水分利用率和制定高产高效的灌溉模式.[方法]2019-2020年以5年生矮砧密植皇家嘎拉为研究对象,设置W1(13.5 mm)、W2(18 mm)、W3(22.5 mm)、W4(27 mm)及W5(31.5 mm)5个灌水定额,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苹果生长、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连续2年对13~14年生黄冠梨树采用不同灌水量进行灌溉。结果表明,在梨树萌芽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各灌1次水,每次灌水50.0 m3/667 m2,可以满足河北省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生长期正常降水年份梨树生长结果的水分需求,其平均株产显著高于相同灌溉次数的少量灌水处理(33.3 m3/667 m2),或与少量灌水大致相同,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少量灌水;平均株产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同灌水次数的大量灌水处理(66.7 m3/667 m2)无显著差异;灌溉水的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大量灌水;树体的营养生长量受到抑制。以上控水灌溉宜采用畦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冀南太行山区9年生核桃树为研究材料,采用根框法、不同灌水方式、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时间等方法,研究了冀南太行山区核桃树根系分布、土壤含水量、果实产量、品质和新梢生长量,以期为冀南太行山区核桃合理灌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冀南太行山区核桃树适宜的灌水位置,在树干到树冠外围垂直投影的70%处,0~40 cm的土层内;适宜的灌水方式是沟灌;适宜的灌水量为0.55 m~3·株~(-1)·次~(-1),全年折合726 m~3·hm~(-2);适宜的灌水时间为萌芽前和果实膨大期各浇1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滴灌和微喷灌水器对梯田地形的适应性,选择5种灌水器(内镶片式滴灌管、压力补偿滴灌管、压力补偿管上滴头、普通插杆式微喷头、压力补偿插杆式微喷头))进行水力试验,绘制流量——压力曲线,对比分析各灌水器水力性能,并在典型梯田配置灌溉系统,观测相关田间灌溉效果。研究发现:在山区梯田地形自压灌溉条件下,当选用滴灌或微喷灌水器时,为保证灌水均匀,应优先选用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灌水器,同时应使实际工作压力介于灌水器补偿压力范围内,以使灌水器出流稳定;在梯田地形上部区域,如管路压力低于灌水器的压力补偿范围情况下,灌水器可灵活选择,从灌水器流量——压力曲线坡度大小来看,滴灌坡度小于微喷,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优于微喷灌水器,可优先采用滴灌;梯田地形条件下,应重视负压吸泥对灌溉系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滴灌,除了在管道中配置进排气阀,可将滴灌灌水器进行悬挂,脱离土壤泥水等。可为灌溉设计及维护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茄子为试材,采用温室膜下滴灌方法对茄子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水分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转化因子等3个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研究了温室膜下滴灌茄子的经济灌溉制度及其灌水下限值。结果表明:采用经济灌溉制度比实际灌水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每公顷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4.22t和1.367万元,节约灌溉水量8.235%;茄子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39,占田间持水率的85.3%(以0~60cm土层平均含水率表示),变异系数为0.245%。按照该灌水下限值灌水,可使单位面积的灌溉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梅鹿辄"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膜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葡萄产量也随之增加,当灌溉量达到或超过这一灌溉量时,葡萄产量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增产;且覆膜可有效增加酿酒葡萄的产量,使葡萄的含糖量增加,使土壤水分得到有效的利用,防止土壤水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6.
杨中海 《现代园艺》2014,(24):170-170
<正>1灌溉与排水灌溉要做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1.1园林排水特点(1)主要是排除雨水或少量生活污水。(2)园林中地形起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根域交替、定位灌水对新梢生长和叶片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忠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刘军  丁三姐  张卿 《园艺学报》2010,37(11):1721-1728
以3年生盆栽嘎拉苹果(砧木为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根域交替和定位灌溉不同水量对新梢生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灌水条件下,随每次灌水量增加,秋梢恢复生长时间提早,且生长量增大;灌水根域相同时,除1/4、2/4、3/4根域每次灌水500 mL和2/4根域每次灌水750 mL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新梢均有二次生长。定位灌水条件下各处理间新梢变化不明显,且新梢生长量较小。交替灌水和定位灌水对苹果叶片水势、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指标无影响,但交替灌水叶片水势和气孔导度等指标相对于定位灌水而言变化较平稳。由此可见,灌水量是调节新梢二次生长的决定因素,而灌水根域主要影响相关生理指标;部分根域灌水,新梢可发生二次生长,灌水根域过多(3/4或4/4)和每次灌水量大于750 mL对新梢生长不利。从减少树体冗余生长和节水、保持树体生理稳定方面考虑,2/4根域每次交替灌水750 mL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大白菜灌溉制度的研究,探讨了土壤湿度与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病害等关系,提出了适宜黑龙江省淋溶黑钙土的大白菜最优灌溉制度。即在无自然降水条件下,全生育期灌水7次,每亩灌溉定额为14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省水资源贫乏状况 ,在发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过程中 ,以运城市为主 ,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干旱缺水区、简便易行的地下滴灌技术。灌溉果树时 667m2(亩 )每次灌水只需 1 5~ 3 0m3,是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十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地下滴灌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地下滴灌是通过果园地头或井旁修建较高蓄水池 ,使灌溉水在较低压力作用下 ,经过滤后通过末级管道 (毛管 )上的灌水孔 (一般 1 .0mm左右 ) ,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果树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再借助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扩散到毛管周围 ,供果树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幼果期不同水分处理对商品果率的影响,选取20年龄长势一致的库尔勒香梨树作为试验对象,分成3组,在幼果期分别以常规灌溉水量的60%(RDI-1)、80%(RDI-2)、100%(CK)进行灌溉,统计各组梨树2012—2014年的商品果率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调控的香梨平均硬度较正常灌溉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正常灌溉高,综合商品果率较正常灌溉低,在幼果期以常规灌溉水量80%作为灌水定额的处理,可以节约生育期总用水量的5%,并兼顾商品果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要求,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