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开辟蛋白质饲料资源,我们进行了低毒山黧豆引种筛选的研究。本试验采用低毒山黧豆(BOAA含量为0.25%)长期饲喂仔猪,检测其血液变化、肝肾功能、临床症状,并作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仔猪长期饲喂低毒山黧豆对其生长发育、体重增长、造血器官及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无明显病理变化。因此,引种筛选的低毒山黧豆,可作为猪的豆类饲料。  相似文献   

2.
山黧豆(Lathyrus Stativus L)为蝶形花科香豌豆属植物,籽实黄色微带青灰,大小似豌豆,外形有棱角,俗称山棱豆或马牙豆。山黧豆耐寒耐旱,栽培性状好,籽实中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可作为动物饲料和人的豆类食品原料。印度和北非干旱地区,常将山黧豆与小麦混播,雨水好的年景小麦长势超过山黧豆,主要收小麦,如遇干旱,小麦歉收,山黧豆则收获良好。加拿大学者认为,山黧豆是北美高原有希望的高蛋白豆类作物。我国主要在西北、东北、  相似文献   

3.
山黧豆(Lathyrus stativus L.)属蝶形花科香豌豆属,籽实黄色微带青灰,大小似豌豆,外形有棱角,俗称山棱豆或马牙豆。山黧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且具有耐寒耐旱、生长期短、抗病虫害、产量稳定等优点。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及欧洲、美洲都有大面积栽培。加拿大有关学者认为,山黧豆是北美高原有希望的高蛋白豆类作物。在我国,山黧豆主要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的干旱地区种植。据报道,不同品种的山黧豆籽实内含有毒  相似文献   

4.
山黧豆对动物繁殖的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在饲料中加入特定比例的山黧豆粉,饲喂动物并进行繁殖试验,检测其受孕率、活产率、出生存活率和哺育成活率,证明山黧豆毒素(BOAA)未侵害生殖系统,不影响动物的繁殖生育。  相似文献   

5.
山黧豆低毒品种的筛选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引进的65个山黧豆品种,经3年观察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及β-草酰氨基丙酸(BOAA)、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产量,蛋白质含量高,毒素含量低,经毒理学实验为安全饲用的黑龙江山黧豆-1,黑龙江山黧豆-2,西德山黧豆3个品种供生产中应用,还针对山黧豆作为饲草(料)推广应用中的播种量,磷肥施用量,压青及根茬肥效等栽培利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山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滢  周庆安 《饲料工业》2005,26(3):50-53
<正>山黧豆,豆科山黧豆属植物,学名LathyrusL.,英名又称etchling。本属约有200多种,原产欧洲和北美,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种。我国栽培的主要是普通山黧豆(LathyrussativusL),又名马牙豆、牙齿豆,约有65种。分布在西北地区,为肥饲兼用作物。一年生草本,耐寒耐旱耐瘠性强,在年雨量350-400mm的黄土高原,产量稳定。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至粘土上均能生长,是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在我国西北地区曾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特征 山黧豆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茎半直立或匍匐,草丛高70至90厘米左右,茎扁平,光滑呈四棱形,其中两棱延伸成翼状。山黧豆的分蘖力较强,侧枝生长往往超过主枝,株高1.2至1.8米。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至4对披针形或线  相似文献   

8.
山黧豆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优良栽培性能,山黧豆籽实内富合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在干旱地区种植山黧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山黧豆随品种不同,籽实内含有毒素β-草酰氨基丙氨酸(BOAA)或氨基丙腈(BAPN),人畜长期大量摄食,可发生山黧豆中毒。为探讨山黧豆毒性毒理学,提纯山黧豆中有毒成分BOAA,对小白鼠进行了急性中毒试验,观察了动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了BOAA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748.86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9.
山黧豆毒素生物化学及去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山黧豆毒素的生物化学和去毒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毒素生物化学包括毒素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以及外界环境对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去毒研究主要涉及毒素的遗传和低毒品种的选育、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及食用前种子去毒方面的近况.就毒素的可能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扼要讨论,对今后山黧豆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适合北方种植的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新品种,试验对从俄罗斯引进的14份山黧豆种质资源的物候期、株高、种子产量、小叶长宽、叶子颜色、种子形状及种皮颜色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从株高和种子产量综合比较分析可知,Z0575、Z0576、Z0580综合表现好于其他品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林生山黧豆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气候,宜于在我国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坦及尔山黧豆为分布较广的富含蛋白质饲料,本文通过物候期、生长速度与生长强度、产草量、产种量、鲜干比和茎叶比等的观察测定及营养成分分析,为其种植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3.
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重要饲料和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对于其内源毒素非蛋白氨基酸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acid,β-ODAP)的过度强调导致山黧豆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在膳食平衡中的作用遭受无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山黧豆优良的综合抗逆性重新引起了科学家的正视。本文根据山黧豆作为传统有毒作物的定位,对其β-ODAP代谢与硫代谢以及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含硫营养的改善是山黧豆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林生山黧豆引种地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宜于在我国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采集俄罗斯的草原山黧豆(Lathyrus pratensis L.),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根蘖性、物生量、根部结瘤量等生长特性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对牧草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山黧豆在呼和浩特地区的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草产量高,在生长第4~5年鲜草产量可达26-32t/hm^2,单位面积分枝数3196-4600个/m^2,草层茂密,厚度可达15-27cm;有性生殖力弱,无性繁殖力强;叶量丰富,花期(鲜重)叶占66.99%,茎叶比为1:2.02;现蕾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21.62%,粗脂肪为3.43%,茎叶柔嫩多汁。  相似文献   

16.
五脉山黧豆开花动态及有性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现。五脉山黧豆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2 286.21,为兼性异交。得出其繁育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五脉山黧豆的传粉系统不完善和虫害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于2018年8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采集山黧豆根腐病病样,经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gene,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黄花棘豆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将15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A组日粮中添加40%黄花棘豆,B组日粮中添加20%黄花棘豆,C组为阴性对照,进行30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A组小白鼠在第8天出现死亡,B组小鼠在第10天出现死亡;A组、B组与C组相比,小白鼠体重增重缓慢且差异显著,血象中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水平差异显著,肝脏发生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当日粮中黄花棘豆含量达到20%时,小白鼠就会出现死亡。说明黄花棘豆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冰川棘豆对山羊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羊按每日10g/kg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干粉,定期采血,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表明,RBC、Hb、PCV、MCH、MCV、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出现空泡变性。试验组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从试验的第7天起持续升高;从试验的第14天起,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35~49d,血清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从试验的第7天起,血清α-甘露糖苷糖(AM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冰川棘豆对心、肝、肾、脑等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冰川棘豆中含有吲哚兹啶生物碱。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发现,心、肝、脾、肺、肾、脑、卵巢等组织普遍发生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20.
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CASase)是调控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内源毒素β-ODAP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山黧豆幼根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了505 bp的山黧豆CASase基因序列;通过Gateway BP反应将扩增片段连接到入门载体构建pENTR-CASase。经测序验证后,将目的片段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构建pSGRNAi-CASase,并将其转化到农杆菌GV3101中;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